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漂移辅助装置,目前广泛地使用在汽车、卡丁车、碰碰车等加装领域。
背景技术:
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又叫“侧滑”、“滑胎”或“甩尾”,车手以过度转向的方式令车子侧滑行走。通常相对于咬地过弯(Grip,一种维持车辆轮胎抓地力的 过弯方式),漂移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况变化较大的赛车活动,其中又以越野拉力赛里应用频率较多,而其他竞速类的赛车则鲜少运用漂移技巧过弯。这主要原因是漂移虽然可以在过弯时保持较高的引擎转速,但由于在一般柏油路面上过弯时车速减损较多,再加上轮胎损耗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车手并不会经常在竞赛过程中使用此技巧。
在汽车漂移时,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这样就导致车轮的受压不平均,整车的重量以及全部都落到其中一侧的车轮上,使车轮以及车轴的受到极大的应力挤压,严重降低车轮车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为汽车的漂移操作带来了危险以及各种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整简便,能有效降低汽车漂移时对车轮所产生的压力,并可在低速的状态下实现飘逸,还提高了车辆漂移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汽车漂移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漂移辅助装置,包括:车架以及设在车架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导轨以及滑块,滑块沿导轨作上下滑动;在滑块上套接有万向轮组件,该万向轮组件的滚轮部分设置在车架底部,其位置与车轮位置相对应,在滑块与万向轮组件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将万向轮组件推向地面;在车架上还设有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与滑块相连接,并且调整滑块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万向轮组件由滑轴、滚轮构成,该滚轮设在滑轴下方,滑轴的中部设有挡块,该挡块与弹性元件相贴合并且承受弹性元件相对于万向轮组件的作用力。
优选的是,所述的调整装置由滑轮、钢缆以及调整器构成,所述的滑轮安装在车架上,其位置与滑块相对应;所述的调整器设在车架上,其位置与驾驶座位相对应;钢缆卡扣在滑轮上并分别连接滑块与调整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调整器为离合器、棘轮机构或者手轮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万向轮组件成对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导轨为成对设置,两导轨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车架安装。
优选的是,所述的滑块为长条状结构,在滑块上设有与导轨相套合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下方设有定位槽,弹性元件套合安装在该定位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压力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汽车飘逸辅助装置,实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车架底部增加带弹性元件的万向轮装置,使弹性元件能够吸收车辆在位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压力,避免了惯性压力过大对车辆的车轮以及轮轴产生破坏性影响,同时保证了车辆在漂移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通过调整装置对车辆的承受压力强度进行调整,使车辆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感受而进行实时的调整,增强了漂移辅助装置的可操控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调整简便,能有效降低汽车漂移时对车轮所产生的压力,并可在低速状态下实现飘逸,还提高了车辆漂移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车架; 2、车轮; 3、导轨; 4、滑块; 41、导向孔; 42、定位槽; 5、万向轮组件; 51、滑轴; 52、滚轮; 53、挡块; 6、弹性元件; 7、调整装置; 71、滑轮; 72、钢缆; 73、调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汽车漂移辅助装置,包括:车架1以及设在车架1底部的车轮2,其特征在于:在车架1上设有导轨3以及滑块4,滑块4沿导轨3作上下滑动;在滑块4上套接有万向轮组件5,该万向轮组件5的滚轮52部分设置在车架1底部,其位置与车轮2位置相对应,在滑块4与万向轮组件5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6,该弹性元件6将万向轮组件5推向地面;在车架1上还设有调整装置7,该调整装置7与滑块4相连接,并且调整滑块4与车架1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万向轮组件5由滑轴51、滚轮52构成,该滚轮52设在滑轴51下方,滑轴51的中部设有挡块53,该挡块53与弹性元件6相贴合并且承受弹性元件6相对于万向轮组件5的作用力。
优选的是,所述的调整装置7由滑轮71、钢缆72以及调整器73构成,所述的滑轮71安装在车架1上,其位置与滑块4相对应;所述的调整器73设在车架1上,其位置与驾驶座位相对应;钢缆72卡扣在滑轮71上并分别连接滑块4与调整器73。
优选的是,所述的调整器73为离合器、棘轮机构或者手轮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万向轮组件5成对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导轨3为成对设置,两导轨3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车架1安装。
优选的是,所述的滑块4为长条状结构,在滑块4上设有与导轨3相套合的导向孔41,导向孔41的下方设有定位槽42,弹性元件6套合安装在该定位槽42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元件6为压力弹簧。
实施例一
在实际应用中,万向轮组件5中的滚轮52底部低于汽车车轮2底部,汽车平放在路面上时,由于汽车重量的作用,滚轮52推动滑轴51沿滑块4上的导向孔41向车架1方向回退,通过挡块53对弹性元件6形成预紧压力。当汽车漂移时,汽车的车轮2由于承受转向的巨大压力,向车架1方向产生位移导致车架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减少。此时,万向轮组件5跟随车轮2的位移距离进一步向车架1方向回退位移,弹性元件6则吸收了万向轮组件5的位移压力,使整车的压力被弹性元件6的弹性应力所吸收,从而减少了车辆在漂移过程中对车轮2所施加的压力,保持力车辆在漂移过程中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滑轴51可以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方向而转动,使滚轮52始终保持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
实施例二
在实际应用中,装置的承受压力强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需求,通过调整装置7进行调节。调整器73设在驾驶座位一侧,驾驶员可以简便地对其进行操作,通过调整器73拉动钢缆72,钢缆72在滚轮52的支撑作用下,位移拉动滑块4沿导轨3滑动位移,由于滑块4相对于车架1的位置发生改变,弹性元件6的压缩量亦随之发生改变,致使弹性元件6的压缩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车辆漂移辅助装置的压力调整。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