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日趋普遍,汽车空调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成为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其中,冷凝器是汽车空调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和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放出大量部分热量,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然后流经车内的蒸发器吸热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现有的大部分冷凝器一般都是直接安装在散热器上的,利用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的高速空气流动和散热器后的冷却风扇,增强冷凝器的放热效果。对于现有的冷凝器的安装方法,现有技术人员因此对其进行了改进,经检索,发现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安装结构专利号ZL 200720196357. 7 ;授权公告号CN201159521。这种冷凝器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冷凝器底端的冷凝器支架和固定在散热器底端的散热器支架;其中,其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冷凝器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器支架上设有与紧固螺栓形成螺纹配合的螺孔;该紧固螺栓的螺杆端穿过该通孔螺接在该螺孔内,将冷凝器底端的冷凝器支架固定在散热器底端上。因此,在拆卸冷凝器时,只需将冷凝器上端的螺栓和底端的紧固螺栓卸下,即可拆下卸冷凝器,拆卸十分方便。由于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冷凝器是通过支架安装在散热器上的,而散热器上下两个安装位置分别安装在散热器上横梁和散热器下横梁上。如果车辆在不同的工况长期高速驾驶,不但会对散热器上、下横梁造 成往下的拉力和垂直的压力,而且还会左右摇摆和前后倾斜,长久如此便会使散热器上、下横梁产生疲劳,并且大大增加散热器上、下横梁的散热器安装孔开裂的风险性,甚至也会造成散热器上、下横梁局部开裂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本安装结构能够将冷凝器稳定的安装到发动机舱内的下横梁上,提高了下横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发动机舱内,所述的发动机舱内设有下横梁和垂直固定在下横梁上的中心立柱,本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和中心立柱上用于供冷凝器抵靠的抵靠面,所述的安装支架一端固定在下横梁上,所述的冷凝器固定在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上,所述的冷凝器还固定在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安装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安装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到下横梁上;然后,将冷凝器的底端固定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上;最后,将冷凝器抵靠到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并且固定在中心立柱上,这样就可以将冷凝器安装到下横梁上了的。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通过安装支架和中心立柱进行固定冷凝器,增加了冷凝器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冷凝器在下横梁上的直接受力,提高了下横梁的使用寿命O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呈板状的本体和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大致垂直固定在本体的端部上,所述的固定部固定在上述的下横梁上,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凝器的安装孔。该固定部有利于将本安装支架固定到下横梁上,开设在本体上的安装孔有利于固定冷凝器。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安装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安装支架相对于中心立柱对称设置。采用对称设置的安装支架可以使冷凝器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固定,增加了冷凝器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冷凝器在下横梁上的直接受力。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凝器的固定孔一,所述的冷凝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孔一中。采用螺钉固定的冷凝器可以使冷凝器固定的更加稳定。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冷凝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冷凝器可以使冷凝器固定的更加稳定。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孔一的孔心到任意一个安装支架的安装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均等于两个安装支架的安装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该冷凝器可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孔一和两个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使其固定在下横梁和中心立柱上,且固定点形成一个正三角形,使冷凝器固定更加稳定并且牢固。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能将固定部固定在下横梁上的固定孔二。该固定孔二能够配合螺栓使安装支架固定在下横梁上。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支架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呈条形的凹槽。在安装支架上开设凹槽有利于提高本安装支架的强度。在上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安装支架采用钢制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安装支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牢固不易产生断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支架是有两个的,并且对称的固定在中心立柱两侧的下横梁上,该冷凝器是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固定的,即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支架上的两个安装孔和位于中心立柱上的固定孔一,增加了冷凝器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冷凝器在下横梁上的直接受力,提高了下横梁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支架是采用钢制材料制成的,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还能提高冷凝器安装时的稳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横梁;2、中心立柱;21、固定孔一 ;3、安装支架;31、本体;31a、安装孔;32、固定部;32a、固定孔二 ;33、凹槽;4、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舱内设有下横梁I和中心立柱2,中心立柱2垂直的固定在下横梁I上;本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安装支架3和一根中心立柱2,中心立柱2上具有用于供冷凝器4抵靠并用于固定冷凝器4的抵靠面,两个安装支架3相对于中心立柱2对称设置,且安装支架3的一端能固定在下横梁I上,另一端能够固定冷凝器4。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3包括呈板状的本体31和固定部32,固定部32大致垂直固定在本体31的端部上,固定部32具有两个能将安装支架3固定在下横梁I上的固定孔二32a,本体31上具有用于固定冷凝器4的安装孔31a,且还开设有两条呈条形的凹槽33。固定部32上的固定孔二 32a能够配合螺栓使安装支架3固定在下横梁I上,本体31上的安装孔31a有利于固定冷凝器4,本体31上的凹槽33有利于提高本安装支架3的强度。本安装支架3采用钢制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安装支架3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牢固不易产生断裂。具体来说,中心立柱2的抵靠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凝器4的固定孔一 21,该固定孔一 21能够配合螺钉使冷凝器4固定在中心立柱2上。固定孔一 21的孔心到任意一个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31a的孔心之间的距离均等于两个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31a的孔心之间的距离。该冷凝器4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孔一 21和两个安装支架3上的安装孔31a使其固定在下横梁I和中心立柱2上,且这三个固定点形成一个正三角形,提高了冷凝器4固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安装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采用两个安装支架3,并且将安装支架3的一端分别通过承面凸焊螺栓固定到下横梁I上,且两个安装支架3对称的固定在中心立柱2的两侧;然后,将冷凝器4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到两个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31a中;最后,将冷凝器4抵靠到中心立柱2的抵靠面上并且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立柱2上,这样就可以将冷凝器4稳定的安装到下横梁I上了的。该冷凝器4是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固定到下横梁I和中心立柱2上的,增加了冷凝器4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安装结构还避免了冷凝器4在下横梁I上的直接受力。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中,冷凝器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冷凝器可以使冷凝器固定的更加牢固与稳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下横梁;2、中心立柱;21、固定孔一 ;3、安装支架;31、本体;31a、安装孔;32、固定部;32a、固定孔二 ;33、凹槽;4、冷凝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发动机舱内,所述的发动机舱内设有下横梁(1)和垂直固定在下横梁(I)上的中心立柱(2),其特征在于,本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3)和中心立柱(2)上用于供冷凝器(4)抵靠的抵靠面,所述的安装支架(3)—端固定在下横梁(I)上,所述的冷凝器(4)固定在安装支架(3)的另一端上,所述的冷凝器(4)还固定在中心立柱(2)的抵靠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3)包括呈板状的本体(31)和固定部(32),所述的固定部(32)大致垂直固定在本体(31)的端部上,所述的固定部(32)固定在上述的下横梁(I)上,所述的本体(3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凝器(4)的安装孔(31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3 )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安装支架(3 )相对于中心立柱(2 )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立柱(2)的抵靠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冷凝器(4)的固定孔一(21),所述的冷凝器(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孔一(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立柱(2)的抵靠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一(21)的孔心到任意一个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31a)的孔心之间的距离均等于两个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31a)的孔心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32)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能将固定部(32)固定在下横梁(I)上的固定孔(32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3)的本体(31)上开设有若干呈条形的凹槽(3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3)米用钢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舱内安装冷凝器的上、下横梁存在局部开裂风险性较高的问题。本汽车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舱内设有下横梁和垂直固定在下横梁上的中心立柱,本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和中心立柱上用于供冷凝器抵靠的抵靠面,安装支架一端固定在下横梁上,冷凝器固定在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上,冷凝器还固定在中心立柱的抵靠面上。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冷凝器在发动机舱内上、下横梁上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冷凝器在下横梁上的直接受力,降低了上、下横梁局部开裂的风险性,提高了下横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H1/32GK202896236SQ2012205652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郑清剑, 陈杰龙, 陈君, 李国林,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