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遮阳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4077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车辆遮阳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被构造为能够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转动的车辆遮阳板,其中在收纳位置处遮阳板主体沿着车厢的顶棚表面定向而在使用位置处遮阳板主体能够遮挡光线。

背景技术:
相关车辆遮阳板描述于公开号为2002-012028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2-012028A)中。如图11所示,车辆遮阳板100包括遮阳板主体101和通过托架102联接至车厢的顶棚表面的支撑轴103。于是,遮阳板主体101构造为能够绕支撑轴103的轴线在遮阳板主体101沿着车厢的顶棚表面定向的收纳位置和遮阳板主体101能够遮挡光线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用于支撑轴103的轴承部分105设置在遮阳板主体101的内部,径向夹持支撑轴103的板簧105b设定于轴承部分105处。板簧105b构造为能够保持遮阳板主体101处于遮光位置,并且当遮阳板主体101返回成靠近收纳位置时朝向收纳位置施加转动力。因此,当遮阳板主体101位于收纳位置附近时,遮阳板主体101通过板簧105b的弹簧力返回至收纳位置并且被保持于收纳位置。如图12所示,阻尼器107设置在遮阳板主体101的内部,支撑轴103的远端联接至阻尼器107。阻尼器107对遮阳板主体101相对于支撑轴103的转动施加制动力,并且在遮阳板主体101朝向收纳位置转动的时候起作用抑制在板簧105b的弹簧力下的转动速度。因而,能够抑制由于在收纳遮阳板主体101的时候撞击顶棚表面引起的使人不愉快的声音。但是,在上述车辆遮阳板100中,如图12所示,支撑轴103的远端部103f形成为小直径柱形形状,阻尼器107的旋转体107r插入在远端部103f中,然后旋转体107r和远端部103f通过连接销108联接。以该方式,因为小直径阻尼器107的旋转体107r插入支撑轴103的小直径远端部103f,然后远端部103f和旋转体107r彼此联接,所以降低了联接部分的强度。因此,例如,当乘员试图用强操作力转动遮阳板 主体101然后大力作用在支撑轴103和阻尼器107的旋转体107r之间的联接部分上时,联接部分可能会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使得支撑轴和阻尼器的旋转体之间的联接部分即使当大力作用在联接部分上时也不会断裂。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车辆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主体包括:遮阳板主体;支撑轴,其安装在车厢的顶棚表面上,并且构造为将所述遮阳板主体支撑于所述遮阳板主体的转动中心位置,使得所述遮阳板主体能够在所述遮阳板主体沿着所述车厢的所述顶棚表面定向的收纳位置和所述遮阳板主体能够遮挡光线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以及阻尼器,其构造为当所述遮阳板主体转动时施加制动力,其中,所述阻尼器包括旋转体和旋转体壳体,所述旋转体壳体支撑所述旋转体使得所述旋转体能够绕其轴线旋转,旋转体包括所述支撑轴插入的柱形部分,所述柱形部分保持为使得相对于所述支撑轴不能够旋转,并且所述旋转体壳体由所述遮阳板主体保持,处于所述旋转体壳体相对于所述遮阳板主体不能够旋转的状态。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阻尼器的旋转体包括所述支撑轴插入的柱形部分。也即所述阻尼器的旋转体形成为具有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所述支撑轴插入在旋转体中。因此,能够相对增加阻尼器的旋转体和支撑轴之间的联接部分的强度。因此,即使当乘员试图用强操作力转动所述遮阳板主体然后大力作用在联接部分上时,支撑轴和阻尼器的旋转体之间的联接部分难以断裂。在以上方案中,保持所述支承轴以防止其从所述遮阳板主体脱落的突出部可以形成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上以便径向向外突出,所述支撑轴的所述突出部沿轴向装入制动器切口,所述制动器切口可以形成在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柱形部分处,通过将所述支撑轴的所述突出部装至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柱形部分的所述制动器切口,所述支撑轴和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柱形部分可以保持为不能够旋转。以该方式,用于防止所述支撑轴从所述遮阳板主体脱落的突出部还可以用作支撑轴和阻尼器的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止挡,因此实现了降低部件数量。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即使当大力作用在联接部分上时,支撑轴和阻尼器的旋转体之间的联接部分也难以断裂。附图说明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的特征、优势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其中相似附图标记指代相似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的乘用汽车的车厢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车辆遮阳板的遮阳板主体的转动范围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了车辆遮阳板的支撑轴和托架的立体图;图4是遮阳板主体中所含的阻尼器、轴承部分和支撑轴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将支撑轴组装至遮阳板主体中所含的阻尼器和轴承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垂直于轴承部分的板簧部分的轴线所截取的示意截面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板簧功能的示意截面图;图8A至图8D是分别示出了支撑轴相对于阻尼器的制动器结构以及支撑轴相对于轴承部分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9A至图9C是示出了支撑轴相对于阻尼器的旋转体的制动器结构的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A和图10B是示出了支撑轴相对于阻尼器的旋转体的插入结构的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遮阳板的局部剖视立体图;以及图12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遮阳板的支撑轴和阻尼器之间的联接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考图1至图10B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此处,附图中的前、后、右、左、上和下分别对应于安装车辆遮阳板的车辆的前、后、右、左、上和下。如图1所示,车辆遮阳板10(下文称为遮阳板10)包括大致矩形遮阳板主体20和支撑轴30。遮阳板主体20遮挡进入车厢的太阳光。支撑轴30通过托架12安装在车厢的顶棚表面4上。支撑轴30由线性横向轴32和设置在横向轴32的近端侧的纵向轴38形成。纵向轴38连接至托架12以便能够绕其轴线旋转。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插入遮阳板主体20的顶侧部位(见图1),处于横向轴32沿着顶侧相对于遮阳板主体20能相对旋转的状态。因而,如图2所示,遮阳板主体20能够绕支撑轴30(横向轴32)的轴线在收纳位置K和使用限制位置P之间转动,在收纳位置K处,遮阳板主体20沿着车厢的顶棚表面4定向,在使用限制位置P,遮阳板主体20沿着车厢的挡风玻璃7定向。此处,遮阳板主体20在收纳位置K以及推动开始位置M之间(见图2)接收朝向收纳位置K的转动力,稍后将描述。在推动开始位置M和使用限制位置P之间,遮阳板主体20接收保持力以便被保持在转动停止位置,并且不会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被转动力转动。于是,在遮阳板主体20放置在推动开始位置M和使用限制位置P之间的状态下,遮阳板主体20能够遮挡太阳光,该位置是遮阳板主体20的使用位置。此外,通过在逆时针方向相对于托架12绕其轴线旋转支撑轴30的纵向轴38,能够移动遮阳板主体20到门的车窗8的位置,如图1中双点划线指示的。支撑轴30由实心轴构件形成。如图3所示,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由具有大直径的近端侧大直径部分321和直径小于大直径部分321的远端侧小直径部分322形成。直径逐渐改变的锥形部分321t设置在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和小直径部分322之间的边界处。另外,制动器323从锥形部分321t设置至小直径部分322的近端。制动器323是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远端部也即靠近锥形部分321t的部位是穿过遮阳板主体20的轴承部分25(稍后描述)插入的部分,该部分在周向方向上的外周的一部分被切割成扁平形状,形成板簧接触扁平面321b。通过使壳状前侧外壳构件21(见图1)和壳状背侧外壳构件22(见图4等)彼此匹配,遮阳板主体20形成为中空形状。前侧外壳构件21和背侧外壳构件22例如是通过将树脂注射入成形模具而模制成的。此 处,遮阳板主体20的前侧意味着当遮阳板主体20放置在遮阳板主体20能够遮挡光线的使用位置时面向乘员侧的面。如图1所示,矩形凹槽21h在遮阳板主体20的前侧外壳构件21的表面上形成在相对于中心的右侧部位上,矩形镜单元20m装入矩形凹槽21h中。另外,如图4所示,轴承部分25和阻尼器26在遮阳板主体20的背侧外壳构件22的内部设置在对应于遮阳板主体20的顶侧的右侧的部位。轴承部分25支撑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轴承部分25构造为能够在收纳位置K和推动开始位置M之间施加朝向收纳位置K的转动力至遮阳板主体20,以及在推动开始位置M和使用限制位置P之间施加保持力至遮阳板主体20。通过保持力,能够保持轴承部分25于当前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部分25由轴承壳体250和板簧24形成。轴承壳体250与遮阳板主体20的背侧外壳构件22一体地模制。板簧24收纳在轴承壳体250中。轴承壳体250的侧面形成为大致H形状。轴承主体253分别形成在轴承壳体250的上部的左右两端。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插入轴承主体253。于是矩形切口部分253k形成在每个轴承主体253的下端部位。因而,在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插入轴承主体253的时候,允许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通过对应于矩形切口部分253k的部分。轴承部分25的板簧24装在轴承壳体250的左右轴承主体253之间。如图6、图7A和图7B所示,板簧24由梯形包围部分241、U形弹簧部分244和扁平板部分245形成。包围部分241在沿周向方向隔开大约120°间隔的两个部分处挤压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外周。U形弹簧部分244弯曲成发夹形状,与包围部分241连续。扁平板部分245设置在U形弹簧部分244的另一端侧,并且在沿周向方向从包围部分241隔开大约120°间隔的部位处挤压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外周。板簧24的扁平板部分245的宽度(在沿着横向轴32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等于形成在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见图5)处的板簧接触扁平面321b的轴向长度。另外,板簧24的包围部分241和U形弹簧部分244中每个的宽度被设定为足够大于扁平板部分245的宽度的值。当遮阳板主体20位于使用位置(在推动开始位置M和使用限制位置P之间)时,板簧24的包围部分241和扁平板部分245都挤压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外周,如图7A所示,并且朝向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中心作用的弹簧力在周向方向上保持平衡。因此,通过板簧24的弹簧力将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从周围紧固,并且禁止了遮阳板主体20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转动。也即遮阳板主体20被保持于使用位置。另外,当遮阳板主体20位于收纳位置K和推动开始位置M之间时,板簧24的包围部分241挤压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的外周,扁平板部分245挤压大直径部分321的板簧接触扁平面321b的一部分,如图7B所示。因而,作用在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上的弹簧力在周向方向上失去平衡,并且朝向收纳位置K的反转力作用在遮阳板主体20上。阻尼器26用来对遮阳板主体20朝向收纳位置K的转动施加制动力并且在遮阳板主体20于收纳位置K接触车厢的顶棚表面4的时候不会产生使人不愉快的声音。如图4和图5所示,阻尼器26包括柱形旋转体270和旋转体壳体260。旋转体壳体260支撑旋转体270使得旋转体270能够绕其轴线旋转。凸缘部分261形成在阻尼器26的旋转体壳体260的下侧部位处。凸缘部分261螺接至遮阳板主体20的背侧外壳构件22。另外,在阻尼器26的旋转体壳体260的上侧部位处,设置有支撑旋转体270使得旋转体270能够绕轴线旋转的轴承部分(未示出),环形液压室(未示出)围绕轴承部分设置。如图5所示,旋转体270包括柱形旋转体主体272,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插入柱形旋转体主体272。如图5所示,旋转体主体272的右端部在轴向上从旋转体壳体260突出,并且制动器切口272k形成在该突出的端部处,在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处形成的制动器323接合在制动器切口272k处。也即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插入旋转体主体272,并且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装至旋转体主体272的制动器切口272k。因而,旋转体270保持为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是相对不能旋转的。模制成凸缘形状的液压接收部分(未示出)共轴设置在旋转体270的旋转体主体272的外周上。在旋转体270的旋转体主体272收纳在旋转体壳体260的轴承 部分中的状态下,旋转体270的液压接收部分收纳在旋转体壳体260的液压室中。也即旋转体主体272用作本发明的柱形部分。接下来,将描述遮阳板主体20和支撑轴30的组装。首先,如图4和图5所示,阻尼器26安装在遮阳板主体20的背侧外壳构件22的预定部位处。在该时间,如图8A至图8D所示,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的制动器切口272k的相位被调节至设置在轴承部分25的轴承壳体250的轴承主体253处的切口部分253k的相位。也即通过旋转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制动器切口272k被保持为向下。图8A是沿着图4的线VIIIA-VIIIA截取的截面图。图8B是沿着图5的线VIIIB-VIIIB截取的截面图,图8C是沿着图5的线VIIIC-VIIIC截取的截面图。图8D是沿着图5的线VIIID-VIIID截取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下,遮阳板主体20通过前侧外壳构件21和背侧外壳构件22彼此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在那之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向下定向,如图8A所示,横向轴32从遮阳板主体20的右侧插入至遮阳板主体20的顶侧部位。在该时间,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远端侧是小直径部分322,所以小直径部分322平滑插入轴承部分25的轴承主体253和板簧24,并且能够引导大直径部分321至轴承主体253和板簧24的部位。此处,形成在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和大直径部分321之间的制动器323被保持向下,并且对准分别形成在轴承部分25的轴承主体253处的切口部分253k的相位。因此,允许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通过右侧轴承主体253的切口部分253k(见图8B),允许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插入轴承部分25。也即已经通过右侧轴承主体253的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在向左被挤压的过程中被插入板簧24,并且进一步插入左侧(阻尼器26侧)轴承主体253(见图8C)。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已经通过左侧轴承主体253的切口部分253k,然后装至阻尼器26(旋转体主体272)的与切口部分253k具有相同相位的制动器切口272k(见图8D)。该位置是横向轴32的插入限制位置,并且形成在横向轴32的大直径部分321处的板簧接触扁平面321b的轴向部位与设置在轴承部分25的板簧24处的扁平板部分245的轴向部位相重合。已经通过轴承部分25的在横向轴32的远端侧处的小直径部分322被插入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的旋转体主体272,然后,如图5所示, 远端部从旋转体主体272向左突出。以该方式,在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在遮阳板主体20中插入至插入限制位置的状态下,遮阳板主体20被绕其轴线相对于横向轴32转动。因而,安装在遮阳板主体20上的阻尼器26的旋转体壳体260相对于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接合的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旋转。另外,类似地,安装在遮阳板主体20上的轴承部分25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旋转。结果,已经通过轴承部分25的左侧(阻尼器26侧)轴承主体253的切口部分253k的横向轴32的制动器323相对于轴承主体253的切口部分253k旋转,并且被钩在轴承主体253的外侧。因而,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相对于遮阳板主体20被固定。因此,遮阳板主体20的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被保持为在轴向上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是相对非可移动的。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遮阳板10的操作。当使用遮阳板10时,用手保持位于收纳位置K的遮阳板主体20并将其转动至使用位置。在该时间,直到遮阳板主体20超过推动开始位置M,试图朝向收纳位置K转动遮阳板主体20的板簧24的转动转矩作用在遮阳板主体20上,所以通过超过转动转矩的力使遮阳板主体20转动。当遮阳板主体20超过推动开始位置M时,板簧24的弹簧力在周向方向上保持平衡,并且作用在紧固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方向上。因而,当遮阳板主体20的转动停止于使用位置时,用板簧24的弹簧力将遮阳板主体20保持在当前位置。当要收纳遮阳板10时,克服板簧24的紧固力(保持力)和阻尼器26的制动力,将放置在使用位置的遮阳板主体20转动至推动开始位置M。试图朝向收纳位置K转动遮阳板主体20的板簧24的转动转矩从推动开始位置M作用在遮阳板主体20上,所以用板簧24的转动转矩将遮阳板主体20返回至收纳位置K。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遮阳板10,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包括旋转体主体272(柱形部分),支撑轴30(横向轴32)插入旋转体主体272。也即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形成为具有的直径大于横向轴32的直径,并且横向轴32插入(延伸通过)旋转体270中。因此,能够相对增加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和横向轴32之间的联接部分的强度。因此,即使当乘员试图用强操作力转动遮阳板主体20然后大力作用在联接部 分上时,横向轴32和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之间的联接部分也难以断裂。另外,保持支撑轴30(横向轴32)防止其从遮阳板主体20脱落的制动器323可以用作横向轴32和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之间的旋转止挡,因此实现了降低部件数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旋转体270使得旋转体270在直径上大于横向轴32、然后将横向轴32插入旋转体270中,增加了旋转体和横向轴之间的联接部分的强度。但是,可以通过用硬度大于横向轴的材料形成旋转体的材料,来增加联接部分的强度。另外,甚至当旋转体和横向轴用相同材料制成时,旋转体可以通过旋转体的壁厚度或者结构使其具有的硬度大于横向轴。此处,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修改。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是基于这样的例子:作为用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相对于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的旋转止挡,旋转体270具有制动器切口272k,横向轴32具有制动器323,并且元件272k、323彼此装配。相反,如图9A所示,能够通过在旋转体270的旋转体主体272的内周上形成凸起部分272e并且在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的外周上形成凹槽322f来构成旋转止挡,凸起部分272e装入凹槽322f。另外,如图9B所示,能够通过将旋转体主体272的内部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将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形成为矩形柱状来构成旋转止挡。此外,如图9C所示,还可应用的是,形成从旋转体270的旋转体主体272至横向轴32的小直径部分322在径向上连续的通孔,并且将制动器销272p插入在通孔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是基于这样的例子: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插入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但是,取决于遮阳板的类型,还可应用的是,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的远端部被固定在阻尼器26的旋转体27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说明是基于这样的例子: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固装至遮阳板主体20,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保持为在轴向上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是相对非可移动的。但是,例如,还可应用的是,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被保持为沿着遮阳板主体20的上侧相对于遮阳板主体20能够滑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是基于这样的例子:阻尼器26螺接至 遮阳板主体20;相反,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可以通过螺钉或者焊接联接至彼此。可替换地,例如,阻尼器26和轴承部分25可以使用另一部件(诸如E型固定圈)连接至彼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是基于这样的例子:支撑轴30由实心轴构件形成。但是,支撑轴30可以由中空轴构件形成。此外,可以应用的是,横向轴32沿着滑动轨道23形成为长的,使得遮阳板主体20能够相对于支撑轴30的横向轴32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