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41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窗框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框中的立柱的端部和上窗框的端部之间的窗框连接结构,所述门框由支撑车窗玻璃侧边部的所述立柱和支撑全封闭状态的车窗玻璃上边部的所述上窗框构成。



背景技术:

开关车身的车门开口的车门一般在车门本体(内板和外板)的上部上一体式设有形成车窗开口的车门窗框。车门窗框由金属制成的立柱和上窗框构成,立柱的上端部上连接有上窗框的端部。

并且,立柱和上窗框由通道部件和内部部件两个部件构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中,通道部件支撑车窗玻璃,内部部件安装在通道部件上,且与通道部件共同形成袋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願:2010-105531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立柱和上窗框由两个部件构成时,位于车身的外侧的部件有时需要进行防锈的电镀处理。

但是,当对两个部件的紧贴部位进行焊接,且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为电镀部件时,会通过焊接产生电镀蒸汽及飞溅现象。

因此,需要对两个部件紧贴后被焊接的部位进行电镀层的切削工序。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省略工序的窗框连接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课题,反映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侧面的窗框连接结构,其使门框中的与立柱的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和与上窗框的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对接后,通过焊接该对接部分而构成,其中,所述门框由支撑车窗玻璃侧边部的所述立柱和支撑全封闭状态的车窗玻璃上边部的所述上窗框构成,所述窗框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上窗框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由支撑所述车窗玻璃的通道部件和内部部件构成,其中,所述内部部件连接于该通道部件上,且与所述通道部件共同形成袋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具有沿较长方向接合的接合部,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接合部的与另一个部件接合的面上进行电镀处理,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具有密合部和非密合部,其中,所述密合部紧贴于另一部件,所述非密合部局部接触于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的连接部上,且不与另一部件紧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窗框的接合部内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所述非密合部是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向脱离另一部件的接合部的方向弯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窗框的接合部内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所述非密合部是缺口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立柱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部上,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相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部件包括: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表面相向;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与所述车窗玻璃的后面相向;基部,连接所述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和所述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所述基部是所述通道部件的接合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部部件包括:设计部;袋部形成部,与所述通道部件的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共同形成封闭截面的袋部;联络部,联络所述设计部和所述袋部形成部,所述联络部是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部件的上端侧的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具有缺口部。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课题,反映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侧面的窗框连接方法,其使门框中的与立柱的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和与上窗框的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对接后,通过焊接该对接部分而构成,其中,所述门框由支撑车窗玻璃侧边部的所述立柱和支撑全封闭状态的车窗玻璃上边部的所述上窗框构成,所述窗框连接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上窗框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部件由支撑所述车窗玻璃的通道部件和内部部件构成,其中,所述内部部件连接于该通道部件上,且与所述通道部件共同形成袋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具有沿较长方向接合的接合部,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接合部的与另一个部件接合的面上进行电镀处理,所述窗框连接方法包含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第一工序,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具有密合部和非密合部,其中,所述密合部紧贴于另一部件,所述非密合部局部接触于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的连接部上,且不与另一部件紧贴,并且安装所述通道部件的接合部的密合部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的密合部,为了使所述非密合部接触所述连接部而切断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从而形成交叉于较长方向的切断面的同时,形成所述立柱和所述上窗框中的交叉于另一部件的较长方向的连接截面;第二工序,使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对接,通过焊接该对接部分来进行连接。

可通过以下阐述的用于实施实用新型的方式及附图来进一步明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框连接结构,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接合部的与另一个部件接合的面上进行电镀处理,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具有密合部和非密合部,其中,所述密合部紧贴于另一部件,所述非密合部局部接触于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的连接部上,且不与另一部件紧贴,从而,使所述通道部件的所述连接截面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所述连接截面对接,因此当通过焊接使该对接部分连接时,无需对被焊接的部位进行电镀层的切削工序,从而能够省略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框连接方法,第一工序形成如下,在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接合部的与另一个部件接合的面上进行电镀处理,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具有密合部和非密合部,其中,所述密合部紧贴于另一部件,所述非密合部局部接触于所述立柱的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连接截面的连接部上,且不与另一部件紧贴,并且安装所述通道部件的接合部的密合部和所述内部部件的接合部的密合部,为了使所述非密合部接触所述连接部而切断所述通道部件和所述内部部件,从而形成交叉于较长方向的切断面的同时,形成所述立柱和所述上窗框中的交叉于另一部件的较长方向的连接截面,通过具有如上的第一工序,可以在使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截面和所述上窗框的所述连接截面对接且通过焊接使该对接部分连接的第二工序之前,无需对被焊接部位的电镀层进行切削工序,因此能够省略工序。

可通过以下阐述的用于实施实用新型的方式及附图来进一步明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2的立柱和上窗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窗框连接结构及窗框连接方法的具有车门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Ⅲ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切断线Ⅳ-Ⅳ的截面图。

图5是图3的切断线Ⅴ-Ⅴ的截面图。

图6是组装图1的分解立体图的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7是破断图6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从车内侧观察图6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2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窗框连接结构及窗框连接方法的车门进行说明。图2是车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窗框连接结构及窗框连接方法的车辆的侧视图。

在前车门1的车门本体(内板和外板)3的上部一体设置形成有车窗开口的车门窗框5。车门窗框5由立柱(A柱)7和立柱(B柱)9以及上窗框11构成。在立柱7和立柱9的上端部对接上窗框11的端部后进行连接。

在后车门13的车门本体(内板和外板)15的上部一体设置形成有车窗开口的车门窗框17。车门窗框17由立柱(B柱)19和立柱(C柱)21 以及上窗框23构成。在立柱19和立柱21的上端部对接上窗框23的端部,通过焊接对接部分来进行连接。

各连接部分(图中为局部具有阴影的部分)的结构及连接方法相同,因此,采用前车门1的立柱(B柱)9和上窗框11的连接部分(图中为Ⅲ部分)来对窗框的连接结构及窗框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在这里,采用图1,图3-图8进行立柱(B柱)9和上窗框11的说明。图1是从图2的立柱和上窗框的车外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Ⅲ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切断线Ⅳ-Ⅳ的截面图。图5是图3的切断线Ⅴ-Ⅴ的截面图。图6是组装图1的分解立体图的部件时的立体图。图7是破断图6的一部分的图。图8是从车内侧观察图6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立柱9由支撑车窗玻璃的通道部件31和内部部件35构成,内部部件35安装至通道部件31上,且与通道部件31共同形成袋部 33。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道部件31和内部部件35是通过对金属薄板材进行辊压成形或冲压成形而制造的。

并且,内部部件35,作为金属的薄板使用了镀锌钢板。

通道部件31由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a和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b以及基部31c构成。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a,与车窗玻璃的表面相向,且向车外露出。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b,与车窗玻璃的后面相向。基部31c,与车窗玻璃的侧端部相向,且连接于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a和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b上。通道部件31的截面形状呈大致コ字形状。

内部部件35由向车外露出的设计部35a和袋部形成部35b以及联络部 35c构成。袋部形成部35b与通道部件31的后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b共同形成封闭截面的袋部33。联络部35c联络设计部35a和袋部形成部35b,且与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紧贴。

即,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和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是沿较长方向接合的接合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由紧贴于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的密合部31e和不紧贴的非密合部31d构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由密合部35e和非密合部35d构成。密合部35e紧贴于通道部件31的密合部31e,非密合部35d 与通道部件31的非密合部31d相对。

在内部部件35的露于车外的设计部35a和通道部件31的露于车外的设计部31a上安装有装饰用的树脂制的装饰物(未图示)。

此外,通道部件31的截面形状除了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外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

而且,随着设计部35a往下,内部部件35的宽度(图4中用W表示) 逐渐变大。但是,设计部35a以外的截面形状除了上端部和下端部之外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

另外,如图5所示,上窗框11是通过对金属的薄板材进行辊压成形而制造的。并且,上窗框11由形成封闭截面的袋部37的袋部形成部11a和支撑车窗玻璃的通道部11b构成。

利用图1说明立柱9和上窗框11的连接方法。

将立柱9的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的密合部31e和内部部件35的连结部35c的密合部35e紧贴后,通过点焊等形成一体化。在此之前,使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的上端部向脱离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的方向弯曲,从而形成非密合部(弯曲部)31d。同时,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 的非密合部35d与通道部件31的非密合部(弯曲部)31d相对。此外,将通道部件31的上端侧的表侧车窗玻璃相向部31a开槽口。

并且,将立柱9的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的密合部31e和内部部件35 的连结部35c的密合部35e紧贴后,通过点焊等形成一体化。

切断通道部件31和内部部件35,以使通道部件31的非密合部(弯曲部)31d和内部部件35的非密合部35e与连接部相接触,从而形成与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S1。

并且,也切断上窗框11,从而形成与较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连接截面 S2(第一工序)。

使立柱9的连接截面S1和上窗框11的连接截面S2对接后,如图6, 7以及图8所示,从连接部51的外侧通过电弧焊接等的方法连接两者。其中,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对立柱9的连接截面S1和上窗框11的连接截面S2进行焊接(第二工序)。

其中,在图7,8中呈现了形成于连接部51上的焊缝53。

根据上述构成及连接方法能够获取如下效果。

(1)在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上形成非密合部(弯曲部)31d,从而使立柱9的连接截面S1和上窗框11的连接截面S2在对接后通过焊接连接时,无需对连接部51的电镀层进行切削工序,因此能够省略工序。

(2)将立柱9的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和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 紧贴后,通过点焊等形成一体化。在此之前,使通道部件31的基部31c的上端部上形成向脱离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的方向弯曲的非密合部(弯曲部)31d,从而无需对被焊接的部位进行电镀层的切削工序,因此能够省略工序。

(3)立柱9的连接截面S1和上窗框11的连接截面S2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被焊接。从而,可以防止立柱9的连接截面S1和上窗框11的切断截面S2生锈。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作非密合部的弯曲部形成于通道部件的31的基部31c上。但是,该弯曲部还可以形成在内部部件35的联络部35c上。

并且,虽然弯曲部是作为非密合部形成的,但也可以用作缺口部。

另外,虽然由通道部件和内部部件的两个部件构成的是立柱9,但也可以是上窗框部件11。

而且,虽然在内部部件35上进行了电镀处理,但也可在通道部件31 上进行电镀处理。

并且,内部部件35通过将镀锌钢板用作金属薄板来使内部部件35的整体进行电镀处理,但是,至少在紧贴于联络部(密合部)35c的通道部件 31的基部(密合部)31c的面上进行电镀处理即可。

本国际申请基于2014年5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願 2014-0112161号主张优先权。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特願2014-0112161号的所有内容都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是以例示为目的提出的。其并不都包括或按所记载的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参照上述记载内容可进行多种变形或变更,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标记

9 立柱

11 上窗框

31 通道部件

31c 基部(密合部)

31d 弯曲部(非密合部)

35 内部部件

35c 联络部(密合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