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74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传统汽车大部分发动机都安装在车头部分,至使车辆前轮胎过重,重于后轴,而前轮胎又担负车辆传向功能,汽车在急刹过程中靠轮胎抱死后,轮胎磨擦地面,阻停车身重量惯性达到刹停汽车目的,抱死轮胎力越大,刹车轨迹越短越好,但是大力抱死前轮胎同时使汽车前轮胎又失去方向的导向作用,最终,抱死轮胎的力度大小与汽车导向性起反作用。另外,发动机前置须车头大量空间安置,至使车头盖凸起,阻碍司机行车视线,特别是轿车是看不见前保险杠附近地方的,车头盖高起也不容易达到行驶时避风设计,迎风面积大,增加风阻力。另外,尤其是柴油发动机的车辆,因为噪音大、震动大导致车辆舒适性差,也直接限制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参见图1,由于现在的汽车尤其是柴油汽车发动机多设置在车 头部分的车架上或者大梁上,这导致汽车的噪音和热量都聚集在车头,然后影响整个车身。虽然,目前有些汽车厂商已将一些发动机放在汽车的尾部减小了汽车的噪音和热量。但是柴油发动机任然是安装在汽车的车架或者大梁上的,这就使得发动机工作时车身震动大亦与轮胎在路面的跳动不同步,容易引起车室内空气噪音共鸣。尤其对于小型车而言影响很大,直接导致乘车效果很差,很难应用于小型乘用车领域。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急刹与方向的矛盾问题和视线和风阻问题,特别是柴油汽车,将发动机放置在车架或大梁上造成震动大,容易导致汽车共鸣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中,包括车架、该车架通过减震器支撑于前后桥或支架结构上,前后桥或支架通过轮胎支撑于地面,后桥包括一个中空框架,在所述中空框架的两端是两根直管,两根直管分别固定在轮胎的轴承上,差速器的半轴穿过直管连接至轮胎,通过半轴转动带动轮胎转动,所述中空框架中设置有发动机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该发动机系统通过机脚减振胶固定在中空框架中,操作系统设置在汽车的前端,通过油门线和变速杆拉索连接至发动机。所述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中,汽车的水箱设置在车架前端,输水管在车身底部跨越整个车身将冷却水输送给发动机。所述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中,汽车的前端位置设置为储物箱,将工具和备胎都至于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后桥壳体的结构改变,在后桥的中间段设计一个框架,发动机设置于该框架中,后桥直管中的半轴直接与发动机系统末端的差速器连接来驱动轮胎。后桥壳通过减震器支撑车架,由于发动机安装在后桥上,特别是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通过减震器吸收不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亦不会由震动形成车室内空气产生共鸣。


图I是现有技术中后驱动式发动机汽车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底盘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底盘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主要包括车架5、该车架通过减震器4支撑于前后桥或支架结构上,前后桥或支架通过轮胎3支撑于地面。后桥2为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中后桥2包括一个中空框架21,在所述中空框架21的两端是两根直管,两根直管分别固定在轮胎3的轴承上,差速器(图中未示出)的半轴13穿过直管连接至轮胎3,这样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再通过半轴转动轮胎,从而驱动汽车前进。在所述中空框架21中设置有发动机系统1,所述发动机系统I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该发动机系统I通过机脚减振胶11固定在中空框架中,该中空框架直接降低发动机的安装高度,发动机系统重量直接承载在后轴上,使该车的主要重量组件发动机系统比现有前置或后置汽车的发动机系统都要低,使离心力降低,特别是汽车转弯时保持车的平稳性,增加侧翻的难度,另外还可更好地使后桥中的半轴直接与轮胎相接。排气管12设置在尾部直接将发动机的热量排出,减少热量传动到车身。本发明中安装发动机系统的后桥中空框架作为发动机系统的前后保护杠,中空框架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要略低于发动机。由于发动机设置的位置要低于后桥2,为了保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不平坦的问题导致发动机与地面碰撞,还在车架5的中段设置有底盘保险杠22,当汽车遇到不平整路面可能会碰撞发动机前会先与保险杠22接触,使驾驶员提前停车。操作系统设置在汽车的前端,通过油门线14和变速杆拉索15连接至发动机。汽车的水箱6设置在车架前端,通过输水管61将冷却水输送给发动机,输水管61设置在车身的底部跨越整个车身在循环的过程中就起到了自动降温的作用。有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另外汽车的前端原来设置发动机的位置设置为储物箱,将工具和备胎都至于其中。不仅能调节前后桥轴的比重还顾及了汽车意外时的防撞性能。这种将发动机设于汽车的尾部,有利于传统前置前轴重的汽车在急刹过程中轮胎抱死,同时导致汽车方向不灵的问题。这种设计中,急刹时可以加大前轮的转向性,后轮即使抱死后还是会跟着车身指向的方向运动,使在急刹车过程中亦可转向避让。本发明的改进适用于各类型乘用汽车,尤其适合于柴油发动机汽车。本发明能解决传统前置式发动机前后轴载重不均匀问题,一般前置式发动机所有配置包括转向系统、冷气系统等都在车头,大部分重量聚集在前轮上,往往前轮又担负着车辆的导向性,急刹时需要强大力抱死前轮,使其车辆重力惯性由轮胎摩擦地面形成刹车,但抱死后的前轮又失去方向不安全,所以目前采用ABS刹车系统,即间歇性刹车,来防抱死滑前功能。本发明提供的后置式发动机大量重量在后面,可以加大后轮刹车力度,而前轮因重量相对减少可为方向问题减轻其刹车力,使总体刹车距离缩短,使其刹车性能优胜于传统车辆。另外,车头没有放置发动机,车头的设计也更加灵活,例如现有汽车的风阻和视线等问题都能较好的解决。本发明通过将后桥壳体的结构改变,在后桥的中间段设计一个框架,发动机系统设置于该框架中,发动机系统最后动力输出端差速器由穿过后桥壳两端直管中的半轴来驱动后车轮,该传动机构与现有的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传动轴结构不同,减略了中段传动轴部分,减短了传动距离,减小传送动力时的动力损耗。后桥壳通过减震器支撑车架,由于发动机安装在后桥上,特别是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通过减震器吸收不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该车架通过减震器支撑于前后桥或支架结构上,前后桥或支架通过轮胎支撑于地面,后桥包括一个中空框架,所述中空框架中设置有发动机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在所述中空框架的两端是两根直管,两根直管分别固定在轮胎的轴承上,差速器的半轴穿过直管连接至轮胎,发动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经半轴带动轮胎转动,该发动机系统通过机脚减振胶固定在中空框架中,操作系统设置在汽车的前端,通过油门线和变速杆拉索连接至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特征在于,安装发动机系统的后桥中空框架作为发动机系统的前后保护杠,中空框架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要低于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式后桥的柴油发动机汽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中段设置有底盘保险杠,所述底盘保险杠的高度低于发动机离地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特征在于,汽车的水箱设置在车架前端,输水管跨越整个车身底部将冷却水输送给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特征在于,汽车的车头位置设置为储物箱,将工具和备胎都至于其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后桥发动机汽车,其包括车架、该车架通过减震器支撑于前后桥或支架结构上,前后桥或支架通过轮胎支撑于地面,后桥包括一个中空框架,在所述中空框架的两端是两根直管,两根直管分别固定在轮胎的轴承上,差速器的半轴穿过直管连接至轮胎,通过半轴转动带动轮胎转动,所述中空框架中设置有发动机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该发动机系统通过机脚减振胶固定在中空框架中,操作系统设置在汽车的前端,通过油门线和变速杆拉索连接至发动机。采用本发明可消除发动机的震动对乘客的舒适性的影响,车辆急刹车同时增大方向的导向性,加大后重轴刹车力度,使刹车距离减小。
文档编号B60R19/02GK102765324SQ2012102694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朱联江 申请人:朱联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