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路系统及使用该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95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气路系统及使用该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底盘主储气筒、二回路保护阀、第一储气筒、开关阀及连接于开关阀的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经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后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三气路、第四气路。所述第一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限位阀、前单向阀、前气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梭阀、后截止阀、后气囊,所述第三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前截止阀、前气囊,所述第四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限位阀、后单向阀、后气囊。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具有车辆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能耗小;减少污染、更环保等优点,适用于交换式运输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交换式运输车。
【专利说明】气路系统及使用该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路系统及使用该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快速交换式车厢,类似于牵引车甩挂运输的半挂车厢,汽车底盘能与车厢分离,一个底盘可运输多个车厢。这种运输模式与传统的一个底盘运输一个车厢的模式相比,底盘的周转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在部分运输条件成熟的物流公司已有推广应用。
[0003]快速交换式车厢一般由汽车底盘、副车架、车厢、举升架、锁紧机构、机械支腿等部分组成。汽车底盘搭载液压系统,变速箱取力器驱动液压油泵,换向阀控制举升液压油缸,实现举升架的升降,举升架将车厢抬高,抬高后车厢由机械支腿支撑,从而实现车厢与汽车底盘分离。
[0004]现有快速交换式车厢升降大多由液压系统实现。液压系统由液压站、控制阀组、举升油缸、管路、接头、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液压元件为精密部件,制造成本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修,使用成本高。液压系统的管路布置复杂,管路松动、接头密封失效、液压元件损坏情况下会漏油,污染环境。另外,液压系统出现油管爆裂等故障时有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底盘主储气筒、二回路保护阀、第一储气筒、开关阀及连接于开关阀的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经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后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三气路、第四气路,所述第一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限位阀、前单向阀、前气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梭阀、后截止阀、后气囊,所述第三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前截止阀、前气囊,所述第四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限位阀、后单向阀、后气囊,在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控制下,所述气路系统的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气路及第二气路或连通所述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路系统经三位五通换向阀还分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五气路与第六气路,所述第五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前截止阀、前气囊,所述第六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梭阀、后截止阀、后气囊。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所述气源向第一气路及第二气路供气,高压气体经所述第一气路沿前限位阀经过前单向阀进入前气囊,以使前气囊充气上升,所述第二气路沿后梭阀进入后截止阀,使后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后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高压气体从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流过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所述第三气路沿前梭阀进入前截止阀,使前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前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所述第四气路沿后限位阀经过后单向阀进入后气囊,使后气囊充气上升。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时,高压气体经换向阀后分为第五气路及第六气路,所述第五气路沿前梭阀进入前截止阀,使前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前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所述第六气路沿后梭阀进入后截止阀,使后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后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气路系统还设有第二储气筒,所述第二储气筒与所述第一储气筒并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路系统还设有减压过滤器,减压过滤器串联于所述开关阀与三位五通换向阀之间,所述减压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汽。
[0012]一种交换式运输车,包括车厢、底盘及安装于车厢的前机械支腿、后机械支腿,所述交换式运输车采用前所述的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设有前气囊、后气囊,所述前气囊设置于底盘并靠近前机械支腿设置,所述后气囊设置于底盘并靠近后机械支腿设置,所述车厢在所述前气囊、后气囊的驱动下举升或下降。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车辆制造成本。液压系统需另设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且元件价格昂贵。气路系统动力源来自汽车底盘空气压缩机,取气方便,且气动元件价格相对便宜。(2)维护成本低。液压系统因其专业性强,需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方可,且其本身需定期维护保养,所以维护费用较高。气路系统结构简单,维护频率低,费用低。(3)降低能耗。液压系统工作时需启动汽车发动机以带动液压泵工作,而气路系统所需动力源可通过汽车在行车过程中空气压缩机给储气筒充气而储存起来。气路系统工作时无需再启动汽车发动机,所以,更节能减排。(4)更环保。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为液压油,液压油的渗漏会污染环境。而气路系统工作介质为空气,不会污染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的原理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该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路系统,包括作为气源的汽车底盘主储气筒(图未示)、二回路保护阀1、第一储气筒2、第二储气筒5。第一储气筒2、第二储气筒5并联,二回路保护阀I 一端连接汽车底盘主储气筒以取得气源,另一端分两支路给储气筒2和储气筒5充气。第二储气筒5出口处装有开关阀6及减压过滤器7,开关阀6用以切断和接通系统主气路。减压过滤器7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汽,给系统提供干燥、清洁及压力合适的气源。
[0018]减压过滤器7出气端依次设有三位五通换向阀8、二位五通换向阀9。所述气源经三位五通换向阀8、二位五通换向阀9后分为相互并联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
[0019]其中,第一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限位阀10、前单向阀17、前气囊18。第二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梭阀14、后截止阀13、后气囊19。当三位五通换向阀8、二位五通换向阀9同时处于左位时第一气路、第二气路连通气源。
[0020]第三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梭阀15、前截止阀16、前气囊18。第四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后限位阀11、后单向阀12、后气囊19。当三位五通换向阀8处于左位,且二位五通换向阀9处于右位时,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连通气源。
[0021]气路系统经三位五通换向阀8还分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五气路与第六气路。第五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15、前截止阀16、前气囊18。第六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梭阀14、后截止阀13、后气囊19。三位五通换向阀8处于右位时,气源向第五气路及第六气路供气。第三气路与第五气路分别连接于前截止阀16不同的入气口,第四气路与第六气路分别连接于后截止阀13不同的入气口。
[0022]三位五通换向阀8和二位五通换向阀9用来改变气流的方向,控制前气囊18、后气囊19的升降。前限位阀10和后限位阀11分别限制前气囊18和后气囊19的举升高度,起安全保护作用。后单向阀12只允许高压气体单向流过给后气囊19充气举升。后截止阀13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后气囊19的高压气体自动流入大气,实现后气囊的放气下降。而后梭阀14用来控制后截止阀13的左、右位工作状态。当有高压气体从后梭阀14流入后截止阀13时,后截止阀13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当没有高压气体从后梭阀14流入后截止阀13时,后截止阀13处于右位工作状态。同理,前单向阀17只允许高压气体单向流过给前气囊18充气举升。前截止阀16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前气囊18的高压气体自动流入大气,实现前气囊的放气下降。而前梭阀15用来控制前截止阀16的左、右位工作状态。当有高压气体从前梭阀15流入前截止阀16时,前截止阀16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当没有高压气体从前梭阀15流入前截止阀16时,前截止阀16处于右位工作状态。前气囊18和后气囊19分别用于实现车厢前端和后端的升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阀的阀位与相对于的通断关系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进行调整。
[0023]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工作过程包括。
[0024]前气囊举升:如图1所示,开启开关阀6,高压气体从第一储气筒2流经减压过滤器7到达三位五通换向阀8,操作二位五通换向阀9,使其处于左位工作状态,然后操作三位五通换向阀8,使其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此时,高压气体从换向阀8和9流过分为第一气路及第二气路。第一气路沿前限位阀10经过前单向阀17进入前气囊18,使前气囊18充气上升。第二气路沿后梭阀14进入后截止阀13,使后截止阀13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后气囊19与大气相通,若此时后气囊有压力气体,会自动释压下降。
[0025]后气囊举升:操作二位五通换向阀9,使其处于右位工作状态,然后操作三位五通换向阀8,使其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此时,高压气体从换向阀8和9流过分为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第三气路沿前梭阀15进入前截止阀16,使前截止阀16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前气囊18与大气相通,若此时前气囊18有压力气体,会自动释压下降。第四气路沿后限位阀11经过后单向阀12进入后气囊19,使后气囊19充气上升。
[0026]前、后气囊下降:操作三位五通换向阀8,使其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此时,高压气体经换向阀8后分为第五气路及第六气路。第五气路沿前梭阀15进入前截止阀16,使前截止阀16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前气囊18与大气相通而释放压力下降。同时,第六气路沿后梭阀14进入后截止阀13,使后截止阀13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后气囊19与大气相通而释放压力下降。
[00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气路系统的交换式运输车。如图2所示,交换式运输车采用如上所述的气路系统。
[0028]所述交换式运输车包括底盘20、车厢21及安装于车厢21的前机械支腿22、后机械支腿25、前气囊23、后气囊24。前气囊23设置于底盘20并靠近前机械支腿22设置,后气囊24设置于底盘20并靠近后机械支腿25设置。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交换式运输车还包括车架、驾驶室、动力系统的其他组件,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部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9]装载、卸载所述交换式车厢时包括以下步骤。
[0030]装载车厢:如图2所示,前气囊23上升、收起前机械支腿22、后气囊24上升,同时前气囊23会下降、收起后机械支腿25、后气囊24下降。
[0031]卸载车厢:如图2所示,后气囊24上升、支起后机械支腿25、前气囊23上升,同时后气囊24会下降、支起前机械支腿22、前气囊23下降。
[0032]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车辆制造成本。液压系统需另设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且元件价格昂贵。气路系统动力源来自汽车底盘空气压缩机,取气方便,且气动元件价格相对便宜。(2)维护成本低。液压系统因其专业性强,需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方可,且其本身需定期维护保养,所以维护费用较高。气路系统结构简单,维护频率低,费用低。(3)降低能耗。液压系统工作时需启动汽车发动机以带动液压泵工作,而气路系统所需动力源可通过汽车在行车过程中空气压缩机给储气筒充气而储存起来。气路系统工作时无需再启动汽车发动机,所以,更节能减排。(4)更环保。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为液压油,液压油的渗漏会污染环境。而气路系统工作介质为空气,不会污染环境。
[00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底盘主储气筒、二回路保护阀、第一储气筒、开关阀及连接于开关阀的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经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后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三气路、第四气路,所述第一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限位阀、前单向阀、前气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梭阀、后截止阀、后气囊,所述第三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前截止阀、前气囊,所述第四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限位阀、后单向阀、后气囊,在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控制下,所述气路系统的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气路及第二气路或连通所述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经三位五通换向阀还分设有相互并联的第五气路与第六气路,所述第五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前梭阀、前截止阀、前气囊,所述第六气路包括依次接入的后梭阀、后截止阀、后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所述气源向第一气路及第二气路供气,高压气体经所述第一气路沿前限位阀经过前单向阀进入前气囊,以使前气囊充气上升,所述第二气路沿后梭阀进入后截止阀,使后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后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高压气体从三位五通换向阀、二位五通换向阀流过第三气路及第四气路,所述第三气路沿前梭阀进入前截止阀,使前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所述前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所述第四气路沿后限位阀经过后单向阀进入后气囊,使后气囊充气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时,高压气体经换向阀后分为第五气路及第六气路,所述第五气路沿前梭阀进入前截止阀,使前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前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所述第六气路沿后梭阀进入后截止阀,使后截止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后气囊与大气相通以自动释压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还设有第二储气筒,所述第二储气筒与所述第一储气筒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还设有减压过滤器,减压过滤器串联于所述开关阀与三位五通换向阀之间,所述减压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汽。
8.一种交换式运输车,包括车厢、底盘及安装于车厢的前机械支腿、后机械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式运输车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设有前气囊、后气囊,所述前气囊设置于底盘并靠近前机械支腿设置,所述后气囊设置于底盘并靠近后机械支腿设置,所述车厢在所述前气囊、后气囊的驱动下举升或下降。
【文档编号】B60S9/10GK203439002SQ201320462112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杨效良, 周明, 游波, 黄俊文, 高延迪, 杜春良, 刘思琳, 陈观浩 申请人: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