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163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ー种汽车后扭カ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ー个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的悬架后桥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之一。汽车悬架后桥包括扭カ梁和与扭カ梁连接的托臂,现有的扭カ梁一般包括横梁和纵臂,现有的横梁和纵臂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汽车长期的运行工作过程中,汽车载荷重量多变,扭カ梁容易因长时间的疲劳而造成连接处断裂,而造成汽车悬架后桥的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干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度高、耐疲劳度高的汽车后扭カ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扭カ梁,包括长直状的横梁,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对称连接有ー个纵臂,所述的两个纵臂与横梁所在的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纵臂与横梁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所述的纵臂的一端设有套管,另一端设有轮毂座和弹簧座。作为优选,所述的纵臂设置有轮毂座的一侧沿与横梁垂直的直线斜向外延伸。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纵臂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也有延伸,可以延长横梁长度,而且这样的结构承カ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板设置在纵臂靠横梁中部的内侧,所述的加强板呈三角形,与所述的纵臂和横梁连接处的形成相适配。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三角形的加强板在保证加强作用的前提下,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省加强板的面积,从而減少加强板的制作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板上设有辅助安装螺栓固定孔。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可以使加强板更加牢固地与纵臂固定安装,加强板的加强作用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上设有辅助支架。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横梁的承カ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与纵臂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纵臂的稳定杆。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纵臂与横梁的固定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扭カ梁在纵臂与横梁的固定连接处设置加强板,增强了横梁与纵臂之间的焊接強度,使焊接位置避开应カ集中区域,汽车后扭カ梁不容易断裂,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抗疲劳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是ー种汽车后扭カ梁,包括长直状的横梁1,横梁I的两端对称连接有一个纵臂2,两个纵臂2与横梁I所在的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纵臂2与横梁I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3,纵臂2的一端设有套管21,另一端设有轮毂座22和弹簧座23。纵臂2设置有轮毂座22的一侧沿与横梁I垂直的直线斜向外延伸。加强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纵臂2靠横梁I中部的内侧,加强板3呈三角形,纵臂2和横梁I的连接处的形成相适配。加强板3上设有辅助安装螺栓固定孔31。横梁I上设有辅助支架11。横梁I与纵臂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纵臂的稳定杆1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扭カ梁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的后扭カ梁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后扭カ梁增设了加强板3,提高了后扭カ梁横梁I与纵臂2连接处的強度。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包括长直状的横梁,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对称连接有一个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纵臂与横梁所在的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纵臂与横梁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所述的纵臂的一端设有套管,另一端设有轮毂座和弹簧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臂设置有轮毂座的一侧沿与横梁垂直的直线斜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设置在纵臂靠横梁中部的内侧,所述的加强板呈三角形,与所述的纵臂和横梁连接处的形成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上设有辅助安装螺栓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上设有辅助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与纵臂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纵臂的稳定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包括长直状的横梁,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对称连接有一个纵臂,所述的两个纵臂与横梁所在的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纵臂与横梁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所述的纵臂的一端设有套管,另一端设有轮毂座和弹簧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扭力梁在纵臂与横梁的固定连接处设置加强板,增强了横梁与纵臂之间的焊接强度,使焊接位置避开应力集中区域,汽车后扭力梁不容易断裂,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抗疲劳效果好。
文档编号B60G21/05GK202879188SQ20122054497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陈春江, 帅涛 申请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