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280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货导轨结构,尤其涉及后开门厢式货车领域。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又叫厢式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按装/卸货门的开设位置分,厢式货车可以分为后开门、左右开门、全封闭、半封闭、仓栅等。一种常见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结构是,载货厢体与驾驶室连通为一体,装/卸货门开设在长形载货厢体的尾部,既可载货,亦可在需要时载人使用。这种定位于行业用户工作车、中小企业物流车、个体经营工具车、宜商宜家的多功能车,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市场上的常见车型有依维柯,长安之星II代,五菱之光等。但是这种车型的车厢通常相对狭长,车门又开设在厢体尾部,载货较多时,货物上车后,需要手动推动或搬运货物,将货物一一在车厢内堆叠码放整齐,卸货时又要手动将货物一一搬出,装/卸货都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在后开门厢式货车中快速装/卸货物,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的装货导轨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所述厢式货车的载货厢体与驾驶室连通为一体,装/卸货门开设在长形载货厢体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沿载货厢体的长度方向,在厢体底板上左、右并列配置两根长条形的边轨,两根边轨分别靠近载货厢体的左、右侧壁,边轨两端分别靠近载货厢体的首、尾部,边轨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左边轨槽腔的左端、右边轨槽腔的右端向外横向翻折,形成水平限位段,槽腔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在边轨上方沿长度方向顺次布置多个矩形的装货托架,装货托架首尾相接,覆盖住整个载货厢体底板,在每个装货托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配置一列滚轮,左、右两列滚轮分别与左、右两根边轨槽腔内的导轨相配合,装货托架可沿导轨滑动,装货托架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翻折,形成左、右竖直限位段,左、右竖直段位于左、右边轨的外侧,与边轨之间留有间隙,沿边轨长度方向,在每个装货托架的左、右竖直段上分别固定一列限位滚轮轴,限位滚轮轴的轴向与边轨长度方向垂直,每根限位滚轮轴上装配一个限位滚轮,限位滚轮位于边轨槽腔的水平限位段下方,其上缘可在水平限位段底部上滚动。装货前,先留下一个装货托架,并将其滑动到靠近装/卸货门处待用,其它装货托架从车厢内取出;然后,将货物堆放到车厢内的那个装货托架上,直至该装货托架上堆满货物,推动该装货托架,使其沿边轨滑入车厢内部,直至边轨的首端;接着,将取出车厢外的装货托架中取用一个,将其装入边轨内,在其上堆放好货物后,推动该装货托架,使其沿边轨滑入车厢内部,直至与前一个装货托架相接;顺次重复,直至所有的装货托架上都堆放好货时,并首尾相接,相互依靠。卸货时正好与上述动作相反。边轨的槽腔形状采用了特殊的结构,是为了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重心不稳发生左、右侧翻。进一步的,为防止运输中的颠簸导致滚轮从导轨上跳脱,导轨为一根反扣在边轨槽腔内的角钢,其横截面呈反“V”形,尖角朝向槽腔开口,下端焊接在边轨槽底,在沿滚轮轴线的横截面上,滚轮外缘呈倾倒的“X”形,其外旋转面上的锥形角度与导轨尖角相匹配。再进一步,考虑到厢式货车的通常长度,装货托架的数量为三个。再进一步,为防止运输中装货托架在导轨上滑动,导致货物移位,甚至损坏,载货厢体的装/卸货门内表面上覆盖一块弹性软垫,位于导轨尾端装货托架抵压在弹性软垫上;载货厢体的首部立式固定一个限位框架,位于导轨首端的装货托架前端伸出限位框架前侧,限位框架上配置立式的锁销,锁销向下穿过装货托架伸出端,将其固定在限位框架上,限位框架紧贴驾驶位后侧固定,驾驶员可以坐在驾驶位上,从两座位之间向后伸手,固定锁销或者松开。位于导轨首端的装货托架通过锁销固定,位于导轨尾端的装货托架通过弹性软垫限位,装货托架之间相互依靠,装货托架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沿导轨前后滑动。再进一步,当车厢内宽大于I米时,可以考虑在左、右两根边轨之间配置中间轨,中间轨的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槽腔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装货托架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安装一列与中间轨相匹配的滚轮,从面起到更好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再进一步,考虑到装货托架的宽度,每列滚轮的数量为2 3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改造方便,非常适合中、小型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车厢改造;2、操作方便,装卸货物快捷,并且节省了大量人力;3、导轨、边轨,装货托架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因货车颠簸造成的货物移位。

图1为本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 — 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中:1为载货厢体,2为装/卸货门,3为边轨,301为水平限位段,4为导轨,5为装货托架,501为竖直限位段,6为滚轮,7为限位滚轮轴,8为限位滚轮,9为限位框架,10为锁销,11为中间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 2中,厢式货车的载货厢体I与驾驶室连通为一体,装/卸货门2开设在长形载货厢体I的尾部,沿载货厢体I的长度方向,在厢体底板上左、右并列配置两根长条形的边轨3,两根边轨3分别靠近载货厢体I的左、右侧壁,边轨3两端分别靠近载货厢体I的首、尾部,边轨3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左边轨3槽腔的左端、右边轨3槽腔的右端向外横向翻折,形成水平限位段301,槽腔内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4。在边轨3上方沿长度方向顺次布置3个矩形的装货托架5,装货托架5首尾相接,覆盖住整个载货厢体I底板,在每个装货托架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配置一列滚轮6,每列滚轮6的数量为2个,左、右两列滚轮6分别与左、右两根边轨3槽腔内的导轨4相配合,装货托架5可沿导轨4滑动。装货托架5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翻折,形成左、右竖直限位段501,左、右竖直限位段501位于左、右边轨3的外侧,与边轨3之间留有间隙,沿边轨3长度方向,在每个装货托架5的左、右竖直限位段501上分别固定一列限位滚轮轴7,限位滚轮轴7的轴向与边轨3长度方向垂直,每根限位滚轮轴7上装配一个限位滚轮8,限位滚轮8位于边轨3槽腔的水平限位段301下方,其上缘可在水平限位段301底部上滚动。导轨4为一根反扣在边轨3槽腔内的角钢,其横截面呈反“V”形,尖角朝向槽腔开口,下端焊接在边轨3槽底,在沿滚轮6轴线的横截面上,滚轮6外缘呈倾倒的“X”形,其外旋转面上的锥形角度与导轨4尖角相匹配。载货厢体I的装/卸货门2内表面上覆盖一块弹性软垫,导轨4尾端的装货托架5抵压在弹性软垫上。载货厢体I的首部立式固定一个限位框架9,位于导轨4首端的装货托架5前端伸出限位框架9前侧,限位框架9上配置立式的锁销10,锁销10向下穿过装货托架5伸出端,将其固定在限位框架9上。左、右两根边轨3之间配置中间轨11,中间轨11的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槽腔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4,装货托架5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安装一列与中间轨11相匹配的滚轮6。装货前,先留下一个装货托架5,并将其滑动到靠近装/卸货门2处待用,其它装货托架5从车厢内取出;然后,将货物堆放到车厢内的那个装货托架5上,直至该装货托架5上堆满货物,推动该装货托架5,使其沿导轨4滑入车厢内部,直至导轨4的首端;接着,将取出车厢外的装货托架5中取用一个,将其装入导轨4内,在其上堆放好货物后,推动该装货托架5,使其沿导轨4滑入车厢内部,直至与前一个装货托架5相接;顺次重复,直至所有的装货托架5上都堆放好货时,并首尾相接,相互依靠。卸货时正好与上述动作相反。
权利要求1.一种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所述厢式货车的载货厢体(I)与驾驶室连通为一体,装/卸货门(2)开设在长形载货厢体(I)的尾部,其特征在于: 沿载货厢体(I)的长度方向,在厢体底板上左、右并列配置两根长条形的边轨(3),两根边轨(3)分别靠近载货厢体(I)的左、右侧壁,边轨(3)两端分别靠近载货厢体(I)的首、尾部, 边轨(3)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左边轨(3)槽腔的左端、右边轨(3)槽腔的右端向外横向翻折,形成水平限位段(301),槽腔内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4), 在边轨(3)上方沿长度方向顺次布置多个矩形的装货托架(5),装货托架(5)首尾相接,覆盖住整个载货厢体(I)底板, 在每个装货托架(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配置一列滚轮(6),左、右两列滚轮(6)分别与左、右两根边轨(3)槽腔内的导轨(4)相配合,装货托架(5)可沿导轨(4)滑动, 装货托架(5)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翻折,形成左、右竖直限位段(501),左、右竖直限位段(501)位于左、右边轨(3)的外侧,与边轨(3)之间留有间隙, 沿边轨(3)长度方向,在每个装货托架(5)的左、右竖直限位段(501)上分别固定一列限位滚轮轴(7 ),限位滚轮轴(7 )的轴向与边轨(3 )长度方向垂直,每根限位滚轮轴(7 )上装配一个限位滚轮(8 ),限位滚轮(8 )位于边轨(3 )槽腔的水平限位段(301)下方,其上缘可在水平限位段(301)底部上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4)为一根反扣在边轨(3)槽腔内的角钢,其横截面呈反“V”形,尖角朝向槽腔开口,下端焊接在边轨(3 )槽底, 在沿滚轮(6)轴线的横截面上,滚轮(6)外缘呈倾倒的“X”形,其外旋转面上的锥形角度与导轨(4)尖角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货托架(5)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厢体(I)的装/卸货门(2 )内表面上覆盖一块弹性软垫,导轨(4)尾端的装货托架(5 )抵压在弹性软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厢体(I)的首部立式固定一个限位框架(9),位于导轨(4)首端的装货托架(5)前端伸出限位框架(9)前侧,限位框架(9)上配置立式的锁销(10),锁销(10)向下穿过装货托架(5)伸出端,将其固定在限位框架(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根边轨(3)之间配置中间轨(11),中间轨(11)的槽腔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槽腔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一根导轨(4),装货托架(5)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安装一列与中间轨(11)相匹配的滚轮(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滚轮(6)的数量为2 3个。
专利摘要一种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装货导轨结构,沿载货厢体的长度方向,在厢体底板上左、右并列配置两根长条形的边轨,在边轨上方沿长度方向顺次布置多个矩形的装货托架,装货托架首尾相接,覆盖住整个载货厢体底板,装货托架可沿导轨滑动,装货托架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翻折,形成左、右竖直限位段,在每个装货托架的左、右竖直段上分别固定一列限位滚轮轴,每根限位滚轮轴上装配一个限位滚轮,限位滚轮位于边轨槽腔的水平限位段下方,其上缘可在水平限位段底部上滚动。本装置结构简单,改造方便,适合中、小型后开门厢式货车的车厢改造;操作方便,装卸货物快捷,并且节省了大量人力;导轨、边轨,装货托架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因货车颠簸造成的货物移位。
文档编号B60P1/44GK202952872SQ201220652858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范海萍 申请人:嘉善骏达电子材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