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和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0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和安全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和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6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装置和设置在安全带装置中的安全带通常用于,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约束机动车辆中的乘员,以便降低乘员受伤的风险。

这里,在约束作用情况下乘员负载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过与乘员的胸部交叉的对角带部段对乘员施加的所谓胸部压力。胸部压力在成因上由对角带部段的贴靠面和由对角带部段施加的约束力的关系得出,所述约束力还取决于乘员体型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因此用于降低胸部压力的主要参数是对角带部段的贴靠面。

由于安全带必须能够卷绕到安全带装置的带卷收器上,所述安全带的卷绕宽度由于包装原因不能选择成任意宽,因此贴靠面只能有限地增大。为了应对所述缺点,已经采用了可充气膨胀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设计成双层的并且通过气体发生器在事故的早期阶段使安全带充气膨胀成具有增大贴靠面的粗“香肠状”。

这个解决方案中不利的是,由于所设置的气体发生器,安全带装置的成本提高,此外还明显加大了用于固定安全带装置所需的结构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个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和一种安全带装置,利用所述安全带或利用所述安全带装置能够在避免上面所述缺点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手段降低乘员负载。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安全带和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安全带装置。其他有利的改进方案能够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建议,安全带在关于其纵向方向的第一部段中构造成比第二部段中宽。

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仅通过安全带的造型就能以非常简单的手段降低乘员负载,而不必为此设置附加的构件,如例如气体发生器,或者不必为了充气膨胀而用特殊的方式织造安全带。较宽的第一部段的位置这里有意地选择成,使得该部段在安全带被系上时贴靠在乘员的应降低乘员负载的身体部分上。

此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6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安全带装置,在所述安全带装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安全带,并且其中设有第二带卷收器,安全带能以第二端部卷绕在所述第二带卷收器上。

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安全带的第一部段所贴靠的乘员身体部分的乘员负载,其中,通过设置第二带卷收器实现了,安全带仅以较窄的第二部段完全卷收。

第二部段优选具有46mm至48mm的宽度,如在传统的安全系统中常见的宽度那样。由此,安全带可以以第二部段用传统的带卷收器卷收。如果使用了第二安全带卷收器,则还可以这样定位第一部段,即,使得第一部段不必为了完全卷收安全带而必须卷绕在其中一个带卷收器上,从而尽管第一部段具有较大的宽度,安全带仍能够完全卷收,特别是在停放位置中以尽可能小的松弛段(lose)在车辆结构上悬挂下来。

在佩戴舒适性较好的同时可以在降低乘员负载方面实现特别好的结果,其方式是,第一部段具有75mm至100mm的宽度,同时,第一部段优选还应具有350mm至600mm的长度。

此外,安全带可以在第一部段中优选具有1/1和/或2/2的组织(bindung),由此安全带在第一部段的较宽的贴靠区段中具有非常高的在经纱和纬纱之间的连接点密度。由此可以在安全带中实现特别均匀的载荷分布。

特别是可以这样来实现特别好的载荷分布,即,安全带在第一部段中具有10根至18根纬纱/cm。

此外,如果安全带在设置在第二和第一部段之间的过渡部段中具有6至18根纬纱/cm,其中朝第一部段的方向每厘米纬纱的数量增大,则得到非常均匀的载荷分布。

此外建议,安全带在第二和第一部段的过渡部段中具有朝第一部段的方向增大的宽度,所述过渡部段具有100mm至200mm的长度。通过所建议的过渡区域和该过渡区域的尺寸可以使安全带中的和受约束的乘员上的载荷分布均匀化,从而通过第一部段实现的乘员负载降低不会导致乘员负载在到第二部段的过渡部中出现阶跃式的升高。此外建议,安全带在第一部段中以两个相互叠置的层来织成,这两个层通过连接纱线(bindungsfaden)相互连接。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特别均匀的外观,而没有可见的孔洞。此外,由此可以抑制在第一部段的区域中安全带出现起皱或翘曲的倾向。

此外,安全带在避免出现起皱或翘曲的倾向方面可以设计得特别简单,其方式是,安全带的经纱编织在至少3个、优选4个织束中。通过将经纱编织在不同的织束中,可以给安全带设置不同的具有确定特性的区域,这些区域使安全带在横向上具有确定的特性,例如具有提高的刚度。

这里,如果安全带在中央的第一织束中以第一数量的经纱织造,而在与中央的第一织束邻接的第二和第三织束中以第二数量的经纱织造,第二数量小于第一织束中的经纱的第一数量,则能特别有效地抑制出现翘曲或起皱的倾向。

此外建议,第二和第三织束构造成相同的并且关于中央的第一织束对称地设置,由此,安全带在中央部段的两侧具有相同的特性。由此不存在倾向于在负载下发生翘曲或出现折皱的倾向的优先侧面。此外,安全带在两侧具有相同的特性,从而安全带也可以在扭转的情况下布置在乘员身上,而约束特性不会由此发生改变。

可以利用这样的安全带实现特别好的结果,所述安全带在中央的第一织束中具有100至140根、优选120根经纱和/或在第二和第三织束中具有70至80根、优选75根经纱。

此外建议,连接纱线在与其他经纱分开的织束中织造,由此,可以有意地使连接纱线以不同于其余经纱的组织与纬纱相编织。特别是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将安全带的两个层相互连接。

特别是可以在安全带上设置能被引导移动的、能锁定到能相对于车辆固定的带锁扣中的带锁舌,所述带锁舌在锁定位置中将安全带分成与乘员的胸部交叉的对角带部段和与成员的骨盆交叉的腰带部段,并且第一部段可以这样设计尺寸和定位,使得第一部段构成对角带部段或构成对角带部段的一部分。通过所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特别是可以通过对角带部段降低胸部压力。由于乘员的骨盆能承受明显更大的载荷,出于伤害风险方面的原因,可以忍受的是,在这里安全带设计成具有传统的宽度,因此腰带部段通过安全带较窄的第二部段形成并且可以在第二带卷收器上或第一带卷收器上卷收。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形式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的安全带装置;

图2用不同的视图示出具有加宽的第一部段的安全带;以及

图3示出平行于纵向延伸方向的通过安全带的第一部段的纬纱的两个不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1,其中可以看到乘坐在车辆座椅3上的乘员。安全带装置1包括第一带卷收器4和转向器11,所述第一带卷收器和转向器都固定在车辆的b柱2上。此外,所述安全带装置1还包括第二带卷收器5和带锁扣10,所述第二带卷收器和带锁扣都固定在车辆结构的下部段上、优选固定在车辆的地板结构上。此外还设有安全带6,在所述安全带上能移动地引导带锁舌9,所述带锁舌能够锁定在带锁扣10中。带锁舌9在锁定位置中将安全带6分成与乘员的胸部交叉的对角带部段7和与乘员的骨盆交叉的腰带部段8。

安全带6能以第一端部卷绕在第一带卷收器4上并从这里出发向上延伸到转向器11。从转向器11出发,安全带6继续在对角带部段7中一直延伸到锁定在带锁扣10中的带锁舌9,并继续从带锁舌9出发在腰带部段8中延伸到第二带卷收器5,安全带6能以第二端部在第二带卷收器5上卷绕。因此,该安全带装置1对应于传统的具有两个带卷收器4和5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几何结构。

在图2中能放大地看出安全带6的一个局部,优选是对角带部段7的一个局部。安全带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段13、第二部段12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部段12和13之间的过渡部段14。第二部段12具有46mm至48mm的宽度,这个宽度相当于传统安全带的宽度。由于安全带6分别能以对应于安全带6的第二部段1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两个带卷收器4和5上卷绕,因此同样可以使用具有常规规格和装配尺寸的传统带卷收器4和5。相反,安全带的第一部段13具有75mm至100mm的宽度并且长度为350至600mm。此外,在第一部段13和第二部段12之间分别设有过渡部段14,在过渡部段中安全带6的宽度朝第一部段13的方向增大。过渡部段14分别具有100mm至200mm的优选长度。第一部段13这样定位在安全带6中,使得在系上安全带6时第一部段贴靠在乘员的胸部上。此外,第一部段13这样定位或者第二部段12在长度上这样设计尺寸,使得安全带6在松开以便完全卷收时仅以具有较小宽度的第二部段12在两个带卷收器4和5上卷收。这里,第二部段12的长度这样确定,使得安全带6通过第一带卷收器4最多卷收到安全带以过渡部段14或第一部段13贴靠在转向器11上为止。剩余的带松弛段(gurtlose)这样来卷收,即,安全带6的第二端部在第二带卷收器5上卷绕。由此,安全带6实际上经由对角带部段7和腰带部段8的两个自由端部进行卷收。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安全带6在第一部段13贴靠在乘员上的区域内的贴靠面加大,并由此降低了乘员负载。这里特别有利的是,安全带6在两个要卷收的第二部段12或两个端部中设计成具有传统的尺寸,从而可以使用传统的带卷收器4和5并且安全带6不必为了完全卷收而以第一部段13进行卷绕。第一部段13的位置这里必须设计成,使得第一部段在解开安全带6时的停放位置中以及在系上安全带6时都总是位于转向器11和带锁舌9之间,而不会干扰安全带拉出运动和安全带收回运动,这通过使用两个带卷收器4和5来实现。

安全带6在第一部段13中具有10根至18根纬纱/cm的纬纱密度,在第二部段12中具有约6根至12根纬纱/cm的纬纱密度,而在过渡部段14中具有朝第一部段13的方向升高的6根至18根纬纱/cm的纬纱密度。所述纬纱密度分别是沿安全带6的纵向延伸方向给出。

此外,安全带6在第二部段12的区域中和在过渡部段14的区域中分别以2/2组织织造,而在第一部段13的区域中以1/1和/或2/2组织织造。如在图2和图3下面的图示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安全带6在第一部段13的区域中织造成双层的,具有两层经纱19、20和纬纱18,其中,这两个层并且特别是纬纱18在边缘区域中分别通过1/1组织的两根连接纱线17相互连接,而其余的经纱19、20既可以以2/2组织织造也可以以1/1组织织造。这里已经证明有利的是,只有连接纱线17以1/1组织织造,而经纱以2/2组织织造。第一部段13因此构造成管状织物(hohlgewebe)。

所提出的第一部段13和过渡部段14的构型的优点在于,安全带6由此在正常使用中以及在受到载荷时都无褶皱并且在边缘区域不会翘曲地贴靠在乘员上。这里过渡区段14的长度和过渡区段14中逐渐提高的纬纱密度对于尽可能均匀的载荷分布是特别重要的。此外,第一部段13中1/1和/或2/2组织的织纹设计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由此能够实现纬纱18、经纱19、20和连接纱线17的连接点的特别大的密度和特别高的数量。

经纱19、20具有830至1670dtex的纱线支数,纬纱18具有400至1100dtex的优选纱线支数,而连接纱线17具有280至550dtex的优选纱线支数。这里,连接纱线17的纱线支数可以根据纬纱18的纱线支数来选择。

此外,必须利用具有对于不同的部段12、13和14能单独改变的或不同的张力的经纱19、20来织造安全带6。

如在图2中间的视图能看到的那样,安全带6的经纱19、20编织在三个织束i、ii和iii中。这里第一织束iii在中央部段150中具有经纱,而第二织束ii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并被构造成相同的分束或分部段与第一织束iii邻接,所述分束或分部段与第一织束iii相比具有较小的、分别为75根的经纱数量,从而第二织束ii以两个分束或分部段的总和总共也具有150根经纱19、20。第三织束i的两个另外的分部段或分束在外侧与第二织束ii的各分部段邻接,所述另外的分束或分部段分别具有60根经纱,从而第三织束i总共具有120根经纱19、20。不同织束i、ii和iii的经纱19、20优选可以以不同的组织和/或以不同的定向与纬纱18编织,从而安全带6横向于其纵向延伸具有纬纱18的不同组织。由于将经纱19、20编织在不同织束i、ii和iii中,可以符合目的地在第一部段13中给安全带6设置沿横向方向这样的刚度,使得安全带6即使在纵向力提高时在侧向边缘部段中也不会出现侧面翘曲。这里编织在不同的织束i、ii和iii中优选还由于以下原因是有利的,即,较窄的第二部段12中较高的拉力由此较为均匀地传递到第一部段13,并且反之亦然。这里术语“织束”i、ii和iii分别是指经纱19、20组成的组,这些组分别共同地改变其相对于纬纱18的侧面定向并且由此按统一的组织与纬纱18相编织。

通过将经纱19和20编织在不同的织束i、ii和iii中,可以横向于安全带6的纵向延伸不同地选择不同组中的经纱19和20的组织,由此又可以实现不同的刚度,并由此可以有意地实现或防止出现安全带6的确定的变形特性。

连接纱线17优选在分开的没有示出的第四织束中在安全带6的整个横向延伸上以1/1组织与纬纱18相编织,从而连接纱线17以与其他织束i、ii和iii中的经纱19、20不同的组织编织,并且由此使经纱19和20的两个层相互连接。连接纱线18的第四织束实际上在安全带6的横向延伸上与其他织束i、ii和iii相叠加并且包括优选70至120根纱线,特别优选100根纱线。

织束i、ii和iii是指经纱19、20或连接纱线17的编组,这些经纱或连接纱线一起作为组按一种组织与纬纱18相编织。这里,组织可以构造成在节奏(rhythmus)上不同,也可以构造成在节奏上是相同的、但是错开的。第二和第三织束ii和i的分部段或分束优选关于第一织束iii对称地设置和分配,并且按统一的2/2或1/1组织与纬纱18相编织,优选以2/2组织编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