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换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90028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变速换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换挡装置。该变速换挡装置具备换档杆(2)、导槽板(5)、设置在导槽板(5)下方并随换档杆(2)的移动而滑动的滑动盖板(6)、及设置在滑动盖板(6)下方并沿该滑动盖板(6)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滑轨(12),在滑动盖板(6)的下表面,沿该滑动盖板(6)的滑动方向分散地配置有能够与滑轨(12)啮合的多个凸部(7),多个凸部(7)从滑动盖板(6)的下表面突起的高度被设定为,从该多个凸部(7)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降低操作换档杆时滑动盖板的滑动阻力。
【专利说明】变速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变速换挡装置,特别是具有既能封闭换档杆的导槽又能滑动的滑动盖板的变速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作为变速换挡装置,从设置在汽车室内地板等上的外壳向上方延伸的换档杆,即所谓“地板式换档方式”的换档杆已为人们所知。
[0003]驾驶者握住设置在换档杆上端的换档把手,例如通过向前后(换档方向)移动换档杆来进行换档或变速操作。为了对换档杆的操作进行引导,在设置在上述外壳上部的导槽板上,形成有能让换档杆的根部贯通的导槽。另外,在导槽板下方(背面)设置有树脂制的滑动盖板,由该滑动盖板来封闭导槽。该滑动盖板能够随换档杆的移动而滑动。
[0004]作为这种变速换挡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薄板状(条状)滑动盖板、和设置在该滑动盖板下方的低位滑轨的变速换挡装置。该变速换挡装置中,在滑动盖板的下表面(背面)上,沿该滑动盖板的滑动方向配置有多个导块(凸部),当滑动盖板滑动时,这些导块沿着低位滑轨滑动,使得滑动盖板能顺滑地滑动。
[0005]然而,通常在采用地板式换档方式的情况下,变速换挡装置的外壳被构成为,从车体地板向上方隆起(例如参照图2),其前侧面或后侧面从其顶面向下方倾斜延伸,从而在两个面交界之处形成曲折部分。因此,当换档杆被移动到最前部或最后部时,随之滑动的滑动盖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也会相应于上述外壳的曲折部分的形状而大幅度地弯曲变形。
[0006]通常,为了确保滑动盖板的强度,希望将上述导块(凸部)一直设置到滑动盖板的端部(前端部、后端部)为止。但是,将导块一直设置到滑动盖板的端部的情况下,该滑动盖板的端部变得不易弯曲变形。因此,在上述外壳的曲折部分的弯曲度较大的情况下,当将换档杆移动到最前部或最后部时,滑动盖板端部的滑动阻力会增大。另外,当滑动盖板的滑动阻力增大时,操作换档杆时的噪声会变大,并且,滑动盖板的端部也容易受到磨损。
[0007]对此,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滑动盖板整体的厚度或者树脂的材料来使其更容易弯曲,但是,这样会使滑动盖板的强度变低,在换档杆操作中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形。另外,也可以考虑将外壳向前方或后方延长来减小其曲折部分的弯曲度,使换档杆被移动到最前部或最后部时,滑动盖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不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但是,这样会使开关及收纳部件等的设置空间变小。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9-216527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9]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操作换档杆时滑动盖板所受到的滑动阻力的变速换挡装置。
[0010]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换挡装置。该变速换挡装置具备,变速操作用的换档杆、具有引导所述换档杆移动用的导槽的导槽板、设置在所述导槽板下方并随所述换档杆的移动而滑动的滑动盖板、及设置在所述滑动盖板下方并沿该滑动盖板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滑轨,在所述滑动盖板的下表面,沿该滑动盖板的滑动方向分散地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滑轨啮合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部从所述滑动盖板的下表面突起的高度被设定为,从该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减。
[0011]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换挡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多个凸部从滑动盖板的下表面突起的高度被设定为,从该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减,因此即使在将凸部(导块)设置到滑动盖板的端部以确保滑动盖板端部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使该滑动盖板的端部易于变形。这样,当操作换档杆时,即使滑动盖板的端部(前端部或后端部)相应于外壳的曲折部位的形状弯曲变形,该滑动盖板的端部所受到的滑动阻力也不会增大。
[0012]另外,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换挡装置中,较佳为,所述多个凸部间的间隔被设定为,从所述凸部列的中间至所述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增。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滑动盖板的端部所受到的滑动阻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换挡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换挡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换挡装置的滑动盖板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4为滑动盖板的仰视图。
[0017]图5为滑动盖板的凸部和滑动滑轨啮合状态的纵截面图。
[0018]图6为滑动盖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为一个应用例,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在汽车(未图示)室内地板F上设置的地板式换档方式的变速换挡装置T上的例子。图1为从上方看到的变速换挡装置T的俯视图,图2为变速换挡装置T的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换档杆2从与地板控制台C构成一体的外壳I向上方延伸。
[002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变速换挡装置T的外壳I前后,例如设置有控制变速用的切换开关、杯架或其他收纳部件,外壳I在前后方向基本上没有加长的余地。因此,如图2所示那样,从地板控制台C台状地向上隆起的外壳I被构成为,其前表面Ib从其上表面Ia向下方倾斜延伸。因而,在前表面Ib与上表面Ia交界之处形成有曲折部分。
[0021]在换档杆2的上端部,安装有供驾驶者手握操作的换档把手3。如图1所示,换档杆2的根部一侧贯穿换档槽4,该换档槽4可对换档杆2的移动进行引导。换档槽4被加工在外壳I的表面Ia上设置的换档槽板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档槽4被构成为沿车长方向延伸的槽部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槽部相连续的曲折状(即阶梯形换档槽)。
[0022]换档槽4中最前端的部位被设定为停车档位,从该停车档位向后依次设置有倒车档位、空档位、及前进档位等。驾驶者可沿着换档槽4向前后或左右操作换档杆2,通过使换档杆2在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未图示)之间移动,能够实现任何一个档位(变速范围)的选择。
[0023]另外,如图3所示,外壳I具备,设置在换档槽板5上的外部外壳10、和设置在其下方用于容纳换档操作机构的内部外壳11。在换档槽板5的下方(背面),设置有为防止垃圾等进入而将换档槽4封闭的树脂制滑动盖板6。如图4所示,滑动盖板6为长方形的树脂薄板,在其长度方向的大约中间位置上加工有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槽6a,该槽6a供换档杆2的根部穿通。
[0024]由此,当沿着换档槽4左右操作换档杆2时,换档杆2仅在槽6a内移动,而不会使滑动盖板6向左右移动。另一方面,当沿着换档槽4前后(X方向)操作换档杆2时,换档杆2会推压槽6a的前缘或后缘而使滑动盖板6向前或向后滑动。
[0025]在滑动盖板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附近,分别沿该滑动盖板6的滑动方向(X方向)分散地设置有多个凸部7。各凸部7从该滑动盖板6的下表面(背面)向下方突起,并与滑动盖板6加工为一体。另外,各凸部7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并向滑动盖板6的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另外,关于凸部7从滑动盖板6下表面突起的高度(突起量)将于后述。
[0026]在滑动盖板6的下方设置有内部外壳11。在内部外壳11上,设置有供换档杆2移动的细长开口部11a。另外,在内部外壳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条滑动滑轨12。这两条滑动滑轨12沿滑动盖板6的滑动方向(X方向)延伸。并且,如图5所示,各滑动滑轨12分别与上述滑动盖板6上的多个凸部7可滑动地啮合。由此,滑动盖板6能向前方或后方(长度方向:X方向)滑动,而宽度方向(Y方向)的移动则受到限制。
[0027]在此,如图2所示,由于外壳I的形状被加工成,其前表面Ib从其上表面Ia向下方倾斜延伸,在前表面Ib与上表面Ia交界之处形成有曲折部分,所以,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当换档杆2被移动到最前部时,随之向前方滑动的滑动盖板6的前侧部分6b会相应于外壳I的曲折部分的形状而弯曲变形。因此,滑动盖板6滑动到外壳I的前端时会受到较大的滑动阻力。而且,在滑动盖板6的滑动阻力增大的情况下,操作换档杆2时的噪声会变大,滑动盖板端部也容易受磨损。
[0028]考虑到这个因素,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那样,多个凸部7的突起高度(从滑动盖板6的下表面突起的突起量)被设定为,从沿滑动方向(X方向)排列的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前端依次递减(即,从中间部位开始,越靠近前端,突起量越小)。
[0029]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为确保滑动盖板6前端部的强度而将凸部(导块)7 —直设置到滑动盖板6的端部(前端部)的情况下,滑动盖板6的前端部的弯曲变形仍然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当操作换档杆2时,即使滑动盖板6的前侧部分6b相应于外壳I的曲折部分的形状大幅弯曲变形,该滑动盖板6的前侧部分6b所受到的滑动阻力也不会变大。因而,能够在提高换档杆2的操作性能的同时,减小操作换档杆2时的动作噪音。此外,还能降低滑动盖板6端部的磨损,延长滑动盖板6的使用寿命。
[0030]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滑动方向(X方向)排列的多个凸部7的间隔被设定为,从沿滑动方向(X方向)排列的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前端依次递增(即,从滑动盖板6的中间部位开始,越靠近滑动盖板6的前端,间隔越宽)。采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滑动盖板6的前端所受到的滑动阻力。
[0031]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所限定,也可包含其它种种实施方式。
[0032]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使多个凸部7的突起高度依次递减的同时使多个凸部7间的间隔依次递增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仅使多个凸部7的突起高度依次递减的结构。
[003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在滑动盖板6上的凸部7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设置在滑动盖板6上的凸部7的截面形状例如也可为三角形、梯形等其他形状。
[003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滑动盖板6的前侧部分6b相应于变速换挡装置T的外壳I的弯曲部分的形状易于弯曲变形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使滑动盖板6的后端部易于变形,而将滑动盖板6上排列的多个凸部7的突起高度设定为,从中间至后端依次递减。另外,也可以将滑动盖板6上排列的多个凸部7的突起高度设定为,从中间至前端依次递减的同时,从中间至后端也依次递减。同时,也可将滑动盖板6上排列的多个凸部7间的间隔设定为,从中间至后端依次递增,或者,从中间至前端依次递增的同时,从中间至后端也依次递增。
[0035]另外,适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换挡装置不局限于地板式换档方式,本实用新型例如也适用于方向柱换档方式等的变速换挡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换挡装置,具备变速操作用的换档杆、具有引导所述换档杆移动用的导槽的导槽板、设置在所述导槽板下方并随所述换档杆的移动而滑动的滑动盖板、及设置在所述滑动盖板下方并沿该滑动盖板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滑轨,在所述滑动盖板的下表面,沿该滑动盖板的滑动方向分散地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滑轨啮合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从所述滑动盖板的下表面突起的高度被设定为,从该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凸部列的中间至该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间的间隔被设定为,从所述凸部列的中间至所述凸部列的至少一端依次递增。
【文档编号】B60K20/04GK204055371SQ20142051183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木村清美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