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64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排放气囊衬垫的气体的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对车辆改进的安全性的需求已经增加并已变成高质量的,因此对车辆外部的关注也很高。特别地,已经建议外部气囊设置在前保险杠的前面从而使得在碰撞时在底盘与障碍物大幅碰撞之前气囊提前展开。这样的气囊确保其使得碰撞能量的吸收间隔更长以减少施加给乘客的碰撞冲力。为了如上所述发挥外部气囊衬垫的衬垫作用,这样的气囊衬垫应该比设置在室内处的现有的气囊衬垫具有5至20倍的更多的吸收能量以保护乘客。为实现此,需要的是与现有的气囊衬垫相比,气囊衬垫具有5至15倍的能量吸收,具有约5至15倍的尺寸,以及充气机具有10至20倍的容量。在此情况下,由充气机注入的气体具有高的温度,其对于车辆周围基于排放方向的人员或物品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充气机具有有限的容量。因此,由于衬垫的气囊的通气孔初始闭合,因此优选使得气囊衬垫尽可能快速展开并打开以在气囊衬垫展开完成之后排放气体从而适当地发挥衬垫作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涉及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由于从车辆排放气体而对于邻近汽车外部的人员或其他物品不具有不利影响,且通过在气囊衬垫的初始展开完成以发挥衬垫作用之后打开通气孔来使得衬垫作用更有效。根据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性外部气囊结构可以包括: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在车辆中以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以及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中,且位于当所述气囊衬垫展开时保留在所述保险杠内的部分处。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用于示例性外部气囊车辆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在车辆中以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以及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通过在保险杠的外侧形成从保险杠至其前部逐渐扩张的形状而在气囊衬垫的导向车辆后侧的后倾斜表面中向着车辆的后侧打开。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提供用于示例性外部气囊车辆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成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处;以及可变通气孔塞,所述可变通气孔塞附接至所述气囊衬垫以阻塞通气孔,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气囊衬垫膨胀时由于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温度和/或压力而熔融并撕裂。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第一示例性外部气囊结构的视图。图2为解释图1的示例性气囊衬垫的展开状态的视图。图3为解释图1的示例性气囊衬垫的操作的视图。图4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第二示例性外部气囊结构的视图。图5为解释图4的示例性气囊衬垫的展开状态的视图。图6为解释图4的示例性气囊衬垫的操作的视图。图7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第三示例性外部气囊结构的视图。图8为解释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可变通气孔塞的操作的视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参照图1至3,用于车辆外部气囊的结构可以包括气囊衬垫3,所述气囊衬垫3设置成在保险杠I内通过充气机15的作用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I前侧展开;以及通气孔5,所述通气孔5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3中,且位于当所述气囊衬垫展开时保留在所述保险杠I内的部分处。
当汽车碰撞时在气囊衬垫3展开之后衬垫作用得以发挥时,从气囊衬垫排放的膨胀气体通过通气孔5排放至保险杠I以保护邻近车辆的人员或物品,如图2所示。当然,排放至保险杠I中的膨胀气体在保险杠内在降低的压力和温度下从保险杠I排放到大气中。为参考起见,图1至2显示了展开导向装置7,所述展开导向装置7用于当气囊衬垫3在保险杠I内从折叠的气囊衬垫3展开时引导所述气囊衬垫3的展开方向。在此情况下,与通气孔5连通的气体排放通气端口 9形成在展开导向装置7上,并位于对应于气囊衬垫的通气孔5的位置使得由通气孔5排放的膨胀气体通过气体排放通气端口 9排放至保险杠I中。同时,通气孔5具有与下文所述的那些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而且,可变通气孔塞11设置在气囊衬垫处以阻塞通气孔5,如图7所示。可变通气孔塞11由耐热材料制成或者包括耐热材料,所述材料由于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熔融并撕裂。初始地,就在碰撞后气囊衬垫3展开时通过可变通气孔塞11阻塞通气孔5。这防止了膨胀气体从充气机15泄漏出通气孔5,使得即使使用相对小容量的充气机也有可能快速展开气囊衬垫3。其后,当气囊衬垫3完全展开并需要衬垫作用时,可变通气孔塞11由于内部膨胀气体的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撕裂以获得平滑的衬垫作用并通过通气孔5排放出膨胀气体。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11在所述气囊衬垫3的外侧包围所述通气孔5,并在其至少一个边缘缝合至所述气囊衬垫3上。参考图4至6,车辆的外部气囊可以包括气囊衬垫3,所述气囊衬垫设置成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I前侧展开;以及通气孔5,所述通气孔5通过当气囊衬垫3展开时在保险杠I的外侧形成从保险杠I至其前部逐渐扩张的形状而在气囊衬垫3的导向车辆后面的后倾斜表面13中向着车辆的后侧打开。亦即,在气囊衬垫展开后发挥衬垫作用时,随着气囊衬垫3内的膨胀气体通过形成于气囊衬垫3的后倾斜表面13处的通气孔5排放,沿导向车辆后侧的方向排放膨胀气体。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气囊衬垫3可以具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在基本上对称地位于保险杠I上方和下方的后倾斜表面13上。同时,通气孔5具有与下文所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此外,可变通气孔塞11设置在气囊衬垫处以阻塞通气孔5,如图7所示。可变通气孔塞11由耐热材料制成,所述耐热材料由于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熔融并撕裂。初始地,就在碰撞后气囊衬垫3展开时通过可变通气孔塞11阻塞通气孔5。这防止了膨胀气体从充气机15泄漏出通气孔5,使得即使使用相对小容量的充气机气囊衬垫也有可能快速展开。其后,当气囊衬垫3完全展开并需要衬垫作用时,可变通气孔塞11由于内部膨胀气体的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撕裂以获得平滑的衬垫作用并通过通气孔5排放出膨胀气体。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的示例性结构,其可以包括气囊衬垫3,所述气囊衬垫3安装成在保险杠I内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I前侧展开;通气孔5,所述通气孔5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3处;以及可变通气孔塞11,所述可变通气孔塞11附接至所述气囊衬垫以最初阻塞通气孔5。可变通气孔塞11由耐热材料制成,所述耐热材料由于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熔融并撕裂。当气囊衬垫3完全展开并需要衬垫作用时,可变通气孔塞11由于内部膨胀气体的升高的压力和/或升高的温度而撕裂,如图8所示。这打开通气孔5,膨胀气体通过通气孔5排放,由此能够发挥平滑的衬垫作用。在图7中,通气孔5和可变通气孔塞11包括设置在保险杠I内侧的部分和设置在其外侧的部分(气囊衬垫展开时)。特别地,设置在保险杠I的外侧的可变通气孔塞11通过缝合附接,设置在保险杠I内的可变通气孔塞11通过缝合固定在一侧上并通过将气囊衬垫3紧固至保险杠I内的背梁而固定在另一侧上。当然,气囊衬垫3具有高于内部膨胀气体的最大温度的耐热温度,且可变通气孔塞11由这样的材料制成或包括这样的材料,该材料的耐热温度低于气囊衬垫3的耐热温度。因此,如图8所示,可变通气孔塞11在早期展开时阻塞通气孔5以防止气囊衬垫3在早期展开时漏气。这确保了气囊衬垫的展开迅速。当碰撞时在气囊衬垫内膨胀气体的升高的温度低于气囊衬垫3的耐热温度并高于可变通气孔塞11的耐热温度时,可变通气孔塞11由于内部压力而熔融并撕裂。这能够使得通气孔5打开并发挥衬垫作用同时排放膨胀气体。本申请的效果在于,由外部气囊的气囊衬垫排出的气体不会对邻近车辆外侧的人员或物品施加不利影响,随着气囊衬垫完成由其折叠状态的展开,气体打开一个通气孔或多个通气孔以发挥有效的衬垫作用。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或“下”、“前”或“后”、“内”或
“外”等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申请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申请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申请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包括: 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在车辆中以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以及 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中,且位于当所述气囊衬垫展开时保留在所述保险杠内的部分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进一步包括: 展开导向装置,所述展开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保险杠处以当所述气囊衬垫在所述保险杠之内从折叠状态展开时引导所述气囊衬垫的展开方向;以及 气体排放端口,所述气体排放端口形成在所述展开导向装置中,且位于对应于所述气囊衬垫的通气孔的位置以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还包括可变通气孔塞以阻塞设置在所述气囊衬垫处的通气孔,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气囊衬垫膨胀时由于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温度和/或压力而熔融并撕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在所述气囊衬垫的外侧包围所述通气孔,并在其至少一个边缘缝合至所述气囊衬垫上。
5.—种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包括: 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在车辆中以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以及 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通过在保险杠的外侧形成从保险杠至其前部逐渐扩张的形状而在气囊衬垫的导向车辆后侧的后倾斜表面中向着车辆的后侧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中所述通气孔包括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设置在基本上对称地位于所述保险杠上方和下方的后倾斜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还包括可变通气孔塞以阻塞设置在所述气囊衬垫处的通气孔,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气囊衬垫膨胀时由于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温度和/或压力而熔融并撕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在所述气囊衬垫的外侧包围所述通气孔,并在其至少一个边缘缝合至所述气囊衬垫上。
9.一种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包括: 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成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 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处;以及 可变通气孔塞,所述可变通气孔塞附接至所述气囊衬垫以阻塞通气孔,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气囊衬垫膨胀时由于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温度和/或压力而熔融并撕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其中 所述气囊衬垫具有第一耐热温度,所述第一耐热温度高于所述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最大温度;并且 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第二耐热温度的材料,所述第二耐热温度低于所述气囊衬垫的第一耐热温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外部气囊结构,包括气囊衬垫,所述气囊衬垫设置成从折叠状态向着保险杠前侧展开;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在所述气囊衬垫处;以及可变通气孔塞,所述可变通气孔塞附接至所述气囊衬垫以阻塞通气孔,其中所述可变通气孔塞包括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所述材料在气囊衬垫膨胀时由于气囊衬垫的内部膨胀气体的温度和/或压力而熔融并撕裂。当气囊衬垫展开时,通气孔打开以发挥有效的衬垫作用。
文档编号B60R19/20GK103144591SQ20121026254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郑泰旭, 金容善, 李承勋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