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336阅读:1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摩托车使用的日益推广,刹车安全已成为如今最重要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电动摩托车后刹车大都采用涨刹,该结构的刹车机构的缺陷是刹车距离太长,电动摩托车载重越大时越明显;

现有市场上也有电动摩托车采用液压碟刹装置,但是液压碟刹装置对于电动摩托车而言有些大材小用,电动摩托车重量轻速度也不快,使得安装液压碟刹装置的电动摩托车制造成本高,并且液压碟刹装置制作工艺精度要求较高,其结构复杂,使得电动摩托车刹车装置的制造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电动摩托车刹车装置刹车距离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摩托车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该刹车下泵包括泵体、油缸及刹车片,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油孔及出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制动片及下制动片,所述上制动片与下制动片之间连接有导销,所述上制动片与下制动片可沿导销轴向活动,所述支架两侧连接有上滑动轴及下滑动轴,所述下滑动轴外套设有橡胶滑套,所述上制动片中部抵接有活塞,所述上制动片与活塞抵接处设有活塞防尘圈,所述活塞外壁套设有矩形圈,所述活塞相对于抵接上制动片一端的另一端设有改形太阳尾座。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形太阳尾座内部设有铜扭力杆套,所述铜扭力杆套通过扭力杆与改形太阳尾座连接,所述改形太阳尾座上设有摇臂,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扭力杆,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改形太阳尾座连接,所述摇臂可沿扭力杆转动并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所述改形太阳尾座上还设有进油咀与过油咀,所述进油咀上抵接有进油咀帽,所述过油咀上设有过油螺栓,所述过油咀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过油螺栓通过螺纹与过油咀连接。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设置于改形太阳尾座与上制动片之间,所述进油咀穿设在泵体的进油口处,所述过油咀穿设在泵体的出油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廉,应用领域广泛,操作简单,制动速度快,保证了制动效果和速度,更加安全可靠的刹车下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与制动片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形太阳尾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形太阳尾座A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刹车下泵,该刹车下泵包括泵体1、油缸2及刹车片3,所述泵体1上设有进油孔11及出油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制动片41及下制动片42,所述上制动片41与下制动片42之间连接有导销43,所述上制动片41与下制动片42可沿导销43轴向活动,所述支架4两侧连接有上滑动轴44及下滑动轴45,所述下滑动轴46外套设有橡胶滑套,所述上制动片41中部抵接有活塞5,所述上制动片41与活塞5抵接处设有活塞防尘圈51,所述活塞5外壁套设有矩形圈52,所述活塞5相对于抵接上制动片41一端的另一端设有改形太阳尾座6,所述改形太阳尾座内部6设有铜扭力杆套61,所述铜扭力杆套61通过扭力杆62与改形太阳尾座6连接,所述改形太阳尾座6上设有摇臂63,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扭力杆62,另一端通过弹簧64与改形太阳尾座6连接,所述摇臂63可沿扭力杆62转动并在弹簧64的作用下自动回位,所述改形太阳尾座6上还设有进油咀65与过油咀66,所述进油咀65上抵接有进油咀帽67,所述过油咀66上设有过油螺栓68,所述过油咀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过油螺栓68通过螺纹与过油咀66连接,所述泵体1设置于改形太阳尾座6与上制动片之41间,所述进油咀65穿设在泵体1的进油口11处,所述过油咀66穿设在泵体1的出油口12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