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427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油罐车爬梯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油罐车包括罐体,后爬梯装置包括爬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一侧垂直固连有若干导向柱,罐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插接固连有若干导向套,导向柱滑动插接在导向套内,导向套内均设有张紧件,罐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本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能够随车移动,且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避免他人攀爬到油罐上方,安全性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油罐车根据运输的介质、配置和各个地方叫法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油槽车、槽罐车、运油车等,油罐车的油罐结构为椭圆柱形或梯形面柱形体,用优质钢板制成,整个罐体分单仓或多仓,仓内可分室,中间隔板下端有通孔,每仓中间焊有分仓或多仓,仓内可分室,中间隔板下端有通孔,每仓中间焊有分仓加强波隔板,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罐体内油料的冲击和提高罐体的刚度。为了防止锈蚀,罐体外表涂防锈漆及装饰漆,油罐侧面中间装有容器指示计,在往油罐加油或向外输油时,可直接指示出罐内的容积。油罐车体积较大,油罐的高度较高,为了方便油罐上方的检修、清洁等,一般油罐车的油罐外侧壁上还会安装有爬梯,用于工作人员爬到油罐上端。
[000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527966.7公开了一种油罐车卸油用简易防滑爬梯装置,由底面、支撑面、斜坡面经焊接而成的三棱柱状金属结构。由两根平行金属管构成底面与水平面相平行,金属管经处理后的剖面为半圆状;由两根平行金属管构成斜坡面,与底面成30-60°C角;由金属管焊接组成3个平行矩形框构成支撑面,与底面焊接成90°C直角,与斜面成30-60°C角。所述支撑面的矩形框内等分三等分,焊接两根金属支撑柱,等分斜面边长焊接在斜面位置上,相应的矩形边焊接在底面相应位置上,斜坡面与底面交汇处为两个端点,用 金属管焊接相联,底面的两根金属管以端点150-200_,该爬梯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不能够随车移动,只能够放置于特定场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该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能够随车移动,且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避免他人攀爬到油罐上方,安全性较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油罐车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后端面为一竖直端面,所述后爬梯装置包括爬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垂直固连有若干导向柱,所述罐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接固连有若干导向套,上述导向柱滑动插接在导向套内,所述导向套内均设有能够使本体凸出罐体端面并张紧固定的张紧件,所述罐体上设有能够驱动本体向罐体端面移动并贴合固定在端面上的驱动机构。
[0006]本体呈长条状并竖直设置,其通过导向柱滑动插接在导向套内,而导向套相对罐体固定,在张紧件的作用下,本体最大限度的凸出罐体,此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本体攀爬到罐体上方,张紧件使本体在使用时保持稳定;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使本体相对罐体移动,其移动方向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即车体的前后方向,本体克服张紧件的张紧力后贴合固定在罐体的后端面上,由于本体与罐体贴合,因此失去了抓握的空间,能够避免他人攀爬,提闻安全性。
[0007]在上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中,所述张紧件包括设置在导向套内的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内端面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柱插入端的端面上,所述导向柱外周面上具有两限位块,所述导向套内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两导向槽,上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在张紧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块能够抵靠在导向槽的端壁上。限位块在导向槽内移动,提供了导向性,同时也限定了本体的移动行程为导向槽的长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紧凑。
[0008]在上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拉绳,所述电机固连在罐体上侧面上,且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收轮,所述罐体上侧面的边角处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一,在罐体后端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二,上述拉绳的一端卷绕在卷收轮上,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后固连在本体中部。电机固定在罐体上方,避免他人接触,其转动能够卷收拉绳,拉绳进过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传递与变向后作用在本体中部,能够拉动本体向罐体移动,而电机反转时,卷收轮释放拉绳,本体在张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凸出罐体方向移动。
[0009]在上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中,所述本体的上端具有一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罐体前方,且与罐体上侧面相平行。弯折部便于工作人员攀爬。
[0010]在上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中,所述弯折部的下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支撑轮,该两支撑轮分别位于弯折部的两侧,所述支撑轮的轮面抵压在罐体上侧面上。即支撑轮对本体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工作人员攀爬时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导向柱上,导致导向柱变形,同时导向轮也使本体移动更加流畅。
[0011]在上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中,所述导向部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且每一侧的导向柱均有两个。结构稳定,连接可靠。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由于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使本体相对罐体移动,其移动方向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本体克服张紧件的张紧力后贴合固定在罐体的后端面上,因此失去了抓握的空间,能够避免他人攀爬,提高安全性。
[0014]2、由于弯折部的下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支撑轮,对本体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工作人员攀爬时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导向柱上,导致导向柱变形,同时导向轮也使本体移动更加流畅。
[0015]3、由于导向柱与导向套之间具有限位块与导向槽的配合,因此提供了导向性,同时也限定了本体的移动行程为导向槽的长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罐体;11、导向套;111、导向槽;2、本体;21、导向柱;211、限位块;22、弯折部;3、张紧弹簧;4、驱动机构;41、电机;42、卷收轮;43、导向轮一 ;44、导向轮二 ;45、拉绳;5、支撑轮。【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油罐车包括罐体1,罐体I的后端面为一竖直端面,后爬梯装置包括爬梯本体2,本体2的一侧垂直固连有若干导向柱21,罐体I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插接固连有若干导向套11,导向柱21滑动插接在导向套11内,导向套11内均设有能够使本体2凸出罐体I端面并张紧固定的张紧件,罐体I上设有能够驱动本体2向罐体I端面移动并贴合固定在端面上的驱动机构4。本体2呈长条状并竖直设置,其通过导向柱21滑动插接在导向套11内,而导向套11相对罐体I固定,在张紧件的作用下,本体2最大限度的凸出罐体1,此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本体2攀爬到罐体I上方,张紧件使本体2在使用时保持稳定;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4使本体2相对罐体I移动,其移动方向沿导向柱21的长度方向,即车体的前后方向,本体2克服张紧件的张紧力后贴合固定在罐体I的后端面上,由于本体2与罐体I贴合,因此失去了抓握的空间,能够避免他人攀爬,提高安全性。
[0022]具体来说,结合图3所示,张紧件包括设置在导向套11内的张紧弹簧3,张紧弹簧3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11内端面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柱21插入端的端面上,导向柱21外周面上具有两限位块211,导向套11内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两导向槽111,限位块211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11内,在张紧弹簧3的作用下,限位块211能够抵靠在导向槽111的端壁上,限位块211在导向槽111内移动,提供了导向性,同时也限定了本体2的移动行程为导向槽111的长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紧凑。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和拉绳45,电机41固连在罐体I上侧面上,且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收轮42,罐体I上侧面的边角处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一 43,在罐体I后端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二 44,拉绳45的一端卷绕在卷收轮42上,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一 43和导向轮二 44后固连在本体2中部,电机41固定在罐体I上方,避免他人接触,其转动能够卷收拉绳45,拉绳45进过导向轮一 43和导向轮二 44传递与变向后作用在本体2中部,能够拉动本体2向罐体I移动,而电机41反转时,卷收轮42释放拉绳45,本体2在张紧弹簧3的作用下向凸出罐体I方向移动。本体2的上端具有一垂直的弯折部22,弯折部22朝向罐体I前方,且与罐体I上侧面相平行,弯折部22便于工作人员攀爬。弯折部22的下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支撑轮5,该两支撑轮5分别位于弯折部22的两侧,支撑轮5的轮面抵压在罐体I上侧面上,即支撑轮5对本体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工作人员攀爬时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导向柱21上,导致导向柱21变形,同时导向轮也使本体2移动更加流畅。导向部分别位于本体2的两侧,且每一侧的导向柱21均有两个,结构稳定,连接可靠。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罐体1、导向套11、导向槽1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油罐车包括罐体(I),所述罐体(I)的后端面为一竖直端面,所述后爬梯装置包括爬梯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一侧垂直固连有若干导向柱(21),所述罐体(I)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接固连有若干导向套(11),上述导向柱(21)滑动插接在导向套(11)内,所述导向套(11)内均设有能够使本体(2)凸出罐体(I)端面并张紧固定的张紧件,所述罐体(I)上设有能够驱动本体(2)向罐体(I)端面移动并贴合固定在端面上的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包括设置在导向套(11)内的张紧弹簧(3),所述张紧弹簧(3)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11)内端面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柱(21)插入端的端面上,所述导向柱(21)外周面上具有两限位块(211),所述导向套(11)内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两导向槽(111),上述限位块(211)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11)内,在张紧弹簧(3)的作用下,限位块(211)能够抵靠在导向槽(111)的端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和拉绳(45),所述电机(41)固连在罐体(I)上侧面上,且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收轮(42),所述罐体(I)上侧面的边角处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一(43),在罐体(I)后端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二(44),上述拉绳(45)的一端卷绕在卷收轮(42)上,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一(43)和导向轮二(44)后固连在本体(2)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上端具有一垂直的弯折部(22),所述弯折部(22)朝向罐体(I)前方,且与罐体(I)上侧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2)的下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支撑轮(5),该两支撑轮(5)分别位于弯折部(22)的两侧,所述支撑轮(5)的轮面抵压在罐体(I)上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车的后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分别位于本体(2)的两侧,且每一侧的导向柱(21)均有两个。
【文档编号】B60R3/00GK203819131SQ20142024760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朱毅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