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71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大都采用铰接装置连接前车架和后车架,车辆绕铰点转动,实现转向。相对于整体式车架,铰接车架具有转向半径更小等特点,已在工程车辆领域取得广泛应用。目前国内铰接式工程车辆所采用的铰接装置中,大多只能实现前后车架间的相互偏转, 即转向功能,而在前后方向上,一般是采用摆动架连接车架和车桥,从而实现两车桥间小范围的摆动。该类型式的主要缺点是结构不紧凑,加工、装配都较复杂,铰接结构所受冲击大, 并且由于后车架与车桥之间需要加装摆动架,提高了车辆重心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装配便捷、 所受冲击力小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的铰接结构,包括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上铰接板设有上铰接孔,下铰接板设有下铰接孔, 在所述上铰接孔与下铰接孔内分别设有一关节轴承,在所述上铰接板与下绞接板之间设有一个十字轴,该十字轴的两个纵向轴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铰接孔、下铰接孔内的关节轴承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上铰接板与所述下铰接板固定于后车架;所述十字轴的一横向轴臂与前车架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向轴臂带动该轴承内圈在该轴承外圈的内壁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关节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将所述关节轴承固定于所述上铰接孔或下铰接孔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关节轴承的外侧分别设有一轴承定盖,该轴承定盖通过螺钉与所述关节轴承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十字轴的两侧各设有一劣弧形的弧形限位块,该弧形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后车架,并用于对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臂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臂沿两侧的最大转动角度各为10度。本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当工程车辆的前后车架需要转向时,则沿十字轴的竖轴中心线为中心摆动实现转向;当道路不平整时,由通过十字轴与关节轴承结构的配合,前后车架沿十字轴横轴中心线摆动。因此,采用十字轴与关节轴承的结构即可实现前后车架的转向及平衡调整功能,结构紧凑,并且安装便捷。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车架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车架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包括上铰接板10和下铰接板20,上铰接板10设有111,下铰接板20设有下铰接孔21 ;上铰接孔 10与下铰接孔20内分别设有一个关节轴承30、30',上铰接板10与下绞接板20之间设有一个十字轴40,该十字轴40的两个纵向轴臂42、44分别固定于上铰接孔10、下铰接孔20 内的关节轴承30、30'内。上铰接板10与下铰接板20固定于后车架200;十字轴40的一个横向轴臂41与前车架100固定。为了便于安装十字轴40,上铰接板10可以用螺钉12将其固定于后车架200上,而下铰接板20则与后车架200 —体化设计;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安装方式,也可以是上铰接板10与后车架200 —体化设计,下铰接板20通过用螺钉 12将其固定于后车架200上。如图1、图2所示,关节轴承30或3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轴承端盖33、34, 该轴承端盖33、34将关节轴承30或30'固定于上铰接孔11或下铰接孔21内。关节轴承 30或30'的外侧分别设有轴承定盖35,该轴承定盖35通过螺钉与关节轴承30或30'固定。关节轴承30、30'包括轴承内圈31和轴承外圈32,十字轴40的两个纵向轴臂42、44 带动该轴承内圈31在该轴承外圈32的内壁转动。当前车架100与后车架200需要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向时,前车架100与后车架 200则以十字轴40的竖轴中心线为中心相对摆动,从而实现前车架100与后车架200的转向;当前车架100或后车架200经过的地面不平整时,前车架100或后车架200的其中一侧发生倾斜,则以十字轴40的横轴中心线为中心摆动,并带动两个关节轴承30、30'沿径向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采用十字轴40与关节轴承30、30'的结构即可实现前车架100和后车架200的转向及平衡调整功能,结构紧凑,并且安装便捷。如图4所示,十字轴4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劣弧形的弧形限位块102、102',弧形限位块102、102'固定于后车架200上。当以十字轴40的横轴中心线为中心摆动时,弧形限位块102、102'对十字轴40的两个纵向轴臂42、4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优选,沿两侧B 或B'方向最大的转动角度各是10度。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
4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包括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上铰接板设有上铰接孔,下铰接板设有下铰接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铰接孔与下铰接孔内分别设有一关节轴承,在所述上铰接板与下绞接板之间设有一个十字轴,该十字轴的两个纵向轴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铰接孔、下铰接孔内的关节轴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板与所述下铰接板固定于后车架;所述十字轴的一横向轴臂与前车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向轴臂带动该轴承内圈在该轴承外圈的内壁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将所述关节轴承固定于所述上铰接孔或下铰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的外侧分别设有一轴承定盖,该轴承定盖通过螺钉与所述关节轴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轴的两侧各设有一劣弧形的弧形限位块,该弧形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后车架,并用于对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臂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轴的两个纵臂沿两侧的最大转动角度各为1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程车辆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包括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上铰接板设有上铰接孔,下铰接板设有下铰接孔,在所述上铰接孔与下铰接孔内分别设有一关节轴承,在所述上铰接板与下绞接板之间设有一个十字轴,该十字轴的两个纵向轴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铰接孔、下铰接孔内的关节轴承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程车辆的前后车架需要转向时,则沿十字轴的竖轴中心线为中心摆动实现转向;当道路不平整时,由通过十字轴与关节轴承结构的配合,前后车架沿十字轴横轴中心线摆动。因此,采用十字轴与关节轴承的结构即可实现前后车架的转向及平衡调整功能,结构紧凑,并且安装便捷。
文档编号B60D1/167GK202200791SQ20112030007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侯亮, 刘丕晶, 朱龙, 王浩伦, 黄伟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