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5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包括平板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支脚固装在汽车仪表台内部的车身地板上。各所述支脚与所述车身地板的连接区域的中心点的连线呈多边形,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布置在汽车仪表台内部,避免了控制单元安装在车身地板下方时容易进水、磕碰情况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Electrical Parking Brake)是一种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nt1-lock Braking System)、电子稳定系统(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等广泛应用的制动控制系统之后,在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子制动控制技术。传统的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是通过驾驶者操纵驻车手柄,带动制动蹄片张开或制动卡钳活塞移动完成驻车,其制动力完全来自驾驶者;而EPB系统则是通过电机施加制动力,驻车时驾驶者只需操作按钮(EPB开关),由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电机工作完成驻车(制动)。
[0003]相比传统的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EPB系统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由于取消了驻车手柄结构,为整车内饰造型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2、驻车制动力由电机工作产生,降低了驾驶者的操作强度;3、随着汽车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EPB系统通过与整车其他控制系统的联动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舒适、方便的驾驶选择。
[0004]目前,EPB系统的控制单元在整车上进行布置时,通常选择在车身地板下面,或者在后行李箱内。对于布置位置为车身地板下面的情况,由于控制单元暴露在汽车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进水、被行驶过程中飞溅起来的沙石磕碰等问题。对于布置在后行李箱内的情况,由于EPB系统的控制单元会占用行李箱的存放空间,因此会导致存储空间有限的后果。随着EPB系统装车率不断提高,也同时要求控制单元的安装简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包括平板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支脚固装在汽车仪表台内部的车身地板上。
[0008]优选的是,各所述支脚与所述车身地板的连接区域的中心点的连线呈多边形,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上固装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控制单元螺栓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
[0010]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其余支脚均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平行。
[0011]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平板和三个支脚,其中一个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其余两个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0012]优选的是,所述支脚呈L型,所述支脚包括彼此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身地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栓的杆体贯穿的连接孔。
[0013]优选的是,所述三个支脚的水平板的自由端朝向均相同,所述朝向为所述第一侧边缘垂直指向所述第二侧边缘的方向。
[0014]优选的是,所述平板上开设有支架散热口,所述支架散热口与位于所述控制单元底部的散热口相对设置。
[0015]优选的是,所述支架散热口还与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缘的支脚上的连接孔相对设置。
[0016]优选的是,所述支架散热口的形状为方形。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布置在汽车仪表台内部,避免了控制单元安装在车身地板下方时容易进水、磕碰情况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安装支架安装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平板通过所述支脚固装在汽车仪表台内部的车身地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脚与所述车身地板的连接区域的中心点的连线呈多边形,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上固装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控制单元螺栓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其余支脚均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平板和三个支脚,其中一个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其余两个支脚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呈L型,所述支脚包括彼此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身地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栓的杆体贯穿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脚的水平板的自由端朝向均相同,所述朝向为所述第一侧边缘垂直指向所述第二侧边缘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上开设有支架散热口,所述支架散热口与位于所述控制单元底部的散热口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散热口还与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缘的支脚上的连接孔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散热口的形状为方形。
【文档编号】B60T17/00GK203666638SQ20142000740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王祺明, 董良, 刘明华, 杨柳, 张岩, 胡磊, 应卓凡, 吴桂宝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