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269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用于供加油枪的喷嘴插入的加油口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之间连通连接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具备内燃机的机动车等车辆中设置有将用于供加油枪的喷嘴插入的加油口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之间连通连接的燃料供给管。
为了提高燃料供给时的便利性等,本申请的申请人目前提出了废弃设置在加油口上的燃料盖的具有所谓无盖机构部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在专利文献I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中,无盖机构部设置在被称作托架的功能构件上。大致圆筒形状的托架夹着密封环而以液密状态组装于燃料供给管中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燃料导管(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2)。该组装通过如下这样完成:在托架的外周壁部刻设的环状槽中收容密封环,且将托架的外周壁部相对于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隔开微小的间隔而内插于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在上述状态下将托架压入到燃料导管中的规定的组装位置。
在所述组装位置,托架中的周向上设置的多个爪部分别与燃料导管的周向上设置的多个孔部卡合。由此,能够将具有无盖机构部的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以液密状态组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02010/029989A1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中,存在难以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这样的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理由如下所述。即,在完成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的组装的过程中, 收容在托架的环状槽中的密封环通过设置在燃料导管上的孔部的存在部位。在通过时,若密封环与孔部的缘部接触,则可能会导致密封环的损伤。这样的密封环的损伤成为损 害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防患密封环与孔部的周缘部接触这样的事态于未然,在与孔部的存在部位对应的燃料导管的部位采用使其径向尺寸扩张的结构,从而能够避开与密封环的接触(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2中的加油管14的加油口侧)。
因而,在专利文献I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中,难以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是将供加油枪的喷嘴插入的加油口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之间连通连接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管具有设置在所述加油口侧的托架、设置在所述燃料箱侧且与所述托架以连通连接的方式组装的燃料导管,所述托架具有具备对所述加油口进行开闭的开闭器的无盖机构部、与在所述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设置的卡合部卡合的爪部、在该托架的外周壁部设置来收容环状的密封构件的槽部,在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燃料导管的组装状态下,所述托架的槽部相对于所述爪部位于所述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侧。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由于采用了在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的组装状态下,使托架的槽部相对于爪部位于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侧的结构,因此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槽部在所述组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与所述托架的外周壁部重叠的范围内的部位上,且设置在所述燃料导管的所述加油口侧端部的附近。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通过采用将托架的槽部在组装状态下设置在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与托架的外周壁部重叠的范围内的部位上,且设置在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的附近的结构,由此能够减少组装时的收容在托架的槽部中的密封构件的移动量,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密封构件的损伤抑制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大致圆筒形状的所述燃料导管的卡合部在该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的周向上分散且朝向内方而呈袋状地突出设置多个,大致圆筒形状的所述托架的爪部在与所述燃料导管的卡合部的多个突出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所述托架的周壁部被设置成在所述组装状态下位于多个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周向上存在的中间部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由于采用了将托架的周壁部设置成在组装状态下位于 多个卡合部之间的周向上存在的中间部上这样的结构,因此能够期待组装状态下的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的止转效果。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


图1是着眼于加油部而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从车辆的后方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A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中的卡合孔部的横剖视图。图3C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导管的立体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图4C是表示燃料导管的卡合突部与托架的卡止爪部及周壁部的位置关系的横剖视图。图4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中的相对于图4C的纵剖面在周向上错开90度的纵剖面的图。符号说明IOA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11 车身13 后保护板面板(rear fender panel)15后轮胎16车轮罩17接合器的底面19接合器的开口部21接合器

23车身的外板构件24第一管部25A燃料供给管26第二管部27加油枪28A第三管部(燃料导管)28Aa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28A-1 小径部28A-2 大径部28A-3 组装部29 喷嘴30A第四管部(托架)30Aa托架基部31 加油口33燃料箱35盖罩部37铰链部40凸缘部41开闭器42密封环43铰链部45无盖机构部51卡合突部(卡合部)51a鼓起部51b梯形部
53卡合爪部(爪部)53a凹陷部55托架的周壁部55b托架的外周壁部57密封环(密封构件)59环状槽部(槽部)61加油口侧端部63燃料导管的中间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概要)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着眼于加油部而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油部结构IOA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的后方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比较例的说明中,原则上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比较例中的相同的功能构件之间,为了便于说明,在需要区别化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功能构件的符号后附加标号“A”,而在比较例中的功能构件的符号后附加标号“B”。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例如适用于位于车身11的后部左侧的后保护板面板13。在后保护板面板13上,在后轮胎15的上方设置有在底面17具有开口部19的凹形状的接合器(adapter) 21。具有例如大致圆柱形状的外观的接合器21以将车身11的外板构件23与后述的燃料供给管25A之间隔开的方式与外板构件23 —体地形成。如图1所示,例如大致圆板形状的盖罩部35经由铰链部37开闭自如地安装在车身11的外板构件23上的接合器21的设定位置。盖罩部35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来维持关闭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车室内的解除杆(未图示)的操作来解除锁定,从而在弹簧等弹性体的弹力的作用下向打开状态过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由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管构件构成。如图1所示,燃料供给管25A以将大致圆形状的加油口 31和贮存燃料的燃料箱33之间连通连接的方式设置。燃料供给管25A中的加油口 31朝向斜上方而面向车身11的外方侧。在该加油口 31中插入加油枪27的喷嘴29。加油口 31经由在接合器21的底面17上开设的开口部19而被支承。具体而言,加油口 31经由例如设置在开口部19上的圆环形状的密封环(未图示)而被嵌合支承。如图1及图2所示,燃料供给管25A与后轮胎15之间由车轮罩16隔开。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具有与燃料箱33侧壁33a连通连接的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管部24、与第一管部24的上端侧连通连接的大致 形状的第二管部26、与第二管部26的上端侧连通连接的第三管部28A、与第三管部28A的大径部28A-2(后述)连通连接的第四管部30A。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三管部28A称作“燃料导管”,而将第四管部30A称作“托架”。在燃料导管(第三管部)28A上,燃料箱33侧的小径部28A-1和加油口31侧的大径部28A-2在从燃料箱33侧朝向加油口 31侧逐渐扩径的同时连续形成。(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10B)接着,参照图3A 图3B,对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B的加油部结构IOB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28B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28B中的卡合孔部39的横剖视图。图3C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B的加油部结构IOB的纵剖视图。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B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同样,例如适用于位于车身11的后部左侧的后保护板面板13。如图3A所示,在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28B上,燃料箱33侧的小径部28B-1和加油口 31侧的大径部28B-2在从燃料箱33侧朝向加油口 31侧逐渐扩径的同时连续形成。如图3A及图3B所示,比较例涉及的燃料导管28B中,在加油口 31侧的端部(以下称作“组装部”)28B-3沿周向隔开间隔开设有多个(在图3A的示例中为三个)卡止孔部28B-3a。通过将比较例涉及的托架30B侧设置的后述的卡止爪部39 (参照图3C)相对于该卡止孔部28B-3a嵌合,由此将托架30B相对于燃料导管28B进行组装。如图3C所示,比较例涉及的托架30B具有无盖机构部45、与燃料导管28B的卡止孔部28B-3a嵌合的卡止爪部39、在托架30B的外周壁部30Bb设置来收容圆环状的密封环47的环状槽部49。如图3C所示,无盖机构部45包括从托架30B的内周壁部30Ba向内方突出形成的凸缘部40、对加油口 31进行开闭的开闭器(shutter)41、铰链部43等。大致圆板形状的开闭器41在被向使其外周缘部与凸缘部40抵接的方向(关闭方向)施力的状态下经由铰链部43设置成能够开闭。无盖机构部45不使用需要通过手动作业来打开或关闭的加油盖,且具有如下功能:在加油时以外的通常时防止贮存在燃料箱33中的燃料的挥发,在加油时打开燃料供给路来进行顺畅的燃料的供给。为了充分地发挥上述功能,在凸缘部40中的与开闭器41的外周缘部抵接的环状的部位设置有圆环状的密封环42。无盖机构 部45如图1、图2及图3C所示,在打开盖罩部35而将加油枪27的喷嘴29从加油口 31插入到托架30B内时,开闭器41被喷嘴29按压而进行打开的动作。由此,能够从加油口 31经由托架30B等向燃料箱33进行加油。如图3C所示,上述那样构成的比较例涉及的托架30B相对于大致圆筒形状的燃料导管28B夹着密封环47而以液密状态组装。该组装通过如下这样完成:在比较例涉及的托架30B的环状槽部49中收容密封环47,且将托架30B的外周壁部30Bb以相对于燃料导管28B的内周壁部28Ba隔开微小的间隔的方式内插于燃料导管28B的内周壁部28Ba,在上述状态下将托架30B压入到燃料导管28B中的规定的组装位置。在所述的组装位置,托架30B的卡止爪部39相对于燃料导管28B的卡止孔部28B-3a嵌合。由此,能够将具有无盖机构部45的托架30B相对于燃料导管28B以液密状态组装。然而,在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B的加油部结构IOB中,存在难以同时实现燃料导管28B与托架30B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这样的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理由如下所述。即,在完成托架30B相对于燃料导管28B的组装的过程 中,收容在托架30B的环状槽部49中的密封环47通过燃料导管28B上设置的卡止孔部28B-3a的存在部位。在通过时,若密封环47与卡止孔部28B_3a的周缘部接触,则可能会导致密封环47的损伤。这样的密封环47的损伤成为损害燃料导管28B与托架30B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防患密封环47与卡止孔部28B-3a的周缘部接触这样的事态于未然,在与卡止孔部28B-3a的存在部位对应的燃料导管28B的部位采用使其径向尺寸比大径部28B-2扩张的结构,从而能够避开与密封环47的接触(参照图3C的组装部28B-3)。总之,在上述的比较例中,在托架30B相对于燃料导管28B的组装状态下,托架30B的槽部49相对于卡止爪部39位于燃料导管28B的燃料箱33侧。因此,在比较例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B的加油部结构IOB中,难以同时实现燃料导管28B与托架30B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本发明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的概要)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中,采用了在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的组装状态下,使托架的槽部相对于爪部位于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侧这样的结构。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10A)接着,参照图4A 图4D,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IOA进行说明。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导管28A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IOA的纵剖视图。图4C是表示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与托架30A的卡合爪部53及周壁部55的位置关系的横剖视图。图4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IOA中的相对于图4C的纵剖面在周向上错开90度的纵剖面的图。如图4A及图4B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导管28A中,在加油口 31侧的组装部28A-3上沿周向隔开间隔而突出设置有朝向内方的多个(在图4A的示例中为一对)卡合突部(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51。通过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30A侧设置的后述的卡合爪部53 (参照图4B)相对于该卡合突部51卡合,由此将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组装。如图4B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30A具有无盖机构部45、局部具有与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卡合的卡合爪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爪部”)53的周壁部55、在托架30A的外周壁部55b设置来收容圆环状的密封环(相当于本发明的“密封构件”)57的环状槽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槽部”)59。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托架30A时,如图4B所示,可以采用例如将金属制(也可以为合成树脂制)的具有卡合爪部53及环状槽部59的周壁部55通过镶嵌成型等适当方法一体地设置在合成树脂制(也可以为金属制)的托架基部30Aa上的结构。卡合爪部53例如可以通过将周壁部55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切起而一体形成。这种情况下,托架基部30Aa和金属制的具有卡合爪部53及环状槽部59的周壁部55组合而成的托架30A相当于本发明的“托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朝向燃料导管28A的内方而在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上突出设置的卡合突部51具有沿着组装方向而形成为山型形状的鼓起部51a。另外,如图4C所示,卡合突部51的所述鼓起部51a具有沿着与组装方向大致正交的周向的梯形部51b。相对于构成托架30A的一部分的周壁部55而局部地设置的卡合爪部53具有沿着组装方向形成为倒山型形状的凹陷部53a。卡合突部51的鼓起部51a和卡合爪部53的凹陷部53a设定成相互嵌合的形状。总之,卡合突部51和卡合爪部53构成所谓的卡扣件(snap fit)。如图4B所示,卡合突部51和卡合爪部53组合而成的卡扣件采用了通过在相对于组装方向的进入及退出这两个方向上施加力而能够卡合及解除卡合的双向卡扣结构。另外,如图4B及图4C所示,各一对的卡合突部51及卡合爪部53设置在燃料导管28A的对置的部位上。由此,在使托架30A的周壁部55上设置的卡合爪部53与朝向燃料导管28A的内方而突出设置的卡合突部51卡合的状态下,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另外,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在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状态下设置在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与托架30A的外周壁部55b重叠的范围内的部位上,且设置在燃料导管28A的加油口侧端部61 (参照图4B)的附近。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组装时的收容在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中的密封环57的移动量,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密封环57的损伤抑制效果。另外,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大致圆筒形状的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在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的周向上分散且朝向内方而呈袋状(参照图4A的“卡合突部51”)地突出设置多个。这是由于,因多个卡合突部51的存在来提高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强度,并且因呈袋状地构成的卡合突部51而能够提高燃料导管28A与托架30A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另外,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大致圆筒形状的托架30A的卡合爪部53在与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的突出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托架30A的周壁部55以在上述的组装状态下位于多个卡合突部51之间的周向上存在的中间部63(参照图4C)的方式设置。其原因在于,托架30A的周壁部55被夹持固定在多个卡合突部51之间的中间部63上,其结果是,能够期待组装状态下的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止转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盖机构部45有关的结构及作用与比较例同样,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的作用效果)如图4B所示,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30A相对于大致圆筒形状的燃料导管28A夹着密封环57而以液密状态组装。该组装通过如下这样完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中收容密封环57,且将托架30A的外周壁部55b以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隔开微小的间隔的方式内插于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在上述状态下将托架30A压入到燃料导管28A中的规定的组装位置。在上述的组装位置上,托架30A的侧的卡合爪部53与燃料导管28B的卡合突部51卡合。由此,能够将具有无盖机构部45的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以液密状态组装。这里需要关注的点在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IOA中,采用了在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状态下,使托架30A的侧的环状槽部59相对于卡合爪部53位于燃料导管28A的加油口侧端部61侧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10A,在进完成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的过程中,收容在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中的密封环57不会像比较例那样通过会导致密封环57的损伤这样的问题部位。这是由于,在组装时的密封环57的通过路径上本身就不存在比较例涉及的卡止孔部28B-3a那样的问题部位。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不需要像比较例那样使燃料导管28A的大径部28A-2的径向尺寸扩张这样的结构。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10A,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28A与托架30A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在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状态下设置在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与托架30A的外周壁部55b重叠的范围内的部位上,且设置在燃料导管28A的加油口侧端部61 (参照图4B)的附近。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组装时的收容在托架30A的环状槽部59中的密封环57的移动量,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密封环57的损伤抑制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IOA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大致圆筒形状的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在燃料导管28A的内周壁部28Aa的周向上分散且朝向内方而呈袋状地突出设置多个。若这样构成,则因多个卡合突部5 I的存在而能够提高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组装强度。并且,因卡合突部51呈袋状地构成而能够提高燃料导管28A与托架30A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另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大致圆筒形状的托架30A的卡合爪部53在与燃料导管28A的卡合突部51的突出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且托架30A的周壁部55以在上述的组装状态下位于多个卡合突部51之间的周向上存在的中间部63 (参照图4C)的方式设置。若这样构成,则将托架30A的周壁部55夹持固定在多个卡合突部51之间的中间部63上,其结果是,能够期待组装状态下的托架30A相对于燃料导管28A的止转效果。[其它实施方式]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具体化例。因而,不可以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这是由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举出通过将第一 第四这四根管相互连通连接来构成燃料供给管25A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例。燃料供给管25A的分割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设定为任意的个数。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举出卡合突部51和卡合爪部53组合而成的卡扣件采用了通过在相对于组装方向的进入及退出这两方向上施加力而能够卡合及解除卡合的双向卡扣结构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例。卡合突部51和卡合爪部53组合而成的卡扣件也可以采用通过在相对于组装方向的进入方向上施加力而仅能够进行卡合(不能解除卡合)的单向卡扣结构。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说明中,举出将一对卡合突部51设置在燃料导管28A中的加油口 31侧的组装部28A-3上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例。卡合突部51的个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设定为任意的个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卡合突部51和卡合爪部53通过组合来构成卡扣件,因此在改变了卡合突部51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与卡合突部51的个数相对应地改变卡合爪部53的个数。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说明中,举出通过将周壁部55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切起而一体形成卡合爪部53的例子来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例。也可以将卡合爪部53通过与周壁部55不同体的构件来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其为将供加油枪的喷嘴插入的加油口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之间连通连接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管具有设置在所述加油口侧的托架、设置在所述燃料箱侧且与所述托架以连通连接的方式组装的燃料导管,所述托架具有具备对所述加油口进行开闭的开闭器的无盖机构部;与在所述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设置的卡合部卡合的爪部;在该托架的外周壁部设置来收容环状的密封构件的槽部,在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燃料导管的组装状态下,所述托架的槽部相对于所述爪部位于所述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槽部在所述组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与所述托架的外周壁部重叠的范围内的部位上,且设置在所述燃料导管的所述加油口侧端部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大致圆筒形状的所述燃料导管的卡合部在该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的周向上分散且朝向内方而呈袋状地突出设置多个,大致圆筒形状的所述托架的爪部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燃料导管的卡合部的多个突出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托架的周壁部被设置成在所述组装状态下位于多个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周向上存在的中间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燃料导管与托架之间的接缝部分的液密性的确保及加油部尺寸的紧凑化的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所述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为将加油口(31)与燃料箱(33)之间连通连接的燃料供给管(25A)的加油部结构。燃料供给管具有设置在加油口侧的托架(30A)、设置在燃料箱侧且与托架以连通连接的方式组装的燃料导管(28A)。托架具有具备对加油口进行开闭的开闭器(41)的无盖机构部(45)、与在燃料导管的内周壁部设置的卡合部(51)卡合的爪部(53)、在托架的外周壁部(55b)设置来收容环状的密封构件(57)的环状槽部(59)。在托架相对于燃料导管的组装状态下,托架的环状槽部相对于爪部位于燃料导管的加油口侧端部侧。
文档编号B60K15/04GK103253125SQ2013100154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0日
发明者牛込真一郎, 中岛健彰, 金安良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