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38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包括板簧座、包夹底座、U型螺栓及螺母,所述包夹底座两侧向上延伸出一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的深度大于螺母的高度,使螺母不会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巧妙地在包夹底座的两侧设置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使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不会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从而克服现有U型螺栓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而导致容易损坏和通过性较低的问题;同时,容易凹槽使得U型螺栓的长度缩短,节约材料和重量,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
【专利说明】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座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挂车、卡车大多采用板簧悬挂,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板簧一般是由若干片不等长的合金弹簧钢组合而成一组近似于等强度弹簧梁。在悬架系统中除了起缓冲作用之外,当它在汽车纵向安置,并且一端与车架作固定铰链连接时,即可担负起传递所有各向的力和力矩,以及决定车轮运动的轨迹,起导向的作用。
[0003]现有挂车的前桥轴管I是通过板簧座固定结构2与板簧3进行连接的,现有的板簧座固定结构2如图1和2所示,其包括位于前桥轴管上方的板簧座21、位于前桥轴管I下方的包夹底座22,及把板簧3箍紧在板簧座21、并贯穿板簧座21与包夹底座22的U型螺栓23。由于现有的包夹底座其底部是平的,U型螺栓的下端头部231上紧螺母24后,会向下凸出包夹底座22的底面222,其出现问题是:会导致挂车的离地间隙、通过性降低,由于挂车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导致路面上的障碍物如石头等撞到U型螺栓的下端头部,轻则导致U型螺栓变形,重则导致U型螺栓破坏、或者板簧和前桥轴管破坏,又或者整个板簧悬挂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隐藏U型螺栓的下端头部、提高挂车前桥通过性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包括板簧座、包夹底座、U型螺栓及螺母,所述包夹底座两侧向上延伸出一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
[0007]进一步,所述容置凹槽的深度大于螺母的高度,保证螺母不会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
[0008]进一步具体,所述容置凹槽为L型开口槽。
[0009]进一步具体,所述容置凹槽的上部设有螺栓通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容置凹槽的上部下侧面设有用于受压形变的凹坑槽,该凹坑槽的作用是当螺母拉紧U型螺栓时,其压迫凹坑槽两边,使容置凹槽上部出现微变形,使螺栓通孔紧压U型螺栓,且容置凹槽上部微变形的反弹力迫使U型螺栓与压簧、板簧座、前桥轴管及包夹底座之间能绷得更紧,不容易出现松脱现象。
[0011]进一步,所述包夹底座在两侧容置凹槽之间设有一减重凹坑,用于减少包夹底座的重量,利于节油;进一步具体,所述减重凹坑的深度与容置凹槽的深度相等。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巧妙地在包夹底座的两侧设置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使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不会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从而克服现有U型螺栓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而导致容易损坏和通过性较低的问题。同时,容置凹槽使得U型螺栓的长度缩短,节约材料和重量,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板簧座固定结构与前桥轴管安装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4]图2为现有板簧座固定结构与前桥轴管、板簧安装结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簧座固定结构与前桥轴管安装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簧座固定结构与前桥轴管、板簧安装结构立体图。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3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桥轴管I的板簧座固定结构2,其包括板簧座21、包夹底座22、U型螺栓23及螺母24,具体结构如下:
[0019]所述包夹底座22两侧向上延伸出一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231和螺母24的容置凹槽221 ;所述容置凹槽221的深度大于螺母24的高度,保证螺母24不会凸出包夹底座22的底面222。上述容置凹槽221为L型开口槽,有利于螺母24安装和减轻包夹底座22的重量。所述容置凹槽22的上部设有螺栓通孔223。
[0020]作为优选,所述容置凹槽221的上部下侧面设有用于受压形变的凹坑槽224,该凹坑槽的作用是当螺母24拉紧U型螺栓23时,其压迫凹坑槽224两边,使容置凹槽221上部在凹坑槽224的外侧出现向上微变形,使螺栓通孔223紧压U型螺栓23,且容置凹槽221上部微变形的反弹力迫使U型螺栓23与压簧3、板簧座21、前桥轴管I及包夹底座22之间能绷得更紧,不容易出现松脱现象。
[0021]进一步,所述包夹底座22在两侧容置凹槽的之间设有一减重凹坑225,用于减少包夹底座22的重量,利于节油;进一步具体,所述减重凹坑225的深度与容置凹槽221的深
度相等。
[00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巧妙地在包夹底座的两侧设置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使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不会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从而克服现有U型螺栓凸出包夹底座的底面而导致容易损坏和通过性较低的问题。同时,容易凹槽使得U型螺栓的长度缩短,节约材料和重量,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
【权利要求】
1.一种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包括板簧座、包夹底座、U型螺栓及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夹底座两侧向上延伸出一用于隐藏安装U型螺栓下端头部和螺母的容置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的深度大于螺母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为L型开口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的上部设有螺栓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的上部下侧面设有用于受压形变的凹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夹底座在两侧容置凹槽的之间设有一减重凹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桥轴管板簧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凹坑的深度与容置凹槽的深度相等。
【文档编号】B60G11/113GK203580546SQ20132080690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吴志强, 张志平, 张朝学, 张志勇, 郭明贵 申请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