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84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滤清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滤清器能过滤掉外界空气中的花粉、灰尘及颗粒杂质灯,空调滤清器还能保持相关部件的清洁,比如风扇灯。现有的空调滤清器结构复杂,过滤效率较低,不能有效的满足日常汽车的需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汽车空调滤清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滤清器,所述汽车空调滤清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抽气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右侧的海绵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若干第二通孔、位于其右侧的排出管及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阀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及位于所述抽气管右侧的集中框,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杆、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无纺布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右侧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右侧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竖板、位于所述竖板上下两侧的第二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竖板左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海绵装置包括海绵块及位于所述海绵块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

所述排出管呈水平状,所述排出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的右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左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抽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无纺布层呈长方体,所述无纺布层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框体内,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侧,所述第二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竖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竖板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海绵块的右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

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海绵块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海绵块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空气进行彻底有效的过滤,过滤效率较高,能够很好的满足汽车日常的需要,并且再将空气抽入其中时,可以将其分散的进入到壳体内,从而可以减轻过滤网的压力,提高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左侧的抽气装置2、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4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右侧的海绵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位于其左表面的若干第二通孔12、位于其右侧的排出管13及设置于所述排出管13上的阀门14。所述第一通孔11呈圆形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1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12呈圆形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排出管13呈水平状,所述排出管1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且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出管13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阀门14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13内空气的质量。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2包括抽气管22、设置于所述抽气管22上的风机21及位于所述抽气管22右侧的集中框23。所述集中框2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2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集中框23的右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23包住所述第二通孔12,所述集中框23的左表面设有第三通孔231,所述第三通孔231呈圆形且与所述集中框23的内部相通。所述抽气管2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231且与所述集中框2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22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23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21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外界的空气被抽入到所述抽气管22内。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框体31、位于所述框体31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杆32、收容于所述框体31内的无纺布层33、位于所述无纺布层33右侧的第一弹簧35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35右侧的第一过滤网34。所述框体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31的左右表面相通,所述框体31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杆3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3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框体3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无纺布层33呈长方体,所述无纺布层33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33挡住所述第二通孔12,所述无纺布层33的侧面与所述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3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35的左端与所述无纺布层3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34收容于所述框体3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侧面与所述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从所述第一通孔12进入的空气可以经过无纺布层33及第一过滤网34的过滤,所述第一弹簧35对所述无纺布层3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包括竖板41、位于所述竖板41上下两侧的第二过滤网42及位于所述竖板41左侧的第二连接杆43。所述竖板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4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右侧。所述第二过滤网4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竖板4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4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42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板4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竖板41左侧的空气需要经过第二过滤网42的过滤后流动到其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43的右端与所述竖板4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过滤网3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海绵装置5包括海绵块51及位于所述海绵块51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52。所述海绵块51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51的左表面与所述竖板41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海绵块51的右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海绵块5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海绵块5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左侧,使得所述海绵块51挡住所述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弹簧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海绵块5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5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诶,所述第二弹簧52的另一端与所述海绵块5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海绵块5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使用时,首先启动风机21,使得空气被抽入到所述抽气管22内,然后经过第三通孔231进入到所述集中框23内,然后经过若干第二通孔12进入到所述框体31内,由于将抽入的空气分成多股气流,从而可以减轻压力,并且可以提高过滤的效率。然后多股气流经过无纺布层33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无纺布层33的右侧,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4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右侧,然后由于竖板41的设置,使得气流分别向上且向下流动,然后经过第二过滤网42的过滤后进入到其右侧,然后经过海绵块51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一通孔11内,然后进入到排出管13内,打开阀门14,使得过滤后的空气排出。至此,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滤清器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