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231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具有能够自由地枢转的靠背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中,所述靠背能够向前折叠并且具有记忆装置(18),记忆装置(18)具有止动轨道(14)和锁定元件(16),止动轨道具有闩锁开口(14a),锁定元件具有滑动件(16a)和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件的爪(16b)和斜坡部(16e),所述斜坡部布置在滑动件(16a)上并且具有上部区域(16f),记忆装置(18)的扫略部(19)与所述上部区域相互作用,其中扫略部(19)连接至传动结构(26),用于将靠背锁定在入口位置,并且爪(16b)借助于弹簧沿锁定方向预张紧。
【专利说明】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的特征。
【背景技术】
[0002]EP1390226B1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框架;靠背,其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框架上,并且其能够在解锁状态下从其使用位置沿座椅框架的座椅表面方向向前折叠;纵向引导件,座椅框架能够借助于所述纵向引导件移动,用于沿座椅的纵向方向调节座椅纵向位置;紧固装置,用于将座椅框架阻挡在先前已调节的座椅纵向位置处;联接机构,其作用在紧固装置上,并且在靠背沿座椅表面的方向向前折叠时将所述紧固装置解锁,以使得座椅框架能够借助于靠背沿座椅的纵向方向向前折叠而移位;和记忆装置,座椅框架能够借助于所述记忆装置在沿座椅的纵向方向移动时自动保持在定义为记忆位置的可调节座椅纵向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致动机构配置在支承座椅框架的纵向引导件的轨道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座椅框架一起沿轨道的纵向方向移动,所述致动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用于已向前折叠靠背的靠背解锁装置,并且所述致动机构在到达座椅框架的记忆位置时致动靠背解锁装置,以使得靠背能够折叠至使用位置。此外,致动机构具有触发元件,所述触发元件在到达记忆位置时可操作地连接至记忆装置,并且由此触发致动机构,并且所述触发元件经由杠杆结构连接至牵引构件,所述牵引构件联接至靠背解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致动机构连同杠杆结构均是相对复杂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记忆装置包括固定至下部轨道的具有闩锁开口的止动轨道,可移动地安装在滑动件上的锁定爪与所述止动轨道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爪配置成绕沿y方向延伸的枢转轴可枢转,其中锁定爪的闩锁钩沿基本竖直方向接合在止动轨道中。记忆装置的锁定借助于使靠背沿座椅表面的方向向前折叠发生,其中在这个阶段中由于紧固装置的锁定,因此车辆座椅不能进一步移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具有【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类型的记忆装置的车辆座椅。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借助于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辆座椅实现。有利的实施例构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主题。
[0004]根据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提供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斜坡部,所述斜坡部具有布置在滑动件上的上部区域,记忆装置的扫略部与所述上部区域配合,其中,扫略部连接至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继而优选地连接至靠背的舒适性锁定装置,即,靠背锁定在向前折叠位置,以呈现为进入位置。
[0005]优选地,斜坡部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的夹角小于45° ,尤其是最大为30° ,并且所述斜坡部具有平行于第一座椅轨道延伸的上部区域。
[0006]锁定装置的解锁的启动优选如此发生,即通过在车辆座椅的向前移位运动之后,将靠背向前折叠并且启动靠背在向前折叠位置处的锁定。[0007]具体地,当扫略部从斜坡部上向下滑动时、最迟在离开斜坡部一刹那,靠背被锁定在向前折叠位置处。
[0008]在扫略部已到达斜坡部之后、并且当扫略部沿斜坡部向上滑动时,最迟在到达斜坡部的上部区域的时刻,所述靠背优选在向前折叠位置处解锁。
[0009]尤其优选地,锁定装置通常在锁定位置处,并且借助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解锁,并且经由止动件携载,其中扫略部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期间维持抵靠斜坡部的上部区域。
[0010]以特别优选的方式,扫略部设置成将压力直接1:1传动至靠背在进入位置处的锁
定装置。
[0011]优选地,锁定爪绕竖直枢转轴可枢转地接附至滑动件,并且与侧向地布置在止动轨道上的闩锁开口配合用于存储记忆位置。这允许非常低的总高度。
[0012]锁定装置优选地具有沿竖直方向突出的止动件,并且所述止动件由锁定爪的枢转轴构成。
[0013]可以例如,在乘用机动车或多用途车辆中使用具有对应的记忆装置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车辆座椅不必是驾驶员的座椅。这种车辆座椅优选地配置在前座椅排中,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中央座椅排或后座椅排中,例如甚至在货车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本发明在下文中参照两个示例性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0015]图1示出了纵向调节器的详细立体图,其具有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锁定位置处的锁定和记忆装置,
[0016]图2示出了对应于图1但没有座椅轨道的视图,
[0017]图3示出了对应于图2但没有止动轨道的立体图,
[0018]图4从下方倾斜地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5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锁定位置处的立体图,
[0020]图6示出了在由手柄上的操作器解锁的位置处的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的立体图,
[0021]图7示出了对应于图6但没有外壳的视图,
[0022]图8示出了图7的详细视图,
[0023]图9示出了对应于图8但没有外壳的视图,
[0024]图10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但没有在前部的解锁位置处的外壳的立体图,
[0025]图11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但没有在最前部的锁定位置处的外壳的立体图,
[0026]图12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解锁位置处的立体图,其中靠背向前枢转用于呈现为进入位置,
[0027]图13示出了对应于图12但没有外壳的视图,
[0028]图14示出了当离开待存储的座椅位置时,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处于解锁位置处的立体图,其中靠背向前枢转用于呈现为进入位置,[0029]图15示出了当座椅轨道解锁时,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最前部座椅位置处的立体图,
[0030]图16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到达所存储的座椅位置之前在解锁位置处的立体图,其中靠背向前枢转用于呈现为进入位置,
[0031]图17示出了锁定和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到达所存储的座椅位置之后在锁定位置处立体图,
[0032]图18示出了对应于图17但没有外壳的视图,其中示出锁定爪接触接合,
[0033]图19示出了由于撞击齿部锁定爪不能够立即接合的特别情况,
[0034]图20示出了锁定爪在下一个闩锁开口接合,
[0035]图21示出了锁定装置但没有销/止动件的立体图,
[0036]图22示出了图21的锁定装置的锁定爪的立体图,
[0037]图2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调节器连同锁定和记忆装置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0038]图24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锁定位置处的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的立体图,
[0039]图25示出了图24的记忆装置连同止动轨道在离开待存储的座椅位置之后在解锁位置处的立体图,其中靠背向前枢转用于呈现为进入位置,
[0040]图26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忆装置但没有止动轨道的立体图,
[0041]图27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忆装置但没有止动轨道的又一侧向立体图,并且
[0042]图28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忆装置从上方倾斜但没有止动轨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I具有纵向调节器3,车辆座椅I能够借助于所述纵向调节器纵向地调节,即,座椅纵向位置能够沿座椅的纵向方向X (X方向)调节。座椅的纵向方向X大体上平行于行驶的方向延伸。横向方向在下文中也标做y方向并且竖直方向标做Z方向。
[0044]可手动致动的纵向调节器3在车辆座椅两侧上均具有一个相应的第一座椅轨道5和一个相应的第二座椅轨道8,所述第一座椅轨道连接至机动车辆的结构件,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相关联的第一座椅轨道5沿座椅的纵向方向X移位,并且能够锁定至所述第一座椅轨道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座椅轨道5和第二座椅轨道8借助于其纵向边缘向内和/或向外弯曲的基本U形轮廓、并且借助于未详细示出的球部的插入而彼此互相包含。球部既用作座椅轨道5和8之间的互相导引,又降低其间的摩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车辆座椅每侧上,在两个金属座椅轨道5和8的公用座椅轨道轮廓的四个角的每个中,两组每组三个球部中的每个以特定间隔一个接一个地沿座椅的纵向方向X布置,其中金属球部由总共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两个球部保持件保持。
[0045]为了锁定第一座椅轨道5和第二座椅轨道8,在这种情况下,三个闩锁板12配置在车辆座椅的每侧上,所述闩锁板在每种情况下均沿锁定方向z在第二座椅轨道8中可移动地导引,并且配置用于与第一座椅轨道5配合。对于将闩锁板12与座椅轨道5、8结合作为锁定装置13的功能而言,应当参照DE10050959B4,其相关公开内容明确地在此被引用。
[0046]止动轨道14布置在第一座椅轨道5内,所述止动轨道具有略微朝向一侧竖直向上弯曲的纵向边缘,所述纵向边缘中的一个与闩锁开口 14a—起形成在车辆座椅I的常规坐下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纵向边缘配置有矩形齿部,其中闩锁开口 14a由两个齿部14b之间的中间空间构成,但是闩锁开口 14a也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适当的形状,例如由孔口、槽或矩形通孔构成。止动轨道14具有构成导引件的平坦基部14c和两个纵向边缘,所述导引件用于沿座椅的纵向方向X可移位地导引的锁定装置16。
[0047]锁定装置16由滑动件16a、能够绕沿z方向延伸的销16c枢转的锁定爪16b、由销16c的突出端构成的止动件16d、和具有水平延伸的上部区域16f(斜坡部16e的构成部分)的斜坡部16e构成。斜坡部16e沿纵向方向观察从销16c的顶部延伸至销和前端之间的距离的大致中部,其中斜坡部16e的倾斜延伸区域延伸越过斜坡部16e的总长度的大致2/3,并且斜坡部16e的水平延伸的上部区域16f延伸越过斜坡部16e的总长度的大致1/3。锁定爪16b如此配置,以使得在锁定爪16b围绕销16c沿关闭方向旋转时突出锁定端部16b’能够接合在闩锁开口 14a中。为了将锁定爪16b旋转,杠杆臂16b"形成在远离锁定端部16b’的端部。此外,倾斜坡部分16b’’ ’配置在锁定端部16’的后表面上。在锁定爪16b的锁定位置处,其一侧支承抵靠斜坡部16e的一侧,其中,在所述位置处,锁定端部16b’越过滑动件16a突出至具有基本立方形区域的一侧。借助于所述立方形区域,锁定爪16b在其锁定位置处接合在止动轨道14的闩锁开口 14a之一中。锁定爪16b借助于未示出的弹簧沿锁定位置的方向预张紧,即,锁定在没有解锁力作用在杠杆臂16〃上时自动地发生。这允许预张紧锁定爪16b的弹簧的更少张紧的结构,即,在车辆座椅I的常规使用期间使所述弹簧放松。
[0048]锁定装置16构成记忆装置18的重要部件。记忆装置18的另一些不同元件与锁定装置16配合。从而扫略部19配置为记忆装置18的另一部件,所述扫略部与斜坡部16e和所述斜坡部的上部区域16f配合,并且确定锁定装置16的位置。此外,记忆止动件20配置为记忆装置18的另一部件,其与由销16c的端部构成的止动件16d配合。记忆止动件20由U形外壳21的布置在轨道的纵向方向上的后部的一个端部构成,轴杆22延伸通过所述U形外壳,致动杠杆23布置在所述U形外壳的下端,所述致动杠杆是记忆装置18的另一部件,并且能够与锁定爪16b的杠杆臂16b〃配合,以便将锁定爪16b解除接合。记忆止动件20还用于在车辆座椅I沿与行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纵向调节的情况下在锁定爪16b解锁时携载锁定装置16。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邻近扫略部19处的驱动元件24在车辆座椅I沿行进的方向的纵向调节的情况下在锁定爪16b解锁时携载锁定装置16,其中,在锁定装置16解锁时在车辆座椅的纵向移位的情况下,驱动元件24抵靠在锁定端部16b’附近,在这种情况下,抵靠在锁定爪16b的倾斜坡部分16b’ ’ ’的区域中。
[0049]此外,提供了两个传动结构25、26,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个传动结构均由鲍登缆线构成。第一传动结构25设置成将车辆座椅I的靠背的枢转运动直接传动至闩锁板12,即,锁定装置13借助于其致动而解锁。第二传动结构26设置成将扫略部19的运动传动至靠背调节器上的锁定装置(未更详细地示出),以便解锁锁定在进入位置的靠背调节器,即,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扫略部19的运动发出如下信号:在呈现为进入位置之后,车辆座椅I再次处于其初始位置,以使得靠背锁定装置解锁并且靠背能够再次向后折叠至常规(初始)位置。
[0050]在车辆座椅I的常规纵向调节运动期间记忆装置18的功能在下文中参照图5至11更详细地描述。
[0051]在如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固定至上部轨道的锁定装置13的闩锁板12中的至少一个接合在下部第一座椅轨道5的对应的闩锁中,并且记忆装置18的锁定装置16定位在其锁定位置,即,锁定爪16b的锁定端部16b’接合在止动轨道14的闩锁开口 14a中,并且将锁定装置16抵抗止动轨道14内部沿座椅的纵向方向的移位固定。
[0052]如果车辆座椅I将被移位以调节其纵向位置,并且同时维持靠背的直立位置,那么在第一步骤中,通常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前端上的手柄A致动,由此锁定装置13解锁,即,只要手柄A致动并且由使用者施加对应的力,闩锁板12解除接合。由于手柄A的致动,因此经由第三传动结构27使得轴杆22旋转,并且从而使得致动杠杆23旋转,所述致动杠杆借助于其旋转运动携载杠杆臂16b〃并且其结果是使锁定装置16的锁定爪16b与闩锁开口14a解除接合,以使得锁定装置16不再锁定,如图6至9所示。
[0053]车辆座椅I在这种情况下向前移位至其最靠前位置(见图10和11),其中,锁定装置16由驱动元件24携载。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致动杠杆23持续地推压至杠杆臂16b〃上,锁定爪16b维持其解锁位置。如果手柄A在期望的座椅位置释放,那么锁定装置13再次锁定,即,车辆座椅I不再能够在其纵向位置改变。与此同时,致动杠杆23旋转回到其初始位置并且其结果是将锁定装置16的锁定爪16b释放,所述锁定爪由于弹簧预张紧而推靠止动轨道14的下一齿部14b (图10的位置),或直接落入闩锁开口 14a (图11的位置),并且其结果是存储车辆座椅位置。如果锁定爪16b抵靠止动轨道14的齿部14b,那么由于弹簧预张紧,所述齿部沿运动的方向落入下一闩锁开口 14a,并且从而只要锁定装置16由于车辆座椅在不致动手柄A的情况下移位而锁定,就将大致对应于初始锁定的车辆座椅位置所述车辆座椅位置存储。
[0054]如果车辆座椅I向后移位,那么外壳21借助于其记忆止动件20接管驱动功能,所述外壳支承抵靠由销16c构成的止动件16d。在其他方面,功能与如上所述的相对应。
[0055]参照图12至20,在下文中描述记忆装置18在呈现为进入位置的情况下的功能,即,当致动布置在靠背的外侧上的杠杆B (见图23)并结合解锁锁定装置13和将车辆座椅I向前移动至最靠前位置时将靠背向前折叠。
[0056]在如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固定至锁定装置13上部轨道12的闩锁板中的至少一个接合在下部第一座椅轨道5的对应的闩锁中,并且记忆装置18的锁定装置16定位在其锁定位置,即,锁定爪16b的锁定端部16b’接合在止动轨道14的闩锁开口 14a中,并且将锁定装置16抵抗止动轨道14内部沿座椅的纵向方向的移位固定。如果靠背向前折叠,那么将释放借助于靠背的向前折叠运动触发的锁定装置13。
[0057]如果车辆座椅I向前移动,那么扫略部19从水平上部区域16f在斜坡部16e上向下滑动并且离开锁定装置16,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斜坡部与座椅轨道5所成的角度小于45°。此外,记忆止动件20与锁定装置16的止动件16d解除接触。驱动元件24滑动至经过锁定装置16的一侧,而没有驱动所述锁定装置。滑过运动与扫略部19的略微枢转运动相关联,所述扫略部转送至第二传动结构26。由于扫略部19的枢转轴的布置方式、以及扫略臂和连接至第二传动结构26的鲍登缆线的缆心的臂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传动在比率2:1处产生,其中缆心端的运动大致是由扫略部19扫略的斜坡部16e的高度的两倍大小。第二传动结构26的鲍登缆线的护套支撑在固定至上部轨道的外壳21的一部分上。借助于第二传动结构26的驱动,所谓的靠背舒适性锁定在向前折叠位置处形成,由此车辆座椅I能够更简单地向前和向后推动。
[0058]靠背在向前折叠位置处的锁定仅在即将再次到达记忆位置之前、换言之在扫略部19滑上斜坡部16e并且导致并在第二传动结构26的缆心端处被拉时解除。当到达记忆位置时,扫略部19已到达斜坡部16e的最大高度,即,上部区域16f,以使得靠背的舒适性锁定在所述位置已解除。在扫略部19已到达斜坡部16e的最大高度不久后,外壳21上的记忆止动件20与由锁定装置16的突出销16c构成的止动件16d接触,所述止动件使车辆座椅I向后运动停止。锁定装置13在将靠背向后折叠之后锁定。
[0059]如果锁定装置16在如初始位置的非接合位置处,即,锁定爪16b借助于弹簧预张紧支承顶住齿部14b (见图19),那么锁定装置16借助于驱动元件24携载尽可能远至下一闩锁开口 14a,并且由于锁定爪16b和释放杠杆臂16b〃的弹簧预张紧而与所述闩锁开口14a中的锁定端部16b’接合,由此锁定装置16锁定在所述位置(图20)并且在车辆座椅I向前方进一步移位期间维持在所述位置。车辆座椅I如上所述进一步运动至进入位置处。然而,所述位置由车辆座椅I呈现为为记忆位置,锁定爪16b已锁定在所述记忆位置,即,相对于车辆座椅原始位置略微向前方偏置的位置。
[0060]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参照图24至28更详细地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仅在于第二传动结构26的构造和扫略部19的形状,以使得除非在下文中特意提到,否则均参照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即使是关于功能。此外,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相同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
[0061]与第一示例性实施 例的本质区别在于第二传动结构26具有直接1:1传动的扫略部19,所述扫略部传递逆冲运动(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枢转地布置的杠杆臂的鲍登缆线的缆心的牵引运动相反),所述逆冲运动用于锁定靠背。扫略部19由于对应的预加载和在车辆座椅I从上部区域16f沿斜坡部16e向下移位的纵向移位的情况下,即,扫略部19的升程(和由此的传递的调节运动)对应于斜坡部16e的高度,而向下推压。
[0062]根据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斜坡部16e的上部水平区域16f突出略微越过锁定爪16b,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锁定爪16b的厚度的大约50%。
[0063]附图标记一览
[0064]I 车辆座椅
[0065]3 纵向调节器
[0066]5 第一座椅轨道
[0067]8 第二座椅轨道
[0068]12 闩锁板
[0069]13锁定装置
[0070]14 止动轨道
[0071]14a 闩锁开口[0072]14b齿部
[0073]14c基部
[0074]16锁定装置
[0075]16a滑动件
[0076]16b锁定爪
[0077]16b’锁定端部
[0078]16b〃杠杆臂
[0079]16b’ ’ ’倾斜坡部分
[0080]16c销
[0081]16d止动件
[0082]16e斜坡部
[0083]16f上部区域
[0084]18记忆装置
[0085]19扫略部
[0086]20记忆止动件
[0087]21外壳
[0088]22轴杆
[0089]23致动杠杆
[0090]24驱动元件
[0091]25第一传动结构
[0092]26第二传动结构
[0093]27第三传动结构
[0094]A手柄(纵向调节器)
[0095]B杠杆(靠背解锁装置)
[0096]XX方向,座椅的纵向方向
[0097]yy方向,横向方向
[0098]zz方向,锁定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1),其具有:记忆装置(18)和能够向前折叠的可自由枢转式靠背,其中,所述车辆座椅(I)具有:固定至结构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座椅轨道(5);第二座椅轨道(8),其在所述第一座椅轨道(5)中被导引并且连接至车辆座椅(I);和纵向调节器(3),其具有用于锁定两个座椅轨道(5,8)的可解除的锁定装置(13),并且车辆座椅(O能够借助于将其靠背向前折叠和解锁锁定装置(13)而呈现为进入位置, 并且其中,所述记忆装置(18)还配置用于存储固定至车辆座椅的所述第二座椅轨道(8)相对于固定至结构件的所述第一座椅轨道(5)的位置,记忆装置(18)具有止动轨道(14),所述止动轨道具有闩锁开口( 14a),所述记忆装置还具有锁定装置(16),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滑动件(16a)和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件的锁定爪(16b),并且配置有传动结构(26),所述传动结构与在进入位置处的车辆座椅(I)的靠背的舒适性锁定装置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装置(16)具有斜坡部(16e),所述斜坡部具有布置在滑动件(16a)上的上部区域(16f),记忆装置(18)的扫略部(19)与所述上部区域配合,并且扫略部(19)连接至传动结构(26),并且锁定爪(16b)借助于弹簧沿锁定方向预张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部(16e)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5)所成的角度小于45°,所述角度尤其是最大为30°,并且所述斜坡部具有平行于第一座椅轨道(5)延伸的上部区域(16f)。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3)的解锁的启动如此发生,即借助于在车辆座椅(I)的向前移位运动之后,将靠背向前折叠和启动靠背在向前折叠位置处的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扫略部(19)斜坡部在斜坡部(16e)上向下滑动时、最迟在扫略部(19)离开斜坡部(16e)的一刹那,所述靠背被锁定在向前折叠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扫略部(19)已到达斜坡部(16e)之后、并且当扫略部(19)沿斜坡部(16e)向上滑动时、最迟在到达斜坡部(16e)的上部区域(16f)的时刻,所述靠背在向前折叠位置处解锁。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6)借助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解锁,并且由止动件(16d-20或16b’ ’ ’ -24)携载,其中所述扫略部(19)维持抵靠斜坡部(16e)的上部区域(16f)。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略部(19)配置成将压力直接1:1传动以将靠背锁定在进入位置。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16b)绕竖直枢转轴可枢转地接附至滑动件(16a),并且与侧向地布置在止动轨道(14)上的闩锁开口(14a)配合用于存储记忆位置。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6)具有沿竖直方向突出的止动件(16d ),并且所述止动件由锁定爪(16b )的枢转轴构成。
【文档编号】B60N2/12GK103547477SQ2012800222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7日
【发明者】K·尤辛格 申请人: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