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有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028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有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有轨车,电磁有轨车包括有一个位于车体底部的导板通道;在导板通道的外周纵向等距设置有线圈,相邻的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线圈长度的两倍;所述线圈的两个接头对称设置在每匝线圈的最前端的两侧;所述有轨车的两条轨道内部铺设有电缆,两条电缆上排布有金属接触片;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在轨道的中央铺设一条导板;在所述导板上装置有与所述金属接触片等长且一一正对的永磁体。该电磁有轨车使用安全、稳定,轨道及电缆铺设难度小,车体上方无电缆等线路铺设,不需限制其他通行车辆的高度,不影响其他交通工具通行。
【专利说明】 一种电磁有轨车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的,是一种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0002]生活中,常见的有轨电车利用铁轨做地线,由位于电车上方的电缆供应直流电,这种有轨电车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增大电流可实现电车的加速,反向施加电流实现刹车;这种有轨电车的电缆铺设在空中,除了增大施工难度及浪费资源外,还限制了很多地段通行车辆的高度,同时在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电缆很容易损坏,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有轨车,该电磁有轨车使用安全、稳定,轨道及电缆铺设难度小,车体上方无电缆等线路铺设,不需限制其他通行车辆的高度,不影响其他交通工具通行。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电磁有轨车包括有一个沿纵向贯穿车体、位于车体底部的导板通道;在导板通道的外周,沿其纵向等距设置有线圈,相邻的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线圈长度的两倍;所述线圈的两个接头对称设置在每匝线圈的最前端的两侧;所述有轨车的两条轨道内部铺设有电缆,两条电缆上对称的、等距分布有金属接触片,所述金属接触片长度小于所述线圈长度;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在轨道的中央铺设一条宽度与有轨车底部所述导板通道相匹配的导板;在所述导板上装置有与所述金属接触片等长且一一正对的永磁体,该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与所述线圈通电时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轨道中央的导板位于有轨车的导板通道内部;因为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有轨车底部总有一部分线圈接触所述金属接触片;当线圈接头接触电缆上的所述接线金属接触片时,线圈通电,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线圈内部及周围产生磁场,磁力作用吸引线圈前方的永磁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有轨车向前运动;当永磁体位于线圈中央时,线圈最前端的接头与永磁体两侧的金属接触片分离,线路断开,磁场消失;因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始终有线圈与金属接触片相接,从而保持动力;有轨车采用常规的刹车系统实现停车。本实用新型将电缆铺设在轨道内部,施工难度较小;这种结构不仅可以保护电缆,同时占用街道面积少,不用限制通行车辆的高度;本电磁有轨车由轨道及导板共同固定,在行驶中更稳定。
[0006]作为优选,在所述线圈上串联可调电阻;通过改变电阻值,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值,电流会影响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从而控制有轨车的速度。
[0007]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比为3:2 ;有轨车上沿导板通道纵向装置的线圈有5个;以便于保证有轨车底部总有线圈接头与金属接触片接触,从而产生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有轨车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实施例
[0011]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电磁有轨车包括有一个沿纵向贯穿车体、位于车体底部的导板通道I ;在导板通道I的外周,沿其纵向等距装置有5个线圈2,所述相邻线圈2之间的距离大于线圈长度的两倍;图1中的虚线表示省略了部分线圈;所述线圈2的接头21设置在每匝线圈的最前端的两侧;在所述线圈2上串联有可调电阻;有轨车的两条轨道3内部铺设有电缆,两条电缆上对称的、等距分布有一对金属接触片4、4丨,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长度小于有轨车导板通道I外周的所述线圈2长度;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4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2之间的距离比为3:2 ;在轨道3的中央铺设一条宽度与有轨车底部所述导板通道I相匹配的导板5 ;在所述导板5上装置有与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等长且正对的永磁体51,该永磁体51的磁力线方向与所述线圈2通电时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0012]轨道3中央的导板5位于有轨车的导板通道I内部;因为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2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有轨车底部总有一部分线圈2接触所述金属接触片4、4';当线圈接头21接触电缆上的所述接线金属接触片4、4 '时,线圈2通电,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线圈2内部及周围产生磁场,由于该磁场的极性与前方永磁体51的极性相异,使得线圈2与永磁体51相互吸引;在磁场力的相互作用下,有轨车向前运动;当永磁体51位于线圈2中央时,线圈2最前端的接头21与金属接触片4、4 '分离,线路断开,磁场消失;因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2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始终有线圈2与金属接触片4、4丨相接,从而保持动力;调节线圈2上串联的电阻阻值,改变线圈2上的电流,从而控制线圈2产生的磁场大小,进一步实现对有轨车速度的控制;另外,该有轨车可采用常规的刹车系统实现停车。本实用新型将电缆铺设在轨道3内部,施工难度较小;不仅可以保护电缆,同时占用街道面积少,不用限制通行车辆的高度;本电磁有轨车由轨道及导板共同固定,在行驶中更稳定。
[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有轨车,该电磁有轨车包括有一个沿纵向贯穿车体、位于车体底部的导板通道(I);其特征在于:在导板通道(I)的外周,沿其纵向等距设置有线圈(2),相邻的所述线圈(2)之间的距离大于线圈(2)长度的两倍;所述线圈(2)的两个接头(21)对称设置在每匝线圈(2)的最前端的两侧;所述有轨车的两条轨道(3)内部铺设有电缆,两条电缆上对称的、等距分布有金属接触片(4、4丨),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长度小于有轨车导板通道(I)外周的所述线圈(2)长度;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所述线圈(2)之间的距离;在轨道的中央铺设一条宽度与有轨车底部所述导板通道(I)相匹配的导板(5);在所述导板(5)上装置有与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等长且一一正对的永磁体(51),该永磁体(51)的磁力线方向与所述线圈(2)通电时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有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2)上串联有可调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有轨车,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金属接触片(4、4丨)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线圈⑵之间的距离比为3:2 ;有轨车上沿导板通道⑴纵向装置的线圈⑵有5个。
【文档编号】B60M1/30GK204037365SQ20142051200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沈俊杰 申请人:苏州思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