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751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窗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汽车天窗,尤其是涉及ー种天窗拉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轿车自动天窗驱动方式为驱动电机带动拉索,实现天窗的开启、闭和以及实现平动。现有的拉索及固定装置,拉索仅有中间部位的一个支架固定,两侧处于悬空状态,这种结构在装配吋,拉索管线容易受磕碰而变形,影响天窗的装配和运行,在车辆行驶中易产生振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51427Y,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12日,公开了ー种整体式汽车电动天窗防水槽,它采用加纤高强尼龙一次性整体注塑成型,其正面为环形 水槽,背面设有安装天窗导轨及拉索的导槽,该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漏水,可以降低导槽的阻力,但是本实用新型并未对拉索进行更多的限位,所以不能解决安装时易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汽车天窗拉索安装时易变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上述不足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目的是避免了天窗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包括天窗本体、驱动电机以及拉索,在天窗本体上设有拉索卡槽,所述拉索卡槽呈圆柱形,沿拉索保持一段长度,拉索包裹在拉索卡槽内。如此设计的拉索卡槽对拉索进行了限位,同时其呈圆柱形并沿拉索保持一段长度,使得拉索包裹其内可以起到导槽的作用,更好的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拉索安装时易变形的不足,在行驶中运行也不会产生振动,且预设卡槽后无需设计拉索固定支架,节约了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卡槽上设有限位卡扣。如此ー来,拉索长期使用后,不易脱离卡槽。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卡槽与天窗本体接触面上设有若干个长槽。这样的设计,使得卡槽在发挥了导槽作用后可以尽可能的減少阻力。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卡槽开ロ处设有导向结构,拉索卡槽的间隙小于拉索的线径。导向结构的存在可以便于拉索的嵌入,而拉索卡槽的间隙小于拉索的线径,可以将拉索锁紫。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卡槽的导向结构成V形,夹角为100度到135度。V形导向结构形成的钝角夹角便于操作人员手动安装,无需工具。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避免汽车天窗拉索安装时的变形;(2)避免了天窗运行过程中的振动;(3)节约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索卡槽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 新型做进ー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包括天窗本体I、驱动电机2以及拉索3,在天窗本体上设有拉索卡槽4,拉索卡槽4呈圆柱形,沿拉索3保持一段长度,拉索3包裹在拉索卡槽4内。如图I所示,拉索卡槽4贴着天窗本体I边沿布置,拉索3完全包裹在拉索卡槽4内,在拉索3的弯角处的拉索卡槽上设有限位卡扣5。如图I所示,拉索卡槽与天窗本体接触面上设有多个长槽7,这种长槽的设计可以使拉索3在滑动过程中受到较小的阻力,而且这种长槽的设计可以对冬夏两季热胀冷缩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如图2所示,拉索卡槽4上有导向结构6,该导向结构成V形夹角为135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安装人员轻松的安装,而拉索卡槽的间隙小于拉索的线径可以使拉索3安装好后不至于很快脱落。如图3所示的限位卡扣5安在拉索卡槽4上,可以很好的限位拉索3使之在长久使用中不会轻易滑落同时可以对拉索的运行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天窗运行时,驱动电机2带动拉索3沿着拉索卡槽4运动,同时限位卡扣5可以在弯角处对拉索3进行了全方位的导向与限位,所以在运行中可以消除天窗运行时的轻颤。
权利要求1.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包括天窗本体、驱动电机以及拉索,其特征是,在天窗本体上设有拉索卡槽,所述拉索包裹在拉索卡槽内,拉索卡槽呈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拉索卡槽上设有限位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拉索卡槽与天窗本体接触面上设有若干个长方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拉索卡槽开ロ处设有导向结构,拉索卡槽开ロ处的间隙小于拉索的线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天窗拉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拉索卡槽的导向结构成V形,夹角为100度到13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窗拉索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汽车天窗拉索安装时易变形的不足并消除了天窗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的天窗拉索结构,它包括天窗、驱动电机以及拉索,在天窗本体上设有拉索卡槽,所述拉索包裹在拉索卡槽内,拉索卡槽呈圆柱形。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避免汽车天窗拉索安装时的变形,消除了天窗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60J10/10GK202518069SQ20112057519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吴成明, 李伟, 李功赋, 李国林, 李宏华, 范学斌,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