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7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油盖,尤其是指一种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雨水或杂物掉入油箱,一般机车是配备一油盖用以覆盖燃料油箱的给油口,又为了防止油箱内的燃料被盗取,并附设有油箱锁用以锁住闭合状态的油盖。关于公知油盖的打开操作,有的是由钥匙插入油箱锁本身设置的锁孔来开锁,有的是利用电源锁的旋动来开启油箱锁者,该利用电源锁的旋动来开锁的操作方式,能简化机车油盖的打开作业及省去油箱锁钥匙的携带。
上述利用电源锁的旋动来开锁的操作方式,虽然能使得油盖的打开操作有较佳的便利性,但是该所配合的油盖是枢接于座体上,当开启油箱锁使油盖脱离卡掣后,如果油盖自动弹起的高度不足,仍需仰赖人力将油盖翻转到不致遮蔽给油口的位置才能进行加油,会有使用上的不便性。因此,如何使得油盖在油箱锁开启后能充分的掀开而不会遮蔽给油口,仍需要适当的设计来解决。
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显示有公知公告第454730号案「速克达机车油箱盖强制开启装置」的主体结构,其是由一牵引元件56接设至座体51的锁附机构55,锁附机构55可限制油箱盖52的卡勾523,由牵引元件56拉动锁附机构55的块体551,使块体551不再对卡勾523形成限制,让油箱盖52能自动开启,而其特征在于,该油箱盖52的座体51设一弹力元件54,且弹力元件54另端紧抵于油箱盖52的旋臂521,当油箱盖52被牵引元件56牵动开启时,利用弹力元件54对旋臂521的顶推力,以令油箱盖52可强制完成开启动作者。
上述公知油箱盖开启装置,由弹力元件54顶推油箱盖52自动开启的实施方式,虽然已具有部分的成效,但是,该油箱盖52受顶开的掀起角度仅只于弹力元件54的移位角度(如图2所示),实际上并不能使得油箱盖52完全向上掀起到不致遮蔽给油口的位置(如图2所示的虚线位置),而仍旧需要仰赖人力将油箱盖52翻转,方能使得加油枪可插入给油口内进行加油;进一步言,因为该弹力元件54是设计紧抵于油箱盖52的旋臂521后侧,所以油箱盖52部分的旋转过程开无抵制弹力元件54以储备弹力能量(如图2所示的油箱盖52从完全掀起的虚线位置下压转到受顶开的实线位置期间,并无压触弹力元件54),因此,该弹力元件54顶推油箱盖52自动开启的弹力不足,所以无法将油箱盖52完全顶开,其仍然存在有使用上的不便性,此外,该藉由弹力元件54紧抵于油箱盖52的旋臂521的结构设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亦会有弹性疲乏的现象产生,反而对于油箱盖52向上掀起的动作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能形成充分向上掀起的开启动作而不会遮蔽给油口,不需要再仰赖人力能将油盖翻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包括一具有环状壁的中空座体,其可安装定位于车体油箱口外部处,于环状壁一侧突出的形成有内具缺口的一对凸耳,两凸耳上具有对准的枢接孔;一可开闭的枢接于座体上的油盖,其具有一柱形体及一位于柱形体上的弯曲状的柄,该柄的尾端具有一可纳入上述两凸耳内的枢接部,枢接部上具有一贯通孔;一枢接组件,其包括有一枢接油盖柄于座体凸耳内的枢轴及一装设于枢轴上的扭力弹簧;其中枢轴是一中段为对位穿插于油盖柄的贯通孔的轴杆,且与油盖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关系,而枢轴的中段两侧具有可配合穿插于座体两凸耳的枢接孔的杆部以枢接油盖于座体上,并于枢轴的一外端形成有一可提供扭力弹簧套装的头部,而扭力弹簧一端插接于头部内,另一端扣接于一凸耳上;
当油盖往闭合方向盖合锁固时,该扭力弹簧成旋紧状态,又当油箱盖打开时,藉扭力弹簧的弹力能使油盖充分向上掀开而不会遮蔽给油口者。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四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三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多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椭圆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枢轴中段两侧的配合穿插于座体两凸耳枢接孔的杆部是设成粗、细杆部,且枢接孔配合粗、细杆部的外径是具有不同的孔径以形成枢接。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枢轴两侧边设有轴端定位扣用以定位枢轴的轴向位置。
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中枢轴的头部具有缺槽,扭力弹簧一端插接其中,而扭力弹簧的弹力可用工具插入头部的缺槽内作调整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公告第454730号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油箱盖开启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并显示油盖盖合状态;图4是图3的主要元件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钢索的组合平面图,并显示油盖盖合状态;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剖示图;图7是图3的右侧视图,并显示油盖盖合状态时扭力弹簧往拉紧方向偏转储备弹力能量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是图7的油盖完全向上掀开的开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及效果。
请配合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其主要包括有一安装定位于车体油箱给油口(图中未视出)外周缘处的座体2、一枢接于座体2上的油盖3及一枢接组件4等构成;其中座体2呈中空的具有一环状壁21,该环状壁21一侧突出的形成有内具缺口23的一对凸耳22,两凸耳22上具有对准的枢接孔24;而油盖3具有一柱形体31及安装在该柱形体31靠底部用以密封给油口的垫圈32,并于柱形体31上具有一弯曲状的柄33,该柄33的尾端具有一可纳入两凸耳22内的枢接部331,又于柄33相对侧的柱形体31上突出的设有一卡笋34以提供油盖3锁合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针对枢接油盖3与座体2的枢接组件4作不同于公知者的设计,以使油盖3能自如的往闭合方向移动而锁住,且当油盖3开启后,油盖3能弹起并向上完全掀开而不会遮蔽给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组件4包括有一枢接油盖柄33于座体凸耳22内的枢轴41、一结合于枢轴41上的扭力弹簧42及轴端定位扣43、44等构件;其中枢轴41是一中段411断面为四角形的轴杆,于枢轴41的中段411两侧具有可配合穿插于两凸耳22的枢接孔24的粗、细圆柱状杆部412、413,并于枢轴41的粗杆部412外端形成一具缺槽415的头部414,及于粗杆部412与头部414之间套接有一垫片416,而扭力弹簧42是回转数圈的套装于枢轴41的头部414上,其一端呈弯摺状的插接于缺槽415内,又轴端定位扣43、44可扣于枢轴41两端用以定位枢轴41的轴向位置及制止枢轴41作轴向移动。
对应于上述枢接组件4的设置,于油盖柄33的枢接部331并配合的具有断面形状为四角形的贯通孔332以提供枢轴41中段411穿插,使得油盖柄33作圆周方向的回转将会带动枢轴41形成如一体的转动,而枢接孔24配合粗、细杆部412、413的外径是具有不同的孔径以形成枢接,并能利于油盖柄33的枢接部331的套装于枢轴中段411处,又枢轴41枢接油盖柄33于座体凸耳22内后,扭力弹簧42的另一端呈弯摺的扣接于凸耳22上;另外,该扭力弹簧42的弹力亦可用工具插入头部414的缺槽415内回转以调整至适当紧度。
请配合参阅图5至图7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座体2的环状壁21相对于凸耳22的另侧突出有一用以连接于缆索1(牵引元件)一端的锁合组件25(此部分结构为公知技术且非本案标的,容不加详述),当将油盖3往闭合方向盖合时,上述油盖卡笋34会被锁合组件25锁住(图中未视出),于此盖合状态,枢轴41将受油盖3的回转而带动转动,使得扭力弹簧42往拉紧方向偏转以储备弹力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油盖3的打开操作实施,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当要开启油盖3进行加油时,是可如前述的电源锁的操作控制来拉引缆索1移动(关于操作电源锁以控制钢索1移动的公知技术,亦非本案的标的,容不加详述),以使锁合组件25释放对油盖3的卡掣,则油盖3为可开启,而由扭力弹簧42的弹力将使油盖3以枢轴41处为中心做摆动而弹起并作充分的掀起(如图8中所示),使得油盖3脱离油箱锁的卡掣不会遮蔽给油口,达成不需要再仰赖人力将油盖3翻转就可进行加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枢轴41是随着油盖3一起转动,所以油盖3从完全掀起的位置向下压转到盖合位置的整个过程,枢轴41上的扭力弹簧42一直受力以储备弹力能量,因此,当锁合组件25释放对油盖3的卡掣使油盖3开启时,扭力弹簧42具有确实的弹力将油盖3完全顶开,则油盖3能完全掀起到不会遮蔽给油口的位置。(如图8的状态)另外,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神是可作多种变化或修饰实施例,例如本实用新型油盖柄33与枢轴41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虽然是藉由贯通孔332与枢轴中段411的断面形状共同为四角形来形成,然而并不是只限定此种形状,如贯通孔332与枢轴中段411的断面形状共同是三角形、多角形或是同样是椭圆形也可以。而此依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所作的变化实施例,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环状壁的中空座体,其可安装定位于车体油箱口外部处,于环状壁一侧突出的形成有内具缺口的一对凸耳,两凸耳上具有对准的枢接孔;一可开闭的枢接于座体上的油盖,其具有一柱形体及一位于柱形体上的弯曲状的柄,该柄的尾端具有一可纳入上述两凸耳内的枢接部,枢接部上具有一贯通孔;一枢接组件,其包括有一枢接油盖柄于座体凸耳内的枢轴及一装设于枢轴上的扭力弹簧;其中枢轴是一中段为对位穿插于油盖柄的贯通孔的轴杆,且与油盖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关系,而枢轴的中段两侧具有可配合穿插于座体两凸耳的枢接孔的杆部以枢接油盖于座体上,并于枢轴的一外端形成有一可提供扭力弹簧套装的头部,而扭力弹簧一端插接于头部内,另一端扣接于一凸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四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三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多角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油盖柄的贯通孔与枢轴中段的断面形状共同为椭圆形,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枢轴中段两侧的配合穿插于座体两凸耳枢接孔的杆部是设成粗、细杆部,且枢接孔配合粗、细杆部的外径是具有不同的孔径以形成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枢轴两侧边设有轴端定位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枢轴的头部具有缺槽,扭力弹簧一端插接其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机车油盖的弹起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可安装定位于油箱口外部的中空座体、一枢接于座体上设有的凸耳内的油盖及一枢接组件等构成;其中枢接组件的枢轴是一中段断面为四角形的轴杆,而与油盖形成可一体连动的穿套关系,并于枢轴的头部装设有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在油盖盖合时是成旋紧状态,当油盖脱离油箱锁的卡掣后,扭力弹簧的弹力能使油盖充分向上掀开而不会遮蔽给油口。
文档编号B60K15/05GK2621128SQ0326122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茂生, 张硕修 申请人:精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