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阳帘。
背景技术:
随着温度的升高,汽车玻璃为了遮阳、遮光、隔热、防紫外线、单向透光、偏光的目的,一些高档汽车会在侧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内侧设置电动遮阳帘,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隐私保密、保护部分皮质不受灼伤的功能,但其由于电驱动的缘故,配置电动遮阳帘成本较高,一些经济型汽车并不能配置这些功能,且由于其占用安装空间大的缘故,现有车型前挡风玻璃内侧均无法安装电动遮阳帘,所以很多在烈日下暴晒的汽车,往往会发生自燃、皮质灼伤的情况。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自动卷帘装置,其包括卷轴、卷簧、卷套、帘布以及帘布横杆,卷簧连接于卷轴和卷套之间,用于蓄能带动卷套旋转收纳帘布,这种遮阳帘在使用时,通过吸盘将卷轴固定于玻璃一端,手动横向拉出帘布,由于帘布跨度大,需要探身到挡风玻璃的另一端拉住帘布横杆以拉出帘布,操作极其不便,且由于跨度大导致帘布无法紧贴于挡风玻璃设置;其只能通过设置于挡风玻璃横向的一端以及无法紧密贴附于玻璃的原因在于:现有自动卷帘装置的帘布无法卷绕于弯曲的卷轴上,众所周知,汽车前挡风玻璃沿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弧度,一款能够沿此弧度布置且同样能够可靠实现卷绕功能的遮阳帘势必至少能够解决以下问题:1)帘布无法围绕弯曲的卷轴卷绕;2)帘布跨度大由于重力而无法紧密贴附玻璃面;3)卷轴弯曲方向的帘布褶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帘,其具备结构可靠、性能优良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遮阳帘可以解决现有遮阳帘的帘布无法围绕弯曲的卷轴卷绕、以及帘布因跨度大而导致的帘布无法紧密贴附玻璃面的问题,且通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效补偿卷轴弯曲方向的帘布褶皱。
为解决现有技术遮阳帘的帘布无法围绕弯曲的卷轴卷绕、帘布跨度大导致帘布无法紧密贴附玻璃面、以及帘布在卷轴弯曲方向上的帘布褶皱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遮阳帘,包括卷轴、卷套、卷簧以及帘布;
卷轴为弯曲造型;
卷套包括若干段子卷套,该子卷套均设置于卷轴,用以实现子卷套围绕卷轴旋转而卷绕帘布的功能;
卷簧设置于卷轴和卷套之间,用以实现蓄能来带动卷套卷绕帘布的功能;
帘布与卷套连接,用以实现遮阳功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还包括帘布横杆,该帘布横杆设置于帘布的端部,用以实现展开、收纳帘布的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帘布横杆轴向弯曲造型且该弯曲造型与所述卷轴相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还包括补偿块,所述补偿块设置于卷轴,和/或,所述补偿块设置于卷套、卷轴以及帘布中的至少一处,用以补偿卷轴弯曲方向的帘布卷绕褶皱。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还包括限位块,该限位块设置于补偿块的外周,用以实现确保帘布卷绕更紧凑以及增大补偿帘布卷绕褶皱面积的功能。
一种应用,涉及上述遮阳帘,其中,遮阳帘应用于卷帘自开启系统。
一种产品,涉及上述遮阳帘,其中,该产品为卷帘自开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阳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遮阳帘可以解决现有遮阳帘的帘布无法围绕弯曲的卷轴卷绕、以及帘布因跨度大而导致的帘布无法紧密贴附玻璃面的问题,且通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效补偿卷轴弯曲方向的帘布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遮阳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阳帘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阳帘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阳帘应用于卷帘自开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卷轴;2、帘布;3、子卷套;4、帘布横杆;5、补偿块;6、限位块;7、卷帘自开启系统;8、管件;9、支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遮阳帘,包括卷轴1、卷套、卷簧以及帘布2;
卷轴1为弯曲造型;
卷套包括若干段子卷套3,该子卷套3均设置于卷轴1,用以实现子卷套3围绕卷轴1旋转而卷绕帘布2的功能;
卷簧设置于卷轴1和卷套之间,用以实现蓄能来带动卷套卷绕帘布2的功能;
帘布2设置于卷套,用以实现遮阳功能。
众所周知,汽车前挡风玻璃沿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弧度,本实用新型遮阳帘能够沿此弧度布置且同样能够可靠实现卷绕帘布2手腕功能;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卷轴1为圆弧形,我们将圆弧形卷轴1划分为五段,每一段可近似看为直线段,本实施例中将卷套分为五段子卷套3,每段子卷套3可在相对平直的卷轴段上旋转,由此便可解决卷套无法在弯曲的卷轴1上卷绕帘布3的技术问题。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遮阳帘,还包括帘布横杆4,该帘布横杆4设置于帘布2的端部,用以方便实现展开、收纳帘布2的功能。
同时,为了使结构以及帘布2的收纳更为可靠,本实施例中帘布横杆4轴向弯曲造型且该弯曲造型与卷轴1相仿。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还包括补偿块5,该补偿块5设置于卷轴1、卷套以及帘布2中的至少一处,用以补偿卷轴1弯曲方向的帘布2的卷绕褶皱。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补偿块5固定于各子卷套3之间的卷轴1上,且补偿块5只在卷轴1弯曲方向上并沿卷轴1径向凸出于卷套侧面,为的是通过该凸出设置的补偿块5、可靠规划帘布2在卷轴1弯曲方向上因收纳形成的帘布褶皱。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其中,还包括限位块6,该限位块6设置于补偿块5的外周,用以实现确保帘布2卷绕更紧凑以及增大补偿帘布2卷绕褶皱面积的功能;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块6增大沿卷轴1弯曲方向的帘布2与补偿块5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帘布褶皱补偿面积功能;另外,也使得帘布2卷绕更为紧密(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设置于安装位)。
一种应用,如图4所示,涉及上述遮阳帘,其中,遮阳帘应用于卷帘自开启系统7,使得该卷帘自开启系统7可以沿弯曲的曲面布置,而消除帘布2的收纳以及弯曲方向的帘布褶皱问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边的补偿块5还可以通过设置于安装位的方式进行布置,同样起到帘布褶皱补偿的效果,所述领域的人员应该明确,根据具体安装条件、对此所作出的一般性变换均应落在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产品,如图4所示,涉及上述遮阳帘,其中,该产品为卷帘自开启系统7,该卷帘自开启系统7可以沿弯曲的曲面布置,而消除帘布2的收纳以及弯曲方向的帘布褶皱问题。
如图4所示,该卷帘自开启系统包括弧形管件8,安装于管件内的遮阳帘、蓄能模块以及支撑模块9,其工作原理在于,需要关闭帘布2时,按压帘布横杆4直至帘布横杆4锁止于管件8,同时蓄能模块蓄能为下次开启帘布2做准备;需要开启帘布2时,蓄能模块带动支撑模块9推动帘布横杆4从而实现帘布自动开启功能;在关闭帘布2时,虽然卷轴1为弧形,但由于弧形可以看做是若干段直线段组成的形状,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自卷套3套置于卷轴1上,同样可以实现卷绕功能,另外考虑到在卷轴1弯曲方向上帘布2容易出现褶皱现象,采用在相邻子卷套3之间的卷轴1上固定补偿块5的方式,消除了褶皱现象,使得帘布收纳或开启更可靠。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