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电动货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场内电动货车系统。本实用新型由电动货车和快速充电充电站组成,所述电动货车采用集电弓自动充电,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下和后方货场各建一个快速充电充电站。本实用新型充电站建在电动货车每次作业必经之处,充电方便,减少了充电站数量,节约了成本。在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下,场内电动货车将受到重视。
【专利说明】场内电动货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集装箱码头的场内电动货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国际国内油价的不断上涨和低碳经济的双重推动下,电动汽车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具有以下特点:无污染,噪声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源效率高,能源来源多样化等。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汽车的价格较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扬长避短,电动汽车会逐渐普及,其价格和使用成本必然会降低。
[0003]在电动汽车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速充电已经是各个厂家重点攻克的难题,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充电时间现已压缩至30多秒。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场内电动货车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场内电动货车系统,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由电动货车和快速充电充电站组成,所述电动货车采用集电弓自动充电,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下和后方货场各建一个快速充电充电站。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实用新型场内使用的电动货车可以弥补电动汽车现阶段存在的一些缺陷,场内货车只在一固定的场地内作业,且是循环式重复作业,单次作业里程短,可以弥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缺陷;充电站建在电动货车每次作业必经之处,充电方便,减少了充电站数量,节约了成本。在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下,场内电动货车将受到重视。
[0008]场内的电动货车采用循环式作业模式,利用电动货车在等待装卸货的时间内完成充电,保证了作业效率。场内电动货车的充电模式采用集电弓自动充电,无需驾驶员上下车,只要开车经过充电站就可进行充电,操作简单,保证了作业连续性。场内电动货车电池循环寿命可达12000-15000次。按一天行驶150公里,充电5次计算,电池寿命可达6年以上,这大大降低了电池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动货车和快速充电充电站组成,所述电动货车采用集电弓自动充电,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下和后方货场各建一个快速充电充电站。
[0012]快速充电是现有的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能源配置和补给模式,以其充电时间短,电池使用寿命长、运营成本低、充电站容易布置等众多优势脱颖而出,它能在短短的30多秒内为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充满电。就目前的快速充电技术,电动货车在短短30秒的充电后就可以行驶30多公里,这么短的充电时间和30公里的续航里程使得将场内货车改为电动货车成为可能。
[0013]下面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该码头配备有50辆电动集卡,集卡做场内装卸船业务,单次作业里程约为3公里,这样可以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下和后方货场各建一个充电站就足以满足50辆集卡的充电需求,每台集卡完成10次作业后可利用等待装卸集装箱的时间进行快速充电,保证了和柴油型集卡相同的作业效率。综上所述,因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将场内货车改为电动货车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此项改革可大大降低作业成本,同时基本实现“零排放”。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场内电动货车系统,其特征是,由电动货车和快速充电充电站组成,所述电动货车采用集电弓自动充电,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下和后方货场各建一个快速充电充电站。
【文档编号】B60L11/18GK203511335SQ20132051278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建强, 徐建国, 张宝凯, 田冠群, 王佳龙, 王同来, 刘晓明 申请人: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