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制动防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57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制动防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机动车制动防惯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交通运输类。适用于各类机动车辆。此装置适用于紧急制动、地形复杂、雨雪路滑等急停所需。此外,也可防止车辆在爬坡时由于动力不足而导致的倒溜险情。二.
背景技术
基于国内外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多次是在遇见危机时刻,当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松了油门与踩过刹车系统以后,在车轮抱死状态下车身由于惯性仍将向前滑行,驾驶员往往束手无策。这样就造成了撞车或追尾、滑出车道的重大事故。多数事故是由于车身惯性控制不了,在刹车后仍滑几米或几十米。给个人或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于是本人历经数年研制设计出此装置,在自己的机动车上多次运行实验,效果明显。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装置机动车制动防惯系统采用按钮式自动断电系统,通过电机(4)带动传动装置两侧安装的橡胶实体(11)能收能落,达到阻止车身惯性或防止车辆爬坡倒溜的目的。
本系统由按钮开关、行程开关、直流电机、电瓶、减速机、帆布带(或铁链)、橡胶实体等部件组成。安装方便,零部件于市场购买或加工而成。
(一)按钮开关、行程开关采用自动断电、与实现电机正反方向旋转的原理组成;
( 二)直流电机由一组电瓶供给电源动力;
(三)减速机型号根据车辆本身空间而定,其装置由直流电机传动。带动两侧轮盘,可正反转,达到能收能落目的即可;
(四)轮盘上绕一组帆布袋(帆布带韧性好,使用寿命长),帆布袋下方连接一块橡胶实体。车辆遇到危急情况紧急制动后,启动阻惯器装置开关,落下橡胶实体阻挡抱死的后轮即可减少车辆滑行距离。如后轮后方增设此装置也可防止车辆在爬坡动力不足或雨雪路滑的情况下,防止车辆倒溜。四.


附图为此装置构造示意1按钮开关2直流电控制器3电瓶4直流电机5行程开关6小型减速机 7传动轴8轴承9轮盘10传动带11橡胶实体
此装置系统技术安装详细说明..48V电瓶(3)带动500W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 ⑷带动小型减速机(6),直流电机⑷的皮带轮大于减速机(6)上的皮带轮;减速机(6) 总轴长度根据车架宽度而定,每侧宽出车架10 15CM即可;轮盘(9)的宽带和传送带的跨度一致根据轮胎的跨度而定(如一侧单轮或双轮);传送带(10)的长度和轮盘(9)的直径根据轮胎的直径而定,行程开关安( 安装在轮盘(9)内侧车架上,,以控制轮盘(9)转动上下限;按钮开关(1)安装在驾驶室工作台上。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1.其工作原理是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后,按下通电开关(1)。直流电机(4)带动减速机(6)转动,传动轴(7)带动轮盘(9)上的橡胶实体(11)落于后轮前方。这样使由于后轮在抱死并继续向前滑行的状态时,以作阻碍惯性来实现减少车身滑行距离。在车身静止后,如重新起步则虚稍微倒行并警示后方车辆,按下通电开关(1),使下落的胶体提升到原来位置,即可继续行驶。
2.温馨提示不到紧急情况无需启动此装置系统。
权利要求
1.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它是由开关按钮(1)、控制器O)、电瓶(3)、直流电机、行程开关(5)、小型减速机(6)传动轴(7)轴承(8)、轮盘(9)传动带(10)橡胶实体(11)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此装置运行可以减小车辆高速紧急制动后惯性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按钮开关(1)连接控制器0),控制器⑵改变直流电机⑷的旋转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直流电动机(4)额定功率在500W或500W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小型减速机(6)上安装的传动轴(7)根据车架自身宽度而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传送带(10)以高强度、 韧性好的呢绒或帆布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机动车制动防惯器,其特征是橡胶实体(11)大小根据单轮或双轮宽度而设计;橡胶实体(11)其形状是直角三角体,夹角为20 40°。
全文摘要
机动车制动防惯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交通运输一般车辆类;其目的是防止车辆在遇到危急情况紧急制动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或车辆在雨雪路滑地面、爬坡动力不足导致倒溜现象的发生;此装置主要由按钮开关(1)、控制器(2)、电瓶(3)、直流电机(4)、行程开关(5)减速机(6)、传动轴(7)、轴承(8)、轮盘(9)、传送带(10)、橡胶实体(11)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电瓶(3)供给直流电机(4)动力,直流电机(4)带动减速机(6)转动,减速机(6)带动轮盘(9),轮盘(9)正反方向旋转提升或下落橡胶实体(11),行程开关(5)控制轮盘旋转上下限。实用于各类机动车辆行驶安全;此装置用途广泛、安全性能高,可有效降低车辆高速紧急制动后惯性距离。
文档编号B60T1/04GK102556014SQ2012100322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范春林 申请人:范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