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悬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桥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车架)与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绝大多数悬架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架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架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
独立悬架的两侧车轮分别通过分体式车桥悬挂在车架或车架的下面。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架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架的倾斜和震动。不过,独立悬架也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同时因为结构复杂,会侵占一些车内乘坐空间。现代轿车大多采用独立悬架,按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等。
非独立悬架的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悬挂在车架或车架的下面。
非独立悬架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维修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相对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只有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车型才会使用,更多的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
综合上述,独立悬架采用的是分体式车桥,所以也可以称为分体桥悬架;非独立悬架采用的是整体式车桥,所以也可以称为整体桥悬架。暂时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者之间的优缺点都比较分明,现在急需一种结合两者有点的悬架系统。由于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所以一般都是趋向于在非独立悬架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桥悬架,在保留了传统非独立悬架优点的同时,还结合了独立悬架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驾乘舒适、便于保养和维修的特点;将该悬架用于前悬挂,可以使车体在行车过程中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轮胎磨损小,减少了车架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避震装置位于中央,当一侧车轮跳动的时候,能减小、甚至完全消除车架的被动侧倾,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避震装置位于两侧,通过改变避震装置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侧倾和复原力矩,可以对避震装置的横向和纵向硬度单独进行调校。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整体桥悬架,包括整体桥,所述整体桥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整体桥分别通过摆臂A和摆臂B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的一端与整体桥摆动连接,其摆动中心点A位于整体桥中纵截面上,所述摆臂A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A所设的摆动轴上下摆动连接;所述摆臂B设有两根,分别对称设于摆臂A的两侧,所述摆臂B的一端绕整体桥所设的摆动中心点B与整体桥摆动连接,摆臂B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B所设的摆动中心点C与车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摆动轴心以及摆动中心点C向车架的纵向截面投影所围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所述整体桥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或者摆臂A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摆臂A通过球头与整体桥连接,所述摆臂B通过球头与整体桥和车架的连接端B连接,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和摆动中心点C分别为各球头的球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摆臂A通过轴杆与车架连接,摆动轴心为轴杆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摆臂A为“A”形结构,所述“A”形结构的较宽的一端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的另一端与整体桥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摆臂A为 “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的摆臂A的叉杆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的另一端与整体桥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叉杆与车架各自连接的摆动轴为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减震装置设于车架的中纵截面内或者对称设于车架中纵截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减震装置为螺旋弹簧减震器或空气弹簧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桥悬架,在保留了传统非独立悬架优点的同时,还结合了独立悬架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驾乘舒适、便于保养和维修的特点。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桥悬架,将该悬架用于前悬挂,可以使车体在行车过程中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轮胎磨损小,减少了车架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桥悬架,避震装置位于中央,当一侧车轮跳动的时候,能减小、甚至完全消除车架的被动侧倾,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桥悬架,避震装置位于两侧,通过改变避震装置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侧倾和复原力矩,可以对避震装置的横向和纵向硬度单独进行调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车轴处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桥1,所述整体桥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2,所述整体桥1分别通过摆臂A4和摆臂B8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一端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其摆动中心点A位于整体桥1中纵截面上,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A7所设的摆动轴上下摆动连接;所述摆臂B8设有两根,分别对称设于摆臂A4的两侧,所述摆臂B8的一端绕整体桥1所设的摆动中心点B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摆臂B8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B所设的摆动中心点C与车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摆动轴心以及摆动中心点C向车架的纵向截面投影所围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所述摆臂A4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7;所述摆臂A4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摆臂B8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和车架的连接端B连接,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和摆动中心点C分别为各球头15的球心;所述摆臂A4通过轴杆10与车架连接,摆动轴心为轴杆10的轴心;所述摆臂A4为“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的摆臂A4的叉杆5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叉杆5与车架各自连接的摆动轴为同轴设置;所述减震装置17位于车架的中纵截面内;所述减震装置17为螺旋弹簧减震器或空气弹簧减震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桥1,所述整体桥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2,所述整体桥1分别通过摆臂A4和摆臂B8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一端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其摆动中心点A位于整体桥1中纵截面上,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车架的连接端A7所设的摆动轴上下摆动连接;所述摆臂B8设有两根,分别对称设于摆臂A4的两侧,所述摆臂B8的一端绕整体桥1所设的摆动中心点B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摆臂B8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B所设的摆动中心点C与车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摆动轴心以及摆动中心点C向车架的纵向截面投影所围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所述整体桥1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7;所述摆臂A4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摆臂B8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和车架的连接端B连接,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和摆动中心点C分别为各球头15的球心;所述摆臂A4通过轴杆10与车架连接,摆动轴心为轴杆10的轴心;所述摆臂A4为“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的摆臂A4的叉杆5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叉杆5与车架各自连接的摆动轴为同轴设置;所述减震装置17位于车架的中纵截面内;所述减震装置17为螺旋弹簧减震器或空气弹簧减震器。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桥1,所述整体桥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2,所述整体桥1分别通过摆臂A4和摆臂B8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一端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其摆动中心点A位于整体桥1中纵截面上,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车架的连接端A7所设的摆动轴上下摆动连接;所述摆臂B8设有两根,分别对称设于摆臂A4的两侧,所述摆臂B8的一端绕整体桥1所设的摆动中心点B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摆臂B8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B所设的摆动中心点C与车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摆动轴心以及摆动中心点C向车架的纵向截面投影所围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所述整体桥1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7;所述摆臂A4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摆臂B8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和车架的连接端B连接,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和摆动中心点C分别为各球头15的球心;所述摆臂A4通过轴杆10与车架连接,摆动轴心为轴杆10的轴心;所述摆臂A4为“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的摆臂A4的叉杆5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叉杆5与车架各自连接的摆动轴为同轴设置;减震装置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减震装置17的两端分别与整体桥1和车架连接,并且减震装置17分别对称设于车架中纵截面的两侧;所述减震装置17为螺旋弹簧减震器或空气弹簧减震器。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桥1,所述整体桥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2,所述整体桥1分别通过摆臂A4和摆臂B8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一端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其摆动中心点A位于整体桥1中纵截面上,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车架的连接端A7所设的摆动轴上下摆动连接;所述摆臂B8设有两根,分别对称设于摆臂A4的两侧,所述摆臂B8的一端绕整体桥1所设的摆动中心点B与整体桥1摆动连接,摆臂B8的另一端绕车架的连接端B所设的摆动中心点C与车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摆动轴心以及摆动中心点C向车架的纵向截面投影所围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所述整体桥1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7,或者摆臂A4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7;所述摆臂A4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摆臂B8通过球头15与整体桥1和车架的连接端B连接,摆动中心点A、摆动中心点B和摆动中心点C分别为各球头15的球心;所述摆臂A4通过轴杆10与车架连接,摆动轴心为轴杆10的轴心;所述摆臂A4为“Y”形结构,所述“Y”形结构的摆臂A4的叉杆5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摆臂A4的另一端与整体桥1连接;所述叉杆5与车架各自连接的摆动轴为同轴设置;当减震装置17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减震装置17位于车架的中纵截面内,其余的减震装置17的两端分别与整体桥1和车架连接,并且分别对称设于车架中纵截面的两侧;所述减震装置17为螺旋弹簧减震器或空气弹簧减震器。
以上实施例并穷举,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相关的其余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