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610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气囊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其中所述气囊门翼板(1)在打开状态下通过弹性带式铰链(3)的方式在铰链区域(2)可转动地附接到所述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肋条(8、9、10)被设置在所述铰链区域(2)中,所述肋条限定所述带式铰链(3)的改变的长度(X)。
【专利说明】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气囊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背景技术】
[0002]现代气囊系统中的气囊门翼板被集成到内饰板中并通过铰链解决方案的方式连接到内饰板部件。其结果是,在展开气囊后可成功地打开气囊门翼板,其翼板可同时通过铰链来保持且不会被甩到乘客车厢中,在那里它们可能不受控制并会损伤车中乘客。 [0003]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气囊门翼板和用于铰链区域的增强物的多种不同技术。例如,气囊门翼板作为附接到载体部分/基板的金属板而执行。或者,气囊门翼板是由通过对载体部分/基板注射成型而焊接的软材料或焊接、喷在织物上或喷在金属系统上的软材料而制成。
[0004]此外,不同方法被用来制造气囊门翼板的增强物和铰链功能。本发明可适用于气囊系统中的气囊门翼板,其通过带式铰链类型的柔性铰链解决方案的方式连接到内饰板部件。为了确保气囊门翼板的功能性打开和外摆,在铰链区域中需要带式铰链的额外长度类型的伸长量。气囊门翼板的旋转通过延长带式铰链而成为可能,带式铰链没有必要被模制成型。
[0005]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其中有关区域中的电缆允许气囊门翼板在内饰板部件(诸如仪表面板)上自由移动的解决方案是已知的。同时,所需额外的电缆长度通过折断刚性引脚的方式被释放。
[0006](例如)在 EP 1062127 BUFR 2957871 BUGB 2438748 B,WO 03082632 A2 和 WO03082635 A2中已公开这些和类似的铰链解决方案。
[0007]此外,在DE 102006049316 Al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饰板部件,其中提供了用于气囊门翼板的柔性支撑装置,其展现了可以展开且限制打开气囊门翼板的移动的侧部区域。
[0008]在WO 2007147966 A2中公开了仪表面板上的气囊门翼板,其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铰链的方式保持。柔性材料可由布或编织物制成,且铰链的延长可通过扁平的柔性材料中的多个褶皱来提供。
[0009]僵硬的金属连接的气囊系统的缺点在于它们的重量且它们需要与载体部分的形状配合连接,以便避免变形。因此这些系统需要预先形成的铰链和/或模具,以便实现打开门翼板所需的弹性。已知的弹性铰链解决方案具有这样的缺点:通过褶皱或凸起使柔性铰链材料伸长会使得难以实现精确和可靠的可预测延长,使得铰链效果经常不能被设计为具有足够的重现性。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任务包括提供带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其与传统的铰链和门翼板增强系统相反,关于技术制造方面可更容易且成本低廉地来执行。额外元件将使释出长度成为可能以及具有表征铰链长度变化的更好机会。
[0011]问题由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进一步改进存在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0012]特别而言,本发明的任务可通过具有气囊门翼板的内饰板部件的方式解决,其中气囊门翼板通过柔性带式铰链的方式在铰链区域在打开状态下可转动地附接到内饰板部件。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肋条被布置在所述铰链区域中,通过该肋条限定带式铰链的长度变化(X)。根据本发明,肋条的元件可呈现不同功能和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肋条被构造为变形肋条,其中变形肋条被布置在内饰板部件的内侧或气囊保持器上并自所述内饰板部件的内侧或气囊保持器悬置。带式铰链在内饰板部件的内侧或气囊保持器上跨越变形肋条地延伸。因此,带式铰链先向内然后再向外地遵循着肋条的轮廓。由于该路径,为带式铰链提供了备用长度,在展开气囊的情况下该带式铰链以该长度被使用。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此结果会导致肋条的压缩。变形肋条从而被构造为压缩肋条,其中该压缩肋条由可压缩材料制成。在带式铰链于内饰板部件上受到拉伸负载的情况下,压缩肋条变形,使得带式铰链伸长一伸长量(X)。由于肋条的压缩,长度变化导致带式铰链然后在铰链区域中更接近气囊门翼板的内侧地延伸。一旦处于终点,带式铰链即被附接至内饰板部件的背离乘客车厢的底侧或内饰板部件的内侧且另一侧被附接至安全气囊门翼板。如果气囊被展开且气囊门翼板被向外压,则带式铰链被拉紧并压缩压缩肋条,由此发生长度变化,且气囊门翼板可被向下折叠,而不受带式铰链的阻挡。压缩肋条被优选基本沿拉伸方向布置。
[0015]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替代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被构造为屈曲肋条的变形肋条。屈曲肋条在肋条的基座上优选展现出扭结。通过带式铰链的拉伸负载,由于气囊展开,屈曲肋条在内饰板部件上被折断,使得带式铰链以类似于前面描述的方式被按伸长量(X)延长。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长度变化,也就是降低高度,肋条不被压缩,但被弯曲并折断,并因此释放带式铰链的额外长度。屈曲肋条被优选布置在与拉伸方向基本横向的方向上。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肋条被构造为弓丨导肋条。引导肋条将气囊保持器连接到内饰板部件的内侧。带式铰链在内饰板部件和气囊保持器之间延伸并由引导肋条引导。同时,引导肋条在凹部的区域中穿过带式铰链。带式铰链中的凹部的纵向长度等于改变的长度(X)与引导肋条的纵向长度之和。凹部被构建为拉伸方向上的狭缝或狭槽类型,且带式铰链可在拉伸方向上限定的间隙内移动。
[0017]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包括如下肋条,该肋条被构造为气囊保持器上的夹紧肋条。带式铰链被布置在夹紧肋条和内饰板部件的内侧之间,并被紧紧地夹紧,使得在气囊门翼板打开时,带式铰链处的拉伸力大于夹紧和摩擦力,且带式铰链的伸长量(X)被释出,其由力的大小限定。
[0018]优选地,多个肋条被布置在内饰板部件的铰链区域和带式铰链中。
[0019]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一起使用。同时,引导肋条和夹紧肋条被布置在铰链的区域中。由于夹紧肋条上的夹紧和摩擦力的大小,与由于使用引导肋条而引起的精确指定的长度变化(X) —起的优点可与影响门翼板的打开特性的优点相结合。
[0020]有利地,弓I导肋条和夹紧肋条在与带式铰链的横向的方向上被交替地布置。[0021]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方案包括如下带式铰链,该带式铰链由很轻的织物片材制成。
[0022]由于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结构特征,通过使用各种功能的肋条与轻的织物片材相结合,与传统气囊门翼板系统相比,可实现重量的大大减小。
[0023]因此本发明的中心思想由为气囊门翼板设计具有弹带式铰链性和特定结构的肋条特征的铰链解决方案,以控制带式铰链的长度并藉此控制气囊门翼板的打开特性的效
果O
[0024]带式铰链(S卩,织物片材)的延长/位移的特性效果由被指定为夹紧肋条的摩擦元件引起。实施该原则会导致织物片材被夹在气囊保持架和内饰板部件之间。由于所产生的摩擦和夹紧效果(其由肋条高度的布置限定),可影响和控制织物片材的运动特性。铰链点的位移随指定的长度变化是可以成为可能的,其也可被指定为自由路径“X”。
[0025]带式铰链的长度变化一般不应被理解为带式铰链的弹性。带式铰链固然有柔性,但不能被伸长,即,仅可极其细微地被伸长。长度变化因此总是与带式铰链的额外长度的特定规定相关联,所述长度变化随后可被启动用于在气囊展开的情况下铰链的最佳功能。
[0026]肋条导致启动,S卩,释出额外长度,所述额外长度通过本发明的特定元件的方式也被指定为改变的长度(X)。
[0027]这些肋条通过折叠或扭曲被定位在织物片材的铰链区域中,其中所述肋条释出最佳铰链功能所需的织物片材的额外长度。织物片在没有预指定的递送状态下执行并在安装状态下紧贴到预定结构。这通常是在内饰板部件的底侧和气囊门翼板上。
[0028]作为气囊展开后气囊门翼板旋转的结果,织物片材在纵向方向被拉入并导致力被引到元件,这会引起元件扭曲和随其发生的织物片材的长度变化。
[0029]本发明的优点包括与传统系统相比的相当大程度的重量减小,采用金属板和昂贵的机械铰链解决方案这些优点会困难很多倍。
[0030]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比由金属制成的系统轻约十倍且比热塑性注射成型部件制成的可比较系统轻约四倍。
[0031]与具有焊接注射成型部件的系统相对比,如果合成的轻织物片材附接于其上,则合成的织物片具有非常低的刚性并调节至更好的载体(即内饰板部件)形状。其结果是,避免了载体部分的扭曲。通过特定构造的肋条确保合成的织物片材的必要长度变化。
[0032]解决方案的另一重要优点在于打开特性,其与释出长度变化的类型和方式相关联,且能够精确地确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由参照附图的实施方案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产生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它细节、特征和优点。示出的是:
[0034]图la、b、c: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气囊门翼板的铰链紧固的原理的示意图,
[0035]图2a、b:内饰板部件上的气囊门翼板紧固系统,
[0036]图3a、b:压缩肋条横截面,
[0037]图4a、b:屈曲肋条横截面,
[0038]图5a、b:引导肋条和带式铰链横截面,和[0039]图6:夹紧肋条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在图la)、lb),和Ic)中,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气囊门翼板的铰链紧固的原理的示意图。
[0041]图1a)示出气囊门翼板1,其被集成到机动车辆的内饰板部件4中。气囊门翼板I在底侧连接到带式铰链3,该带式铰链跨越旋转点6延伸到内饰板部件4并被牢固地连接到其上。
[0042]图1b)示出气囊展开(未描绘)之后的气囊门翼板I。气囊门翼板I围绕带式铰链3的旋转点6旋转并由带式铰链3保持。柔性带式铰链3的铰链区域2使气囊门翼板I的旋转成为可能。
[0043]根据现有技术,如图1c)中所示,带式铰链3的额外长度通过折叠形式的长度供应被保持在铰链区域2中待用,例如,以便在没有来自带式铰链3材料的阻力的情况下使气囊门翼板I围绕旋转点6的旋转成为可能。在实践中,需要带式铰链3的该额外长度在铰链区域2中可重复地设定尺寸,且因而气囊门翼板I的打开特性被设计为可精确地预定。
[0044]在图2a)和2b)中描绘了内饰板部件4上的两个气囊门翼板紧固系统。
[0045]图2a)以俯视图示出实施方案,其在图3a)和3b)中详细地示出。内饰板部件4具有展现气囊门翼板I的区域,其也被指定为气囊出口盖。气囊门翼板I (例如)通过预定折断点的方式连接到内饰板部件4,并对于车辆乘客而言看上去向外,而不是作为单独的部分。在气囊展开后,气囊门翼板I从内饰板部件4中弹出。同时,弹出的气囊门翼板I对车辆乘客不会造成危险;所述翼板由铰链保持,并在铰链区域2中围绕旋转点6进行定向旋转运动。铰链本身由带式铰链3形成,所述带式铰链在横截面中所体现的纵向范围内在带式铰链的边缘区域中通过紧固区域7连接到内饰板部件4和气囊门翼板I。变形肋条8在铰链区域2中形成在内饰板部件4上并与气囊保持器5接触。带式铰链3 (其被构建为织物片材)在内饰板部件4的底侧并沿气囊门翼板I延伸,并在紧固区域7中被牢固地连接到内饰板部件上。如果气囊展开,则气囊门翼板I从内饰板部件4中弹出,但被保持在带式铰链3上,气囊门翼板通过例如焊接在紧固区域7中被连接到内饰板部件4。因此,气囊门翼板I接收旋转冲力并围绕旋转点6逆时针旋转。为了使该旋转运动不受阻碍地执行,带式铰链3的长度变化是必需的,所述长度变化由于带式铰链3的拉伸负载和与之相关的变形肋条8的变形由额外长度(X)提供。
[0046]类似于这种动作模式,气囊门翼板紧固系统描绘于图2b)中,其不同于图2a)中的实施方案,在铰链区域中展现夹紧肋条形式的元件。该实施方案在图6中表示,如果必要的话,可与图5a)和5b)中的实施方案组合。
[0047]图3a)和图3b)示出作为压缩肋条8.1的变形肋条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肋条形成在内饰板部件4上。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压缩肋条8.1因此由与内饰板部件4相同的材料制成。然而,有利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压缩肋条8.1由比内饰板部件4更容易压缩的材料构造。特别合适的是泡沫材料类型的合成物质,所述合成物质甚至可以很小力来压缩。肋条的概念(这取决于作为压缩肋条8.1的功能)应被理解为在纵向范围和伸长方向上的区域,所述区域并不绝对展现出高度大于宽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压缩肋条8.1沿横截面被布置在纵向范围内。
[0048]在图3a)中压缩肋条8.1示出处于权利要求书中没有公开的状态中,且带式铰链3在内饰板部件4的内侧上延伸地遵循着压缩肋条8.1的轮廓且然后再向气囊门翼板I的内侧弹回(突回)。在所描绘的本实施方案实施例中,压缩肋条8.1在气囊保持器5上由在该肋条上方延伸的带式铰链3支撑。在图3b)中压缩肋条8.1示出处于气囊展开后如所要求保护的状态中。归因于气囊门翼板I的旋转运动开始,带式铰链3逆着拉伸负载压缩压缩肋条8.1,并由于外轮廓变化而产生额外长度,所述额外长度对于气囊门翼板I的减少阻力的旋转运动是必需的。变形的压缩肋条8.1的轮廓变化通过压缩肋条8.1与气囊保持器5的距离而可视。
[0049]或者,压缩肋条8.1可设置在气囊保持器5上。
[0050]作为屈曲肋条8.2的变形肋条的实施方案被描绘于图4a)和4b)中。
[0051 ] 屈曲肋条8.2垂直于旋转方向并因此在内饰板部件4上与纵向方向横向的方向上被注射成型。作为安装状态下的织物片材3被执行的带式铰链紧贴到屈曲肋条8.2的肋条结构且其构造又由气囊保持器5支撑。肋条基座上的倒角(未详细描绘)使得特定弯曲和折弯屈曲肋条8.2在这里成为可能,以便在由于气囊展开引起的拉伸负载的情况下释出织物片材3的额外行程。
[0052]由折弯屈曲肋条8.2产生的带式铰链3的额外长度(X)被描绘于图4B)中。
[0053]或者,屈曲肋条8.2可被设置在气囊保持器5上。
[0054]图5a)和5b)示出引导肋条9和带式铰链3、气囊门翼板I和内饰板部件4的截面。内饰板部件4被牢固地连接到引导肋条9,引导肋条牢固地连接到气囊保持器5。
[0055]带式铰链3通过引导肋条9的水平纵向截面被描绘于图5b)中的平面图中。凹部11以狭缝或狭槽的形式被设置在带式铰链3的拉伸负载的纵向方向上。凹部11由引导肋条9穿过,并且二者存在额外长度(X)量的长度差,带式铰链可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大约所述额外长度量。
[0056]肋条作为夹紧肋条10被描绘于图6中。该元件用于限定带式铰链3的延长/伸长特性。
[0057]这种进一步选择基于如下事实,即提供带式铰链3的特定释放以通过夹紧使铰链点的位移成为可能。因此使用不同参数来调节和限定位移特性是可能的。这例如通过织物片材3和气囊保持器5之间的摩擦成为可能。夹紧肋条10的高度和材料属性还限定夹紧肋条10和内饰板部件4之间的夹紧力,该夹紧力作用在位于夹紧肋条和内饰板部件之间的织物片材3上。
[0058]执行夹紧肋条10,使得摩擦存在于织物片材3和气囊保持器5之间,且其显著影响长度变化X和织物片材3的位移特性。
[0059]参考号一览表
[0060]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气囊门翼板(I)的内饰板部件(4),其中所述气囊门翼板(I)通过柔性带式铰链(3)的方式在铰链区域(2)中在打开状态下可转动地附接到所述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肋条(8、9、10)被设置在所述铰链区域(2)中,并且由所述肋条限定所述带式铰链(3)的改变的长度(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被构造为变形肋条(8),其中所述变形肋条(8)在所述内饰板部件(4)的内侧上设置并自所述内侧突出;而且所述带式铰链(3)在所述内饰板部件(4)的内侧上跨越所述变形肋条(8)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肋条(8)被构造为压缩肋条(8.1),其中所述压缩肋条(8.1)由可压缩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带式铰链(3)于所述内饰板部件(4)上处于拉伸载荷的条件下,所述压缩肋条变形以使得所述带式铰链(3)伸长一改变的长度(X)。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肋条(8)被构造为屈曲肋条(8.2),其中所述屈曲肋条(8.2)在肋条基座处具有断点,并且在所述带式铰链(3)处于拉伸载荷的条件下,所述屈曲肋条在所述内饰板部件(4)上被弯折,以使得所述带式铰链(3)伸长一改变的长度(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被构造为引导肋条(9),其中所述引导肋条(9)将气囊保持器(5)牢固地连接到所述内饰板部件(4)的内侧;且所述带式铰链(3)在所述内饰板部件(4)和所述气囊保持器(5)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引导肋条(9)在凹部(11)的区域中穿过所述带式铰链(3),且所述凹部(11)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改变的长度(X)与所述引导肋条(9)的纵向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被构造为所述气囊保持器(5)上的夹紧肋条(10);且所述带式铰链(3)在所述夹紧肋条(10)和所述内饰板部件(4)的内侧之间设置并被并牢固地夹紧,使得在所述气囊门翼板(I)打开后,拉伸力在所述带式铰链(3)处大于夹紧力,且造成所述带式铰链(3)的改变的长度(X)。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多个肋条(8、9、10)在所述铰链区域(2)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引导肋条(9)和夹紧肋条(10)在所述铰链区域(2)中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肋条(9)和所述夹紧肋条(10)在所述带式铰链(3)的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铰链(3)由织物片材制成。
【文档编号】B60R21/2165GK103569021SQ20131034195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L·比克, S·布雷特, P·皮克特 申请人:威斯通全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