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60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领域,是一种充分利用空气动力、风能、太阳能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方案,能在运行中把空气动能、风能、太阳能等化解制冷制热后给车用空调等系统再利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现有的车辆空调仅有单独的车内动力驱动方式,这样做就大量浪费了能量和材料,同时在其它系统方面也增加了制造和使用成本;现有的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完全用车内动力自成系统,造成动力系统效率低下,各系统部件造价上升;现有的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也相互矛盾不便应用,特别是电动汽车对于能量利用效率要求更高,往往依赖于是否拥有效率更高的空调系统,如果单用车用电池制冷和采暖,电动车的可行驶里程会减少百分之六十左右,不用制冷和采暖又很难适用,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的情况和配套汽车浮充空调器(申请号2011103572136)、电动汽车隐形空调器(申请号2011103615019)、电动汽车附翼隐形空调器(申请号2011103643269),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先进的在行走时能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是一种充分利用空气动力、风能、太阳能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方案,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系统再利用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方案,也是这种汽车的基本形式,能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发明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是在车厢体表面下布置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为了加强制冷效果,有时可以采用上附翼和下附翼在车厢体表面形成组对,在上附翼或/和下附翼上安装下附翼导管或/和上附翼导管;下附翼表面一般采用车厢体表面的局部或局部凹下上附翼桥接成翼,下附翼和上附翼之间形成一定渐狭通道,通道狭处谓之喉部,在机动车运行时空气从喉部流过,由于上附翼和下附翼之间的喉部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喉部的温度降低制造冷量;为了充分吸收制造的冷量防止散失产生的冷量,在下附翼下面内侧布置有车厢保温层保温;向车厢体内传递产生的冷量是通过下附翼上安装的下附翼导管或/和上附翼导管内的制冷剂吸收冷量后通过控制阀、管路传递到车内空调盘管内直接散冷加以利用或用空调风机吹风帮助散冷加以利用,如果此时泵或压缩机等加入工作可以加速上述的效果。上述各子系统和构成的循环回路的零部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种类。如果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上系统内设置有储存热量或冷量的蓄热保温平衡箱,可以在车辆停下或充电时可以充分利用泵或压缩机等加入工作,以其为中心变成热泵系统吸收利用外界市电驱动泵向蓄热保温平衡箱充冷量或热量待行车时使用,能减少车载电池直接制冷取暖消耗电能,这个以泵为中心的系统一般主要有车厢体表面、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控制阀、管路和蓄热保温平衡箱内管路、制冷盘管构成循环回路泵冷或热对蓄热保温平衡箱充冷量或热量后预备能量储蓄待用。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在下附翼外的其他车厢体表面下布置有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能吸收外界能量,机动车就能在运行中或静止中能把太阳能运用到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在制热纯吸热工况时,车辆运行和静止都可以做吸热工作,为了加速吸热,泵一般是工作的,本发明装置中的泵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泵、热泵和压缩机等,太阳能或其它热量辐射、传导在车厢体表面被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吸收,通过控制阀、管路、制冷盘管输入蓄热保温平衡箱内,在制冷盘管时段热量被蓄能液吸收,要利用热量时可以通过泵、控制阀控制打到车内空调盘管内直接散热加以利用或用空调风机吹风帮助散热加以利用;车内如有常规空调器还可以旁通其管道接到蓄热保温平衡箱内的常规空调冷凝旁管上就能从常规空调盘管导入冷量或导出热量给普通空调器制热再利用减少负荷降低能耗。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可以把上附翼上表面组件做成光电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对车内的蓄电池浮充电。本发明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是在车厢体表面下布置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为了加强制冷效果,有时可以采用上附翼和下附翼在车厢体表面形成组对,下附翼和上附翼之间空气速度较快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输入到系统装置中被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在下附翼外的其他车厢体表面下布置有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能吸收外界能量,机动车就能在运行中或静止中能把太阳能运用到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方式,能在机动车运行中可以把空气动能、风能、太阳能化解制冷制热给车用空调和空气调节系统再利用,从而得到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主要是在车厢体表面下布置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或/和在上附翼或/和下附翼上安装下附翼导管或/和上附翼导管,其特征是:车厢体表面下布置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根据需要上附翼或/和下附翼上安装下附翼导管或/和上附翼导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隐形空调型电动汽车,车厢体表面下布置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为了加强制冷效果,有时可以采用上附翼和下附翼在车厢体表面形成组对,运行时其间的喉部温度降低制造冷量输入到系统装置中被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外界能量在车厢体表面下布置有吸热管或厢体吸热流道能吸收外界能量,机动车能在运行中或静止中把太阳能运用到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由于汽车采用了上述方式从而能制冷制热、浮充冷热能和电能、吸收利用外界能量、化解阻力能。
文档编号B60H1/00GK103121388SQ201110368098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9日
发明者孙善骏 申请人:孙善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