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683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特别是指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其对配套的轮胎性能要求也随着提高。在现有行车的各种各样路面中,有平坦路面、碎石路面、泥泞路面、冰雪路面等,特别是碰到泥泞路面或冰雪路面时,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胎面花纹抓地力不足,往往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取增大沟槽宽度或增加沟槽数量设计,虽然此设计可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及排水排泥性能,但容易降低胎面花纹块的整体刚性,产生局部异常磨耗,造成轮胎的早期破坏,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另外,胎面花纹块面积减小,导致胎面的磨耗性能未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其在确保轮胎湿地性能的同时,提升轮胎的抓地力以及轮胎使用后期的胎面耐磨耗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该轮胎胎面由多个花纹块组组成,各花纹块组包含中心花纹块、及位于中心花纹块两侧的胎肩花纹块,各花纹块之间形成有花纹沟,其中:各花纹沟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多阶状的立体沟壁,并且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多阶状呈相反设置。

所述各花纹沟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并且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阶梯状呈相反设置。

所述各胎肩花纹块与中心花纹块之间形成有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各横向沟槽或/和纵向沟槽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并且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阶梯状呈相反设置。

所述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呈错位的多层设置,并且两侧壁的多层呈阶梯状立体沟壁的错位方式呈相反设置。

所述每层立体沟壁的宽度是其所对应的沟槽宽度的10%~22%。

所述各层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分别由轮胎胎面向沟槽底部延伸形成第一阶立体沟壁、第二阶立体沟壁、第三阶立体沟壁。

所述第一阶立体沟壁与轮胎径向所构成的角度为-10°~10°。

所述第一阶立体沟壁径向深度、第二阶立体沟壁径向深度及第三阶立体沟壁径向深度相等。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胎面设置花纹沟,确保轮胎的湿地性能,并在花纹沟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并且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阶梯状呈相反设置,增加花纹块沟壁的边缘效应,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而多阶立体沟壁由轮胎胎面向沟槽底部延伸形成的“阶梯状”,随着轮胎的使用磨损,花纹块面积也随之增大,提高花纹块的刚性,进一步提升轮胎使用后期的耐磨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沟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沟壁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沟壁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沟壁结构,其中竖直方向为轮胎周向,横向方向为轮胎轴向,轮胎胎面1由多个花纹块组2组成,其中花纹块组2包含中心花纹块21及位于中心花纹块21两侧的胎肩花纹块22,各胎肩花纹块22与中心花纹块21之间形成有花纹沟,由此可确保轮胎的湿地性能。

为提升轮胎胎面花纹的抓地力,各花纹沟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多阶状的立体沟壁,并且同一花纹沟槽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多阶状呈相反设置。

为进一步提升轮胎胎面花纹的抓地力,各花纹沟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并且同一花纹沟槽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阶梯状呈相反设置。

此实施例中的各胎肩花纹块22与中心花纹块21之间形成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各横向沟槽3或/和纵向沟槽4的两侧壁设置有沿沟槽长度方向呈阶梯状的立体沟壁,并且两侧壁的立体沟壁的阶梯状呈相反设置,即为两侧立体阶梯沟壁凹凸落差交错。

阶梯状的沟壁可为呈错位的多层设置,并且两侧壁的多层呈阶梯状立体沟壁的错位方式呈相反设置,由此可保证各花纹沟槽的宽度,以确保轮胎的湿地性能以及轮胎的抓地均衡。

配合图1所示,此实施例中横向沟槽3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层阶梯状立体沟壁31,同样纵向沟槽4两侧壁上亦分别设有三层阶梯状立体沟壁41,其中横向沟槽3的每层立体沟壁31的宽度W2是其所对应的横向沟槽3宽度W1的10%~22%;同时纵向沟槽4的每层立体沟壁41的宽度W3是其所对应的纵向沟槽41宽度W4的10%~22%,其增加花纹块沟壁的边缘效应,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

配合图2、3、4所示,以横向沟槽3的立体沟壁31为例进行说明,各层阶梯状的立体沟壁31分别由轮胎胎面向沟槽底部延伸形成第一阶立体沟壁311、第二阶立体沟壁312、第三阶立体沟壁313;其中第一阶立体沟壁311与轮胎径向所构成的角度α为-10°~10°,若立体沟壁角度小于-10°,胎面花纹块容易产生偏磨耗;若立体沟壁角度大于10°,影响轮胎行使时的边缘效应;横向沟槽3的立体沟壁31的径向深度H分为第一阶立体沟壁311径向深度HA、第二阶立体沟壁312径向深度HB、第三阶立体沟壁313径向深度HC,上述深度优取相等:HA=HB=HC,此设置有利于轮胎使用时的受力均匀。随着轮胎使用过程的磨损,花纹块面积也随之增大,可提高花纹块的刚性,进一步提升轮胎使用后期的耐磨耗性能。

本实施例是以横向沟槽3的多阶立体沟壁31结构为例,当然纵向沟槽4的多阶立体沟壁41结构与横向沟槽3的多阶立体沟壁31结构均采用相同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于雪地轮胎,当处于冬季时候,轮胎胎面花纹上横向主沟与纵向主沟均可采用多阶立体沟壁设计及细沟槽设计,确保雪地路况的载重量,有利于提升轮胎抓地力,当轮胎将胎面细沟槽磨损后,此时轮胎可以适用于非雪地路况,由于胎面花纹块的面积增大,提升轮胎在非雪地路况的磨耗性能,防止轮胎的破坏。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以后,实施例可确保轮胎的湿地性能,且轮胎的胎面花纹抓地力及耐磨耗性能均比过往例优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