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75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置,尤其是涉及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属于汽车升级改装领域。
背景技术
SUV指的是城市多功能车,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为迎合年轻白领阶层的爱好而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体车。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SUV兼具城市行走、野外运动,极其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强烈个性的心态。SUV能适应各种路况,而且性能价格比也相对较高,十分符合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从底盘结构上来看,目前的城市SUV主要是舍弃了整体桥和差速锁而使用了四轮独立悬挂和电子化的全时四驱系统,离地间隙(通常也叫做底盘高度,底盘越高,跨过的障碍物也就越大,一般底盘较高的车型是越野车SUV,如吉普、悍马、路虎等)一般在180mm至220mm之间(城市SUV离地间隙:智跑最小离地间隙146mm, Χ35最小离地间隙170mm;上海大众途观离地间隙180mm ;日产奇骏离地间隙205mm ;铃木维特拉离地间隙200mm ;东风本田CR-V离地间隙185_ ;宝马X5离地间隙180_ ;RAV4离地间隙190_ ;途锐160_具有可升降技术可升高到290mm ;硬派越野离地间隙:JEEP罗宾汉255mm ;FJ酷路泽245mm;焊马:246mm)。从理论上讲离地间隙越小,车辆的重心就越低,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也就越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汽车在不佳路况下行驶就越容易磕碰底盘,也就是通过性较差。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最小离地间隙的增大会导致车辆在超高速(160公里/小时以上)行驶时发生不稳定的情 况,但这一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能够安全控制的范围。而最小离地间隙过小,尽管会增加一些高速稳定性,但面对国内目前较多存在的不良路况,不是打道回府就是只能选择绕路而行,如果强行通过,则必然会对车辆造成严重损害。不要小看车辆的离地间隙,它不光在郊外有用,在城市中也有很实在的用处。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某处路段雨后积水,车辆必须绕行,强行通过往往会排气管进水,进而导致发动机熄火。面对这种情况,高离地间隙车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别人不能过,而你的能通过。加之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压力增大,工作之余开着SUV到郊外和大自然中穿越并呼吸新鲜空气,以释放压力调节心态。这对SUV的底盘离地间隙要求很高。很多狂热的硬派越野的爱好者们疯狂的讲硬派越野进行夸张的改装(如:底盘升高、动力提升等等)。对于城市型SUV —族而言,能在稳定和安全的状况下提升底盘的高度,来提高车辆通过性能,是很多人的梦想,十分符合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目前在底盘升高的改装的主要车型主要集中在硬派越野,如JEEP系列;丰田酷路泽系列等等,一般会升高2至4英寸。硬派越野升高方案:更换前后避震杆+弹簧+其他,少量城市SUV升高方案,更换前后弹簧(用弹力更强的弹簧将车顶起来)更换前后弹簧,用更大的弹簧来支撑车体,此方案的缺点:使车辆悬挂变硬,影响了驾乘舒适度;城市SUV—般都采用麦弗逊式减震和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减震,弹簧和减震式综合在一起的,更换弹簧后实际底盘高度不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传统减震系统出现的支撑高度变化不够,解决了传统用更换弹簧强度来支撑车体的弊端,因为悬挂的长度决定了车辆底盘的高度,就算是增加了弹簧的强度,但是悬挂的整体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延长悬架减震的长度,来实现提升离地间隙的目的,最简单、最直接、最经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根上座螺丝,所述上座螺丝的外壁均套合有特制螺丝,特制螺丝包括相互连接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轴线和小直径段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大直径段的外壁和小直径段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大直径段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上座螺丝通过内螺纹与大直径段旋合,所述大直径段与减震座的端面接触,在减震座设置有上座螺丝的端面上安装有提升件,且特制螺丝穿过提升件。通过在减震座上加装一个提升件和上座固定,相当于延长了减震的长度或者实现了于原减震和下移的车体链接,从而实现了离地间隙的提高。进一步地,所述提升件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减震座的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其他的部件可以传过贯穿孔和中心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不但结构美观,而且受力稳定和安装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提升件远离减震座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数量与特制螺丝的数量一致,且凹槽与提升件的边沿连通。为了便于对螺母的装卸,将凹槽与提升件的边沿连通,在特制螺丝与上座螺丝取出后,螺母可以直接从凹槽沿着提升件取出,不用再通过大范围摘取螺母,节省了操作时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通孔,特制螺丝穿过通孔后,特制螺丝的外壁套合有螺母,螺母套合在大直径段的外壁上,螺母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中,且螺母与凹槽的底部接触,螺母的顶端高于大直径段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上座螺丝的数量为五根、三根或者两根,且均匀分布在减震座的端面上。上座螺丝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定,根据不同车型以及使用状况进行设定数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用更换弹簧强度来支撑车体的弊端,因为悬挂的长度决定了车辆底盘的高度,就算是增加了弹簧的强度,但是悬挂的整体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延长悬架减震的长度,来实现提升离地间隙的目的,最简单、最直接、最经济。

图1是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提升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减震座和提升件的组合不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一减震座;2—大直径段;3—小直径段;4一提升件;5—通孔;6—贯穿孔;7—螺母;8—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包括减震座1,所述减震座I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根上座螺丝,所述上座螺丝的外壁均套合有特制螺丝,特制螺丝包括相互连接的大直径段2和小直径段3,大直径段2的轴线和小直径段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大直径段2的外壁和小直径段3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大直径段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上座螺丝通过内螺纹与大直径段2旋合,所述大直径段2与减震座I的端面接触,在减震座I设置有上座螺丝的端面上安装有提升件4,且特制螺丝穿过提升件4,并用螺母将提升件4 (升高件)双向固定,使之与减震座I形成一个整体。特制螺丝的大直径段2为内部中空,直径大于小直径段3的柱体部件,内部设置的内螺纹能够与上座螺丝旋合,构成一个整体,稳定性好,特制螺丝的强度高,而且延长了上座螺丝的长度,来实现底盘离地间隙增加2(T40mm的目的。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件4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贯穿孔6,该贯穿孔6与减震座I的中心孔8在同一直线上。贯穿孔6和中心孔8同轴,使得在安装时更能保持一致性,工作中受力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损坏。所述提升件4远离减震座I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数量与特制螺丝的数量一致,且凹槽与提升件4的边沿连通。凹槽作为沉孔模式,便于螺母在旋合后沉入提升件4的内部,而且螺母不容易松脱。如图3所示,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通孔5,特制螺丝穿过通孔5后,特制螺丝的外壁套合有螺母7,螺母7套合在大直径段2的外壁上,螺母7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中,且螺母7与凹槽的底部接触,螺母7的顶端高于大直径段2的顶端。通过特制螺丝和上座螺丝旋合、螺母7与特制螺丝旋合,实现双向锁紧,将提升件4和减震座I形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延长了减震或者实现了传统减震和下移车体的连接。所述上座螺丝的数量一般为五根、三根或者两根,且均匀分布在减震座I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款型的汽车改装,由于不同款型的汽车在减震受力不同,所以设计的上座螺丝的数量也不相同,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数量。
权利要求1.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包括减震座(1),所述减震座(I)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根上座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螺丝的外壁均套合有特制螺丝,特制螺丝包括相互连接的大直径段(2)和小直径段(3),大直径段(2)的轴线和小直径段(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大直径段(2)的外壁和小直径段(3)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大直径段(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上座螺丝通过内螺纹与大直径段(2 )旋合,所述大直径段(2 )与减震座(I)的端面接触,在减震座(I)设置有上座螺丝的端面上安装有提升件(4),且特制螺丝穿过提升件(4)。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4)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贯穿孔(6),该贯穿孔(6)与减震座(I)的中心孔(8)在同一直线上。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4)远离减震座(I)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数量与特制螺丝的数量一致,且凹槽与提升件(4)的边沿连通。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通孔(5),特制螺丝穿过通孔(5)后,特制螺丝的外壁套合有螺母(7),螺母(7)套合在大直径段(2)的外壁上,螺母(7)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中,且螺母(7)与凹槽的底部接触,螺母(7)的顶端高于大直径段(2)的顶端。
5.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螺丝的数量为五根、三根或者两根,且均匀分布在减震座(I)的端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汽车底盘高度的装置,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根上座螺丝,上座螺丝的外壁均套合有特制的高强度螺丝,特制高强度螺丝包括相互连接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上座螺丝通过内螺纹与大直径段旋合,大直径段与减震座的端面接触,在减震座设置有上座螺丝的端面上安装有提升件,特制高强度螺丝穿过提升件。这种方案解决了传统用更换加强弹簧强度来支撑车体的弊端(用加强弹簧只是增强了弹簧的强度,而减震的长度没有变化,离地间隙也不会发上根本的变化,反而会改变参数的匹配,降低乘坐舒适感),通过延长悬架减震的长度,来实现提升离地间隙的目的,最简单、最直接、最经济。
文档编号B60G13/00GK202923329SQ2012206874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杨杰 申请人:杨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