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71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车雷达,尤其涉及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倒车雷达卡接结构无弹性,不易变形;装配时倒车雷达必须垂直于后保表面卡入后保,装配方向不能自由调节;受装配方向及空间限制,线束连接器不能与倒车雷达主体做成一体,需用引线连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包括倒车雷达主体和后保险杠,所述倒车雷达主体连接有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后保孔,所述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插入所述后保孔,所述倒车雷达主体的侧壁设有弹性卡接结构,所述弹性卡接结构与所述后保孔连接,所述倒车雷达主体连接有倒车雷达胶塞,所述倒车雷达胶塞与所述后保险杠的表面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弹性卡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四个间隔90度分布的弹性卡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车雷达主体垂直于所述后保险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车雷达主体与所述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弹性卡接结构和倒车雷达胶塞共同作用,使倒车雷达装配牢固,并且装配方向可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A。

图3是实用新型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后保险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号为: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后保孔2;后保险杠3;倒车雷达主体4;弹性卡接结构5;倒车雷达胶塞6。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包括倒车雷达主体4和后保险杠3,所述倒车雷达主体4连接有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所述后保险杠3上设有后保孔2,所述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插入所述后保孔2,所述倒车雷达主体4的侧壁设有弹性卡接结构5,所述弹性卡接结构5与所述后保孔2连接,所述倒车雷达主体4连接有倒车雷达胶塞6,所述倒车雷达胶塞6与所述后保险杠3的表面相贴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弹性卡接结构5包括至少三个弹性卡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弹性卡接结构5包括四个间隔90度分布的弹性卡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倒车雷达主体4垂直于所述后保险杠。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倒车雷达主体4与所述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安装过程为:将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垂直按入后保孔2,待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完全进入后保孔2内,旋转角度使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与后保险杠3平行,此时倒车雷达主体4与后保险杠表面垂直,再轻轻推动倒车雷达主体4,倒车雷达主体4上的弹性卡接结构5变形并起导向作用,待倒车雷达胶塞6与后保险杠3表面贴合即完成安装,此时倒车雷达主体4上的四个弹性卡接结构5张开,使得倒车雷达牢固地固定在后保险杠3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的特点为:

a.成本低: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与倒车雷达主体4用一副模具实现,取消引线,降低成本。

b.强度高:倒车雷达装配后与后保险杠3配合牢固,不易松脱。

c.轻量化: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与倒车雷达简化成一个总成零件,重量减轻。

d.效率高:倒车雷达的安装方便易操作、缩短安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车雷达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a. 弹性卡接结构5有弹性,易变形,倒车雷达装配方向可以自由调节。

b.倒车雷达主体4上有四个弹性卡脚,装配后倒车雷达与后保险杠3配合更为牢固,不易松脱。

c. 倒车雷达线束连接器1与倒车雷达主体4做成一体,用一副模具实现,降低成本。

d.倒车雷达的安装方便易操作、缩短安装时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