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93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其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上板和下板,上板提供安装螺旋弹簧的弹簧座,下板提供连接副车架和车轮支架的连接位置,下板为呈凹形的部件,下板和上板的边缘焊接,下板对应上板弹簧座的部位具有凹部,凹部的底部有穿孔,凹部的底部搭接于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凹部的底部和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还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弹簧座的外侧和所述下板的内侧之间形成腔体。
【专利说明】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多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多连杆后悬架的下控制臂为满足强度刚度及模态的目标,一般采用双板结构。该类下控制臂一般采用某一块板作为所有安装点的面,如弹簧安装面、下控制臂内外点都设计与一块板上,另外一块板用于加强。
[0003]这样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一块板既承受弹簧施加的力(该力远大于其他力),又承受着车辆在运动过程中轮端除载荷以外的地面反作用力,当零部件不能满足该处的强度、刚度和模态时,需对整个受力板进行加厚或使用更高强度的材料,这种方式直接增加了零部件重量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其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0005]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上板和下板,其特点是,上板提供安装螺旋弹簧的弹簧座,下板提供连接副车架和车轮支架的连接位置,下板为呈凹形的部件,下板和上板的边缘焊接,下板对应上板弹簧座的部位具有凹部,凹部的底部有穿孔,凹部的底部搭接于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凹部的底部和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还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弹簧座的外侧和所述下板的内侧之间形成腔体。
[0006]所述的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为冲压成形件。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通过结构的改变,增加了零部件强度和刚度,因此提高了零部件材料的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的轴测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的主视图。
[0010]图3为沿图2中A — A线的剖视图。
[0011]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2]图5为沿图2中C — 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至图5所示,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上板I和下板2,上板I和下板2为冲压成形件。下板2为呈凹形的部件,上板I和下板2的边部焊接,焊接位置参看附图标记32所示的位置。小件的上板I用于安装弹簧,提供有弹簧座10,大件的下控制臂下板2用于连接副车架和车轮支架,其在左右两端分别提供有连接点20、21。上板I安装后螺旋弹簧后承受弹簧所施加的力。弹簧安装于弹簧座10中,由定位柱11定位。下板2对应于弹簧座10的部位有凹部24,凹部24的中部有穿孔23,凹部24的底部搭接于下控制臂上板I的弹簧盘外表面位置,通过焊接与下控制臂上板I (弹簧盘)连接,这样使下板2和弹簧盘10之间形成腔体,增加零部件强度和刚度。
[0014]如图所示的结构可提高零部件材料的利用率,对降低重量和减小成本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
【权利要求】
1.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上板和下板,其特征在于,上板提供安装螺旋弹簧的弹簧座,下板提供连接副车架和车轮支架的连接位置,下板为呈凹形的部件,下板和上板的边缘焊接,下板对应上板弹簧座的部位具有凹部,凹部的底部有穿孔,凹部的底部搭接于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凹部的底部和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还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弹簧座的外侧和所述下板的内侧之间形成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后悬架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为冲压成形件。
【文档编号】B60G7/00GK203460636SQ20132046061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施伟, 孙志伟, 许光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