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17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是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
技术背景[0002]传感器作为汽车安全控制实验(如整车碰撞试验、滑台试验等)中数据采集的重要设备,其自身安装角度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数据分析的难度。在碰撞试验中,对车身传感器的安装误差在5度以内,但由于大部分车身上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都不是垂直或水平的,故将严重影响传感器的安装精度,从而影响实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数据分析的难度。其中,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25117Y,公告日2008年10月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光电传感器支架,其包括套于光电传感器上的前套体和后套体,所述套体的内壁设有螺纹并与光电传感器螺纹连接,所述前套体和后套体接近端分别设置有相同倾斜角度的斜截面。虽然该发明创造中光电传感器可以倾斜设置,但不足之处是该倾斜角度为固定值,且与斜截面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故还是存在传感器安装角度不能调节,以及安装精度不够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车身传感器支架。[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有固定架、活动架、定位销和限位件,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上均设有通孔,定位销依次穿过各通孔并延伸至通孔外,限位件分别安设于定位销两端,且定位销上至少一端处的限位件与定位销构成沿定位销轴向的运动配合。[0005]进一步设置为该限位件包括有定位块和螺母,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定位销的一端部上,定位销上与定位块固定的另一端部设有与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母套设于定位销上外螺纹所在端部,由此构成所述的限位件与定位销构成沿定位销轴向的运动配合。[000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上至少设有一固定架块,活动架上至少设有一活动架块,所述通孔分别开设于固定架块和活动架块上。[000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块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活动架块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活动架块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固定架块间的间隙,固定架块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活动架块间的间隙,两固定架块和两活动架块间彼此交错设置。[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依次穿设于固定架块和活动架块上的通孔,限位件包括有定位块和螺母,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定位销的一端部上,定位销上与定位块固定的另一端部设有与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由此定位销近似等于螺栓,然后将螺母旋设于定位销上外螺纹所在端部,由此实现活动架与固定架间的转动连接。而当旋松螺母时,活动架块和固定架块间处于松弛状态,此时活动架自由地在固定架上进行转动;当旋紧螺母时,螺母使得活动架块和固定架块彼此抵靠,从而使得活动架块和固定架块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由此实现固定架和活动架间所成角度的固定。其中,所述定位销还可以为两端或整段均设有外螺纹的螺杆,限位件均为螺母,然后通过定位销两端的螺母旋转来实现位于两螺母间的固定架块和活动架块是否抵触,进而实现固定架和活动架间的角度的调整和固定。[000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均为板状结构,该固定架上开设有供与外部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安装孔,该活动架上开设有供与外部传感器连接的活动架安装孔。[0010]再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架安装孔有四个,且对称地安设于固定架上,活动架安装孔有两个。[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和活动架为板状,安装固定时可以更加稳定牢靠,固定架可通过固定架安装孔与车身进行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活动架可通过活动架安装孔与车身进行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架安装于汽车上,相应的传感器固定于活动架上, 可以通过转动活动架来实现传感器角度的变化,当活动架上的传感器转动至最佳角度时, 通过定位销和限位件间的配合来实现固定架和活动架间的抵触,由此增加固定架和活动架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保持活动架相对于固定架的静止,也即实现了车身传感器支架可任意改变传感器的角度,并可用于各种特殊的传感器安装表面。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6]如图1、2所示,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包括有固定架1、活动架2、定位销3和限位件4,所述固定架1和活动架2均为板状,固定架1上凸设有固定架块11,该固定架块11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所述活动架2上凸设有活动架块21,该活动架块21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活动架块21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固定架块11间的间隙,固定架块11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活动架块21间的间隙,由此两固定架块11和两活动架块21间彼此交错设置,提高固定架1和活动架2间转动时的稳定性。固定架块11和活动架块21上均设有通孔,定位销3为螺栓,定位销3上带螺纹端部依次穿过各通孔内并延伸至通孔外, 权利中所述限位件4包括定位块41和螺母42,该定位块41固定于定位销3的一端,此处定位块41可与定位销3 —体设置,即定位块41为螺栓上的螺帽,螺母旋设于定位销3上的螺纹所在端,由此所述的限位件4与定位销3构成限位件4沿定位销3轴向的螺纹配合,当旋转限位件4时,限位件4将沿定位销3轴向作平移运动,并使得位于定位销3和限位件4 间的固定架块11和活动架块21被挤压并靠近抵触,从而使得活动架块21和固定架块11 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使两者间保持相对静止,由此实现固定架1和活动架2间所成角度的固定。当旋转限位件4,使得固定架块11和活动架块21间解除抵触后,固定架1和活动架2 间的角度可以重新调整。其中,该固定架1上开设有四个供与外部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安装孔12,固定架安装孔12对称地安设于固定架1上,该活动架2上开设有供两个与外部传感器连接的活动架安装孔22。[0017]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1安装于汽车上,相应的传感器固定于活动架上,可以通过转动活动架2来实现传感器角度的变化,当活动架2上的传感器转动至最佳角度时,通过定位机构3来保持活动架2相对于固定架1的静止,使得车身传感器支架可以任意改变传感器的角度,由此适应各种特殊的传感器安装表面。其中,所述定位销3还可以为两端或整段均设有外螺纹的螺杆,限位件4均为螺母,然后通过定位销3两端的螺母旋转来实现位于两螺母间的固定架块11和活动架块12是否抵触,进而实现固定架1和活动架2间的角度的调整和固定。另外,由于固定架1和活动架2为板状,故安装固定时可以更加稳定牢靠,固定架1可通过固定架安装孔11与车身进行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活动架2可通过活动架安装孔21与车身进行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0018]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有固定架(1)、活动架O)、定位销C3)和限位件G),所述固定架(1)和活动架( 上均设有通孔,定位销( 依次穿过各通孔并延伸至通孔外,限位件(4)分别安设于定位销(3)两端,且定位销(3)上至少一端处的限位件(4) 与定位销(3)构成沿定位销(3)轴向的运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该限位件(4)包括有定位块 (41)和螺母(42),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定位销(3)的一端部上,定位销(3)上与定位块 (41)固定的另一端部设有与螺母0 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母( 套设于定位销(3)上外螺纹所在端部,由此构成所述的限位件(4)与定位销(3)构成沿定位销(3)轴向的运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1)上至少设有一固定架块(11),活动架( 上至少设有一活动架块(21),所述通孔分别开设于固定架块 (11)和活动架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块(11)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活动架块为两个且同向设置,活动架块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固定架块(11)间的间隙,固定架块(11)上沿通孔轴向的最短长度不大于两活动架块 (21)间的间隙,两固定架块(11)和两活动架块间彼此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⑴和活动架(2)均为板状结构,该固定架(1)上开设有供与外部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安装孔(12),该活动架(2)上开设有供与外部传感器连接的活动架安装孔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安装孔(1 有四个,且对称地安设于固定架(1)上,活动架安装孔02)有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安装角度的一种车身传感器支架,包括有固定架、活动架、定位销和限位件,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上分别设有通孔,定位销依次穿设于各通孔内并延伸至通孔外,限位件分别安设于定位销两端,且定位销上至少一端处的限位件与定位销构成沿定位销轴向的运动配合。当活动架上的传感器转动至最佳角度时,限位件朝向通孔所在方向运动并构成固定架和活动架间的抵触配合,由此增加固定架和活动架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保持活动架相对于固定架的静止,也即实现了车身传感器支架可任意改变传感器的角度,可用于各种复杂的传感器安装表面。当限位件朝向通孔所在方向反方向运动时,固定架和活动架间解除抵触配合且彼此可绕定位销自由转动。
文档编号B60R11/00GK202294561SQ2011204034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刘卫国, 吴成明, 周冬, 宋学丹, 张毅, 赵福全, 韩刚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