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碰撞探测传感器;安全带传感器;侧气囊,所述侧气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开,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双级气体发生器,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的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以及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只对第一气体发生器进行点火从而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以及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没有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对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同时进行点火,从而对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充气,扩大了侧气囊的保护范围,从而能够自动地对系安全带和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安装在车辆的座椅上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当今的汽车中,侧气囊是装在诸如驾驶座或副驾驶座的车座上的气囊,在汽车受到侧面撞击的时候,侧气囊打开用于保护乘客的侧面,减少撞击带来的伤害。一般装在座椅上靠车门的一面。
[0003]侧气囊一般是安排在前排车座上靠近窗户的一边,当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的时候将会自动打开,保护驾驶员或者副驾驶的安全。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一把的侧气囊的设计都是保证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系安全带的乘客提供有效的侧面保护。但是,当乘客没有系安全带时,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乘客没有被约束在车辆座椅上,而是趋向于离开座位,这时常规的侧气囊的范围并不能对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利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自动地改变侧气囊的保护范围从而对系安全带和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所述侧气囊设备包括:用于探测发生在车辆侧面的碰撞的碰撞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系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侧气囊,所述侧气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开,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双级气体发生器,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的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其中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碰撞探测传感器和安全带传感器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只对第一气体发生器进行点火从而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小于一个预定压力和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保持封闭状态,以及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没有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对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同时进行点火,从而对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压力,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通过大于预定压力的所述气体压力打开,从而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开第二腔室。
[0006]优选的是,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被设置到车辆座椅的靠近车门的一侧。[0007]优选的是,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在膨开后具有覆盖靠近座椅的乘客侧面范围的形状,和所述侧气囊的第二腔室在膨开后具有覆盖远离座椅的乘客的附加侧面范围的形状。
[0008]优选的是,所述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隔壁上的至少一个通气孔,和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通过线缝制到所述分隔壁上或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到分隔壁上,所述封闭件由织物构成。
[0009]优选的是,所述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包括由在分隔壁上的线状的强度薄弱部分形成的封闭图案形成。
[0010]优选的是,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被设置到车辆的前排座椅的靠近车门的一侧。
[00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的侧气囊设备。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上述的车辆的侧气囊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探测车辆是否发生侧面碰撞;探测是否系安全带;当探测到发生侧面碰撞和系安全带时,确定对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进行点火,从而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小于一个预定压力和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保持封闭状态,以及当探测到发生侧面碰撞和没有系安全带时,确定对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同时进行点火,从而对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压力,封闭的连通装置通过大于预定压力的所述气体压力打开,从而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开第二腔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显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系安全带的乘客的进行保护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显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的进行保护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0016]图4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显示了沿着图4的A-A线的剖面图,显示了侧气囊的两个腔室之间的结构;
[0018]图6A是显示了沿着图5的B-B线的剖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的两个腔室之间的连通装置;
[0019]图6B是显示了沿着图5的B-B线的剖面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的两个腔室之间的连通装置;
[0020]图7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气囊在乘客系安全带时的工作示意图。
[0021]图8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气囊在乘客没有系安全带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组件10安装在车辆的座椅靠近车门的一侧。在图1的在座椅上的驾驶员或者乘客系有安全带。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侧气囊组件10打开如方框虚线所示的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于是该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完全覆盖驾驶员或者乘客的身体侧面,从而对驾驶员或者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0023]在图2的在座椅上的驾驶员或者乘客没有系有安全带。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没有安全带的约束,驾驶员或者乘客的身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离开座椅,如图2所示,此时侧气囊组件10的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不能完全覆盖驾驶员或者乘客的身体侧面,这时,在电子控制装置ECU的控制下,侧气囊组件10的侧气囊的第二腔室22从所述第一腔室21继续打开,于是该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 —起完全覆盖驾驶员或者乘客的身体侧面,从而对驾驶员或者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0024]图3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工作示意图。首先车辆上的传感器将是否发生侧面碰撞的探测信号以及是否系安全带的信号传送给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ECU,然后电子控制装置ECU根据发生侧面碰撞的探测信号以及系安全带的信号将点火指令发送方到气囊设备的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于是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的固态燃料点燃并产生气体向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此时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低于预定值,不能打开侧气囊的第二腔室。以及电子控制装置E⑶根据发生侧面碰撞的探测信号以及没有系安全带的信号,将点火指令发送方到气囊设备的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于是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固态燃料都点燃并产生气体首先向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当气囊的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大于预定值时,侧气囊的第二腔室被打开,从而向侧气囊的第二腔室充气。
[0025]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组件的构造。侧气囊组件10包括双级气体发生器11,与双级气体发生器11连接的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和通过一个分隔壁37与第一腔室连接的侧气囊的第二腔室。如图5所示,在分隔壁37的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封闭的连通装置31,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31在第一腔室21内部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能够被打开,从而第一腔室中的气体通过连通装置31进入到侧气囊的第二腔室22内部,从而将第二腔室膨开。
[0026]图6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的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的连通装置。该连通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隔壁37上的三个通气孔33,以及通过线34缝制在分隔壁37上的织物形式的封闭件32,封闭件32将通气孔33封闭。当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封闭件32能够脱离线34的束缚,从而与分隔壁37脱离而打开通气孔。图6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的两个腔室之间的连通装置。与图6A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封闭件32是通过硅胶35粘合到分隔壁37上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通气孔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
[0027]另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封闭的连通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设置在分隔壁上的线状的强度薄弱部分,形成封闭的或则半封闭的图案。当侧气囊的第二腔室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值,分隔壁的强度薄弱部分裂开,从而打开在封闭上形成的图案而形成通气孔。
[0028]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侧气囊在乘客系安全带时的工作示意图,这时只有双级气体发生器11的第一级点火,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中具有气体,而侧气囊的第二腔室22与第一腔室21之间是封闭的,于是第二腔室22中没有气体,从而侧气囊的第二腔室没有展开。[0029]图8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气囊设备的气囊在乘客没有系安全带时的工作示意图。这时双级气体发生器11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同时点火,侧气囊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都充满气体,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的通气孔是打开的。
[0030]尽管已经相对于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侧气囊设备,所述侧气囊设备包括: 用于探测发生在车辆侧面的碰撞的碰撞探测传感器; 用于探测是否系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 侧气囊,所述侧气囊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分隔壁分隔开,所述分隔壁包括被封闭的连通装置; 双级气体发生器,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的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其中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碰撞探测传感器和安全带传感器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只对第一气体发生器进行点火从而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小于一个预定压力和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保持封闭状态,以及基于接收到的发生侧面碰撞和没有系安全带的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确定对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同时进行点火,从而对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压力,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通过大于预定压力的所述气体压力打开,从而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开第二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被设置到车辆座椅的靠近车门的一侧。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在膨开后具有覆盖靠近座椅的乘客侧面范围的形状,和所述侧气囊的第二腔室在膨开后具有覆盖远离座椅的附加的乘客侧面范围的形状。
4.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隔壁上的至少一个通气孔,和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通过线缝制到所述分隔壁上或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到分隔壁上,所述封闭件由织物构成。
5.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封闭的连通装置包括由在分隔壁上的线状的强度薄弱部分形成的封闭图案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双级气体发生器被设置到车辆的前排座椅的靠近车门的一侧。
7.一种机动车辆,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设备。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侧气囊设备的控制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 探测车辆是否发生侧面碰撞; 探测是否系安全带; 当探测到发生侧面碰撞和系安全带时,确定对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级进行点火,从而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小于一个预定压力和所述封闭的连通装置保持封闭状态,以及 当探测到发生侧面碰撞和没有系安全带时,确定对双级气体发生器的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同时进行点火,从而对对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充气,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压力,封闭的连通装置通过大于预定压力的所述气体压力打开,从而所述侧气囊的第一腔室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二腔室中以便膨开第二腔室。
【文档编号】B60R21/264GK103963733SQ20131002879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许擎镭, 黄玉海, 赵宝洪 申请人:标致雪铁龙(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