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及其副溜槽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支架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相连接的拉伸弹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配合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支架的顶部间形成与副溜槽的一端相卡接的定位口;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整个装卸过程简便易行,且其与副溜槽间的装配结构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车。
【专利说明】混凝土搅拌车及其副溜槽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本实用 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车。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搅拌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于混凝土搅拌处理和运输的特种车辆,而副溜 槽则是用于延长卸料槽有效长度的一种辅助卸料装置,随着使用强度的不断提高,其工作 性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目前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车工作过程中,其副溜槽通常是与卸料槽间采用铰接翻转 式的装配结构,即副溜槽通过铰接装置扣置于卸料槽的上方,当需要延长卸料槽的有效卸 料长度时再将副溜槽翻转下来以进行卸料。然而,虽然该种装配结构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 需要,但由于副溜槽及其铰接装置的自重完全施加于卸料槽上,当车辆进行长途运输,路况 较差且颠簸较为频繁时,极易导致卸料槽主体结构产生损伤,并对其与副溜槽间的装配结 构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该种装配形式的副溜槽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也较差。
[0004]因此,如何使得副溜槽的装配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 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该副溜槽固定装置能够使得副溜 槽的装配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副溜槽固定 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混凝土 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支架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相连接的拉伸弹簧,所 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配合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支架的顶部间形成与副溜槽 的一端相卡接的定位口;
[0007]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
[0008]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适配的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两端分别 与所述支架的端部和所述撑板相焊接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托板的外部套装有与副溜槽相接触的耐磨层。
[0010]优选地,所述耐磨层为橡胶制件。
[0011]优选地,所述托板为与副溜槽的下底面相适配的弧形板。
[0012]优选地,所述拉伸弹簧的底端连接有固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双头螺 杆。
[0013]优选地,所述拉条和所述拉伸弹簧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
[0014]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无缝钢管制件。
[0015]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挡泥板相固定。[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 搅拌筒和副溜槽,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副溜槽相 配合的副溜槽固定装置,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具体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
[0017]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混凝土搅 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支架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相连接的拉伸弹簧,所述 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配合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支架的顶部间形成与副溜槽的 一端相卡接的定位口 ;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工作 过程中,通过所述定位口和所述拉条将副溜槽的两端卡接固定,以保证车辆运输过程中副 溜槽与车架挡泥板间的相对位置稳定可靠,同时所述拉伸弹簧能够为拉条所在的装配端提 供足够的拉紧力,并有效过滤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震动,进一步保证副溜槽固定装 置结构平稳牢固;当需要将副溜槽装配至卸料槽相应位置时,只需将所述卡条卸下,即可将 副溜槽与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分离。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整个装卸过程简便易行,且其 与副溜槽间的装配结构稳定可靠。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适配的托 板,且所述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端部和所述撑板相焊接固定。所述托板能够为副 溜槽提供更充分的结构支持力,并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副溜槽产生竖直方向的大幅晃动, 从而使得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对副溜槽的固定效果更加牢固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与副溜槽和挡泥 板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该副溜槽固定装置能够使得副溜 槽的装配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混凝土搅拌 车。
[00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与副 溜槽和挡泥板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混凝土搅 拌车的挡泥板21顶部的支架11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21顶部相连接的拉伸 弹簧12,支架11的一端设置有与副溜槽22相配合的撑板111,撑板111与支架11的顶部 间形成与副溜槽22的一端相卡接的定位口 112 ;拉伸弹簧12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22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13。工作过程中,通过定位口 112和拉条13将副溜槽22的两端卡接 固定,以保证车辆运输过程中副溜槽22与车架挡泥板21间的相对位置稳定可靠,同时拉伸 弹簧12能够为拉条13所在的装配端提供足够的拉紧力,并有效过滤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 的结构震动,进一步保证副溜槽固定装置结构平稳牢固;当需要将副溜槽22装配至卸料槽 相应位置时,只需将卡条13卸下,即可将副溜槽22与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分离。所述副溜 槽固定装置的整个装卸过程简便易行,且其与副溜槽间的装配结构稳定可靠。
[0025]进一步地,支架11的中部设置有与副溜槽22相适配的托板14,且托板14的两端 分别与支架11的端部和撑板111相焊接固定。托板14能够为副溜槽22提供更充分的结 构支持力,并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副溜槽22产生竖直方向的大幅晃动,从而使得所述副溜 槽固定装置对副溜槽的固定效果更加牢固可靠。
[0026]具体地,托板14的外部套装有与副溜槽22相接触的耐磨层141。该耐磨层141能 够有效避免副溜槽22与托板14间频繁接触而导致的托板14主体结构磨损,并进一步提高 托板14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托板14对副溜槽的缓冲支撑效果更好。
[0027]更具体地,耐磨层141为橡胶制件。该种橡胶制件的耐磨损性能较强,且其缓冲减 震效果更好。当然,该耐磨层141为橡胶制件仅为优选方案,其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橡胶 制件,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
[0028]进一步地,托板14为与副溜槽22的下底面相适配的弧形板。该种弧形结构的托 板14能够更好地与副溜槽22相适配,并使其承托力分布更加均匀充分,从而使得托板14 对副溜槽22的承托效果更好,并使得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与副溜槽22间的装配固定结构 更加平稳可靠。
[0029]另一方面,拉伸弹簧12的底端连接有固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21顶部的双 头螺杆15。该双头螺杆15能够进一步保证拉伸弹簧12的底端与挡泥板21间的结构紧固 力,从而使得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0030]另外,拉条13和拉伸弹簧12的外部套装有保护套16。该保护套16能够有效避免 拉伸弹簧12和拉条13产生非工作性损伤,并使拉伸弹簧12和拉条13间的装配结构强度 得以进一步提闻。
[0031]更具体地,保护套16为无缝钢管制件。该种无缝钢管制件的结构密闭性较好,且 其结构强度较高,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套16对拉伸弹簧12和拉条13的结构保护效果和结 构强度。
[0032]应当指出,上述保护套16为无缝钢管制件仅为优选方案,其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的无缝钢管制件,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
[0033]此外,支架11通过紧固螺栓113与挡泥板21相固定。该种紧固螺栓113的结构 较为简单可靠,能够有效保证支架11与挡泥板21间的装配强度,并适当简化副溜槽固定装 置的整体装配结构。
[003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 置有相互配合的搅拌筒和副溜槽,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顶部设置有 与所述副溜槽相配合的副溜槽固定装置,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具体为如上文各实施例所述 的副溜槽固定装置。所述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溜槽的装配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35]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支架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相连接的拉伸弹簧,所述支架的一 端设置有与副溜槽相配合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支架的顶部间形成与副溜槽的一端相卡 接的定位口 ;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工作过程中,通 过所述定位口和所述拉条将副溜槽的两端卡接固定,以保证车辆运输过程中副溜槽与车架 挡泥板间的相对位置稳定可靠,同时所述拉伸弹簧能够为拉条所在的装配端提供足够的拉 紧力,并有效过滤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震动,进一步保证副溜槽固定装置结构平稳 牢固;当需要将副溜槽装配至卸料槽相应位置时,只需将所述卡条卸下,即可将副溜槽与所 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分离。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整个装卸过程简便易行,且其与副溜槽间 的装配结构稳定可靠。
[0036]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上述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车,其副溜槽 的装配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溜槽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副溜槽固定装置的混凝 土搅拌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 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 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支架 以及底端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相连接的拉伸弹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副溜 槽相配合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支架的顶部间形成与副溜槽的一端相卡接的定位口 ;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连接有与副溜槽的另一端相卡接的拉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与副溜 槽相适配的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端部和所述撑板相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外部套装有与副溜 槽相接触的耐磨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橡胶制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与副溜槽的下底面 相适配的弧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的底端连接有固 定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挡泥板顶部的双头螺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条和所述拉伸弹簧的外 部套装有保护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无缝钢管制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挡泥 板相固定。
10.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搅拌筒和副溜槽,所 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副溜槽相配合的 副溜槽固定装置,所述副溜槽固定装置具体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溜槽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B60P3/16GK203438919SQ20132051264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谢瑞, 吕雪军, 裴志军, 马开富, 杨光, 田伟 申请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