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组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893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衬套组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组装装置,包括:衬套部,其安装于基座部件;连接部,其内侧供衬套部卡入固定;以及底座部,其结合于连接部,通过支撑衬套部防止衬套部脱离,由此改进衬套部的组装性。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衬套部内管的厚度,即使使用多种形态的衬套部也能够实现底座部的通用,并且能够实现产品的轻量化。
【专利说明】衬套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组装装置,尤其涉及稳定支撑衬套并且能够通用的衬套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车辆的多连杆悬架中,多个独立的悬臂将连接于轮的轮毂连接到副梁。悬架的前轮或后轮构件通过衬套安装到车体,并且为最小化衬套脱落导致的危险因素而使用阻挡构件(stopper)。形成于阻挡构件的凸起被压入衬套的内管。
[0003]现在,为确保阻挡构件的凸起能够被压入衬套的内管,内管应达到最小厚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衬套的重量与成本上升,衬套的橡胶部分在形状设计方面受到制约。因此这一点需要改进。
[0004]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记载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2-0115541号(2010年11月19日公开,实用新型名称:多连杆悬架的结构)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为改进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管厚度缩小、重量减轻的衬套组装装置。
[0007]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部,其安装于基座部件;连接部,其内侧卡入固定于所述衬套部;以及底座部,其结合于所述连接部,通过支撑所述衬套部防止所述衬套部脱离。
[0009]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部包括:外管;插入本体,其插入到所述外管,端部形成有圆带形状的衬套带,并且由弹性材料形成;以及内管,其配置于所述插入本体的内部。
[00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本体的端部中央形成有凹槽部,所述插入本体的端部内侧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所述衬套带。
[0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由金属性材料形成。
[0012]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为车辆悬架的前轮构件或后轮构件。
[00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其为环形,并且内测形成有所述衬套部插入的插入槽部;以及结合凸起,其从所述连接本体延长而成,结合到所述底座部上。
[00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包括:底座板,其支撑所述衬套部,是中央部开口的圆形;以及中央板,其从所述底座板的内侧延长而成,形成有供所述结合凸起卡入固定的结合孔部。
[00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具有平坦面,以确保与地面密接,并且所述中央板具有凸出形状,以确保与地面相隔,插入所述衬套部的插入本体的凹槽部。
[00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板包括凸起板,其为圆柱形,从所述底座板向侧方凸出而成;以及连接板,其连接所述凸起板的端部。
[0017]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包括中央孔部,其形成于所述中央板的中央部;贯通孔部,其与所述中央孔部连通,被所述结合凸起贯通;以及卡扣孔部,其形成于所述中央板,插入的所述结合凸起的端部卡入固定于其中。
[0018]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孔部与所述贯通孔部相隔形成,且与所述贯通孔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9]技术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装装置以连接部为媒介保持衬套部与底座部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小衬套部内管的厚度。
[0021]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装装置,其衬套部上安装结合于底座部的连接部,因此即使使用多种形态的衬套部也能够实现底座部的通用。
[0022]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装装置,其连接部由塑料材质形成,因此能够实现产品的轻量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2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结合立体图;
[0025]图3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剖面图;
[0026]图4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衬套部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底座部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衬套部11:外管
[0031]12:插入本体13:内管
[0032]20:连接部21:连接本体
[0033]22:结合凸起30:底座部
[0034]31:底座板32:中央板
[0035]100:基座部件121:衬套带
[0036]122:凹槽部211:插入槽部
[0037]321:凸起板322:连接板
[0038]331:中央孔部332:贯通孔部
[0039]333:卡扣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实施例。在此,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及便利性而放大显示了附图中部分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尺寸。另外,下述的用语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运用者的目的或惯例而有所差异。因此所定义的这些用语应以整篇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41]图1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结合立体图,图3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剖面图。
[0042]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I包括衬套部10、连接部20以及底座部30。
[0043]衬套部10安装于基座部件100。这样的基座部件100可以是车辆悬架的前轮构件或后轮构件。
[0044]连接部20的内侧卡入固定于衬套部10,其结合于底座部30。底座部30支撑衬套部10,以防止衬套部10脱离。
[0045]图4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衬套部的示意图。
[0046]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部10包括外管11、插入本体12以及内管13。
[0047]插入本体12插入到外管11的内部,内管13插入到插入本体12的内部。
[0048]外管11和内管13由金属材料形成,插入本体12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
[0049]插入本体12的端部形成有圆带形状的衬套带121。例如,插入本体12的端部中央形成凹槽部122,插入本体12的端部内侧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衬套带121。
[0050]图5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0051]参照图1至图3及图5,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部20包括连接本体21以及结合凸起22。这样的连接部20为减轻重量而由塑料材质形成,并且一体成型而成。
[0052]连接本体21为环形。连接本体21的直径大于内管13的直径,供内管13的端部插入。连接本体21的内侧形成有插入槽部211,供衬套部10插入。
[0053]例如,插入槽部211沿连接本体21的内侧圆周面形成,连接本体21位于凹槽部122,以供内管13的端部插入。此时衬套带121插入到插入槽部211。
[0054]结合凸起22从连接本体21延长而成,与底座部30结合。例如,三个结合凸起22从连接本体21延长而成,并且端部为向外侧方向凸出的钩形,卡入固定在底座部30上。
[0055]图6为概括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底座部的示意图。
[0056]参照图1至图3及图6,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座部30包括底座板31以及中央板32。
[0057]底座板31支撑衬套部10,是中央部开口的圆板形状,中央板32从底座板31的内侧延长而成。中央板32上形成结合孔部33,供结合凸起22卡入固定。
[0058]例如,底座板31具有平坦面,以确保与地面密接,中央板32具有凸出形状,以确保与地面相隔,并且插入到插入本体12的凹槽部122。
[0059]并且,中央板32包括从底座板31向侧方凸出的圆柱形的凸起板321以及连接凸起板321的端部的连接板322。
[0060]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合孔部33包括中央孔部331、贯通孔部332以及卡扣孔部333。
[0061]中央孔部331形成于中央板32的中央部,贯通孔部332与中央孔部331连通,并且被结合凸起22贯通。
[0062]并且,卡扣孔部333形成于中央板32,与贯通孔部332相隔。结合凸起22的端部插入卡扣孔部333,以卡入固定。
[0063]例如,连接板322的中央部上形成中央孔部331,沿中央孔部331的放射线方向形成三个贯通孔部332。并且,与贯通孔部332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凸起板321上形成卡扣孔部333。
[0064]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的作用及效果如下。
[0065]使连接本体21位于凹槽部122,以使内管13插入到连接本体21。
[0066]此时,形成于插入本体12的端部的弹性材料的衬套带121被压入连接本体21的内部。
[0067]当连接本体21持续接近插入本体12时,衬套带121将插入到形成于连接本体21内侧的插入槽部211,从而衬套部10与连接部20保持结合状态。
[0068]在上述状态下,使从底座板31凸出的中央板32向连接本体21方向接近。此时,形成于连接本体21的结合凸起22贯通贯通孔部332。
[0069]当底座板31持续接近连接本体21时,具有弹性的结合凸起22将沿着中央板32的内侧移动并最终卡在卡扣孔部333而被固定,从而连接部20与底座部30保持结合状态。
[0070]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I以连接部20为媒介保持衬套部10与底座部30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小衬套部10的内管13的厚度。
[007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I,在衬套部10上安装结合于底座部30的连接部20,因此即使使用多种形态的衬套部10也能够实现底座部30的通用。
[0072]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衬套组装装置1,其连接部20由塑料材质形成,因此能够实现产品的轻量化。
[0073]本实用新型参考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套部,其安装于基座部件; 连接部,其内侧卡入固定于所述衬套部;以及 底座部,其结合于所述连接部,通过支撑所述衬套部防止所述衬套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部包括: 外管; 插入本体,其插入到所述外管,端部形成有圆带形状的衬套带,并且由弹性材料形成;以及 内管,其配置于所述插入本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本体的端部中央形成有凹槽部,所述插入本体的端部内侧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所述衬套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由金属性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为车辆悬架的前轮构件或后轮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本体,其为环形,并且内测形成有所述衬套部插入的插入槽部;以及 结合凸起,其从所述连接本体延长而成,结合到所述底座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包括: 底座板,其支撑所述衬套部,是中央部开口的圆形;以及 中央板,其从所述底座板的内侧延长而成,形成有供所述结合凸起卡入固定的结合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板具有平坦面,以确保与地面密接,并且 所述中央板具有凸出形状,以确保与地面相隔,其插入所述衬套部的插入本体的凹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板包括: 凸起板,其为圆柱形,从所述底座板向侧方凸出而成;以及 连接板,其连接所述凸起板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部包括: 中央孔部,其形成于所述中央板的中央部; 贯通孔部,其与所述中央孔部连通,被所述结合凸起贯通;以及 卡扣孔部,其形成于所述中央板,插入的所述结合凸起的端部卡入固定于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衬套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孔部与所述贯通孔部相隔形成,且与所述贯通孔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文档编号】B60G7/00GK204095424SQ20142045915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车昇桓 申请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