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装置,是一种建筑领域中清洗车辆的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是产生扬尘比较严重的地方,进出工地的车辆总会将工地上的泥土随着车轮而带进城市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当工程处于土方开挖阶段,在建筑工地出口处,需对大量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清洗,若采用人工清洗根本应付不过来,从而造成渣土车拥堵、排队现象。此外,随着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的不断推进,如何解决车辆携带泥土的问题成了各个工程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工程常采用通过式洗车槽、低洼坑式洗车槽进行清洗车辆。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车辆冲洗问题,但有的装置冲洗用时较长,需10-15min钟才能将一辆车清洗干净;有的装置则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施工场地狭小的项目根本无法使用,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研究利用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在工地上的应用具有实际的价值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装置,可以确保驶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无扬尘。尤其是在土方开挖阶段,对大量渣土运输车辆的清洗,避免了因采用人工清洗无法应付过来而造成的渣土车排队现象。本装置多角度冲洗喷头能够在7-10秒(实际时间)内将车辆清洗干净,利用红外感应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冲洗效率,平均每小时可冲洗60~80辆车,解决了清洗车辆慢造成施工现场交通拥堵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装置,包括集水箱、并联动力系统、压力表、龙门泄压阀、三级沉淀池、冲洗挡水板、侧边喷头、钢筋箅子、底部喷头、循环排水沟、通水管、排水沟、红外感应器、DN80水管、DN50水管、喷头支管,所述循环水沟通过排水沟与三级沉淀池连接,三级沉淀池并联动力系统与集水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侧边喷头安放在冲洗挡水板内侧位置,侧边喷头上下设有三排、左右各6道,底部喷头放置于车道中间位置,底部喷头纵向双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并联动力系统由两台抽水泵组成,并联动力系统上设有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DN50水管上设有龙门泄压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冲洗挡水板上安装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快速清洗车辆,7-10秒冲洗一辆;(2)防虹吸泄压阀,节约水资源;(3)红外感应自动冲洗,无需人工操作;(4)造价低、安装方便、部件方便周转使用;(5)设备牢固耐用,使用周期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动力系统构造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虹吸泄压阀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边喷头构造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底部喷头构造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水箱构造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三级沉淀池构造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箅子构造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冲洗挡水板构造图
图中:1-集水箱、2-并联动力系统、3-压力表、4-龙门泄压阀、5-三级沉淀池、6-冲洗挡水板、7-侧边喷头、8-钢筋箅子、9-底部喷头、10-循环排水沟、11-通水管、12-排水沟、13-红外感应器、14-DN80水管、15-DN50水管、16-喷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感应式水循环自冲洗洗车槽装置,包括集水箱、并联动力系统、压力表、龙门泄压阀、三级沉淀池、冲洗挡水板、侧边喷头、钢筋箅子、底部喷头、循环排水沟、通水管、排水沟、红外感应器、DN80水管、DN50水管、喷头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泥水从循环水沟汇集经过排水沟流入三级沉淀池,经过三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后,并联动力系统将沉淀后的水暂时抽到集水箱中,下次冲洗车辆时继续使用,实现水循环的重复利用。
所述多角度清洗喷头(7)(9),侧边喷头(7)安放在冲洗挡水板内侧位置,喷头上下三排、左右各6道,能够保证轮子外侧上下都能清洗到位;底部喷头(9)放置于车道中间位置,喷头纵向双排布置,喷头斜向上左、右各45°喷水,用以清洗车轮内侧和车辆底部泥土,保证车轮外侧、内侧以及车底部都能够被清洗干净。
所述龙门泄压阀(4),在并联动力系统(2)工作结束后,供水系统会由于抽水压力而产生虹吸现象,此时龙门泄压阀(4)将自动吸入大气平衡水管内水压力,消除虹吸,避免浪费水资源。
所述并联动力系统(2),由两台抽水泵并联作业,作为冲水动力源,并通过压力表(3)来调节冲洗水压力,掌握冲洗水强度,达到快速冲洗效果。
所述红外感应(13)自动控制系统,在洗车槽挡水板部位安装红外感应器(13),并与操作系统结合,根据实际车辆缓慢通过时间,设定冲洗时间。将人工操作洗车槽升级为红外感应智能洗车槽,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冲洗车辆效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