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去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61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顶去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顶去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的汽车在我国的保有量越来越高,而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由于与空气摩擦后产生正离子,会吸附负离子灰尘,造成汽车车顶产生灰层,在下雨时车顶灰尘会在雨水冲刷下形成泥流,对行车视线造成影响,影响人们安全驾驶,且下车或上车前第一眼会看到车顶,车顶灰尘会影响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舒适度,且普通擦拭不能清除车顶的正离子,需要负离子进行中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顶去灰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负离子液对车顶的正离子进行中和,且由于灰尘也为负离子,根据同性相斥原则使车顶不易吸附灰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车顶去灰装置,其组成包括:转轴1、转轴1、支杆、直线电机9,所述的转轴1上缠绕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所述的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框6,所述的定位框6的前端连接三角形擦灰条7,所述的定位框6的后方的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开有负离子液出口,所述的负离子液出口设置垂直于车顶的负离子液流出板3,所述的负离子液流出板3的后方设置擦拭支撑框Ⅰ4与擦拭支撑框Ⅱ5,所述的擦拭支撑框Ⅰ4与擦拭支撑框Ⅱ5分别装入泡沫条与棉布条,所述的泡沫条与棉布条均紧贴车顶;所述的定位框6的一端设置在直线电机9的机身上,所述的定位框6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8上,所述的直线电机9的机身的后端设置两根平行的左侧支撑杆10,所述的左侧支撑杆10的右端设置左侧C型夹板11,所述的左侧C型夹板11配合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左侧使用,所述的滑块8上的后端设置两根平行的右侧支撑杆12,所述的右侧支撑杆12的左端设置右侧C型夹板13,所述的右侧C型夹板13配合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右侧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8上连接U型滑柱14,所述的U型滑柱14的左端在滑槽15内滑动,所述的U型滑柱14的右端的顶面高于滑槽15的顶面,所述的滑槽15与直线电机9的滑轨16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15的左侧设置吸盘,所述的直线电机9的滑轨16是右侧设置吸盘,所述的吸盘配合车上端的侧框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U型滑柱14为3-5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1的两端分别插入转轴套21内,所述的转轴套21固定连接固定U型卡杆17,所述的固定U型卡杆17的内侧通过固定轴20连接转动U型卡杆18,所述的转动U型卡杆18配合固定U型卡杆17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U型卡杆17的外侧通过螺钉19分别连接滑槽15与直线电机9的滑轨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U型卡杆配合转动U型卡杆卡一起使本装置固定在车顶,支撑牢固且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左侧C型夹板与右侧C型夹板配合负离子液存储软袋的两端使用,使负离子液流出板、擦拭支撑框Ⅰ与擦拭支撑框Ⅱ垂直于车顶,更好的擦拭车顶;

3.本实用新型在三角形擦灰条将浮灰擦掉后,三角形擦灰条的后端负离子液流出板流出负离子液存储软袋内的负离子液,再利用擦拭支撑框Ⅰ内的泡沫条与擦拭支撑框Ⅱ的棉布条进行擦拭即可光滑如新;

4.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灯车辆其他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与U型滑柱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与U型滑柱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U型卡杆与固定U型卡杆侧视图。

图中:转轴1;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负离子液流出板3;擦拭支撑框Ⅰ4;擦拭支撑框Ⅱ5;定位框6;三角形擦灰条7;滑块8;直线电机9;左侧支撑杆10;左侧C型夹板11;右侧支撑杆12;右侧C型夹板13;U型滑柱14;滑槽15;滑轨16;固定U型卡杆17;转动U型卡杆18;螺钉19;固定轴20;转轴套2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均与附图中的方向保持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车顶去灰装置,其组成包括:转轴1、支杆、直线电机9,所述的转轴1上缠绕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所述的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框6,所述的定位框6的前端连接三角形擦灰条7,所述的定位框6的后方的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开有负离子液出口,所述的负离子液出口设置垂直于车顶的负离子液流出板3,所述的负离子液流出板3的后方设置擦拭支撑框Ⅰ4与擦拭支撑框Ⅱ5,所述的擦拭支撑框Ⅰ4与擦拭支撑框Ⅱ5分别装入泡沫条与棉布条,所述的泡沫条与棉布条均紧贴车顶;所述的定位框6的一端设置在直线电机9的机身上,所述的定位框6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8上,所述的直线电机9的机身的后端设置两根平行的左侧支撑杆10,所述的左侧支撑杆10的右端设置左侧C型夹板11,所述的左侧C型夹板11配合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左侧使用,所述的滑块8上的后端设置两根平行的右侧支撑杆12,所述的右侧支撑杆12的左端设置右侧C型夹板13,所述的右侧C型夹板13配合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右侧使用。

如图3、4所示,所述的一种车顶去灰装置,所述的滑块8上连接U型滑柱14,所述的U型滑柱14的左端在滑槽15内滑动,所述的U型滑柱14的右端的顶面高于滑槽15的顶面,所述的滑槽15与直线电机9的滑轨16平行设置。

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一种车顶去灰装置,所述的滑槽15的左侧设置吸盘,所述的直线电机9的滑轨16是右侧设置吸盘,所述的吸盘配合车上端的侧框使用。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车顶去灰装置,所述的U型滑柱14为3-5个。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车顶去灰装置,所述的转轴1的两端分别插入转轴套21内,所述的转轴套21固定连接固定U型卡杆17,所述的固定U型卡杆17的内侧通过固定轴20连接转动U型卡杆18,所述的转动U型卡杆18配合固定U型卡杆17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车顶去灰装置,所述的固定U型卡杆17的外侧通过螺钉19分别连接滑槽15与直线电机9的滑轨16。

在使用时先将滑槽15与直线电机9的滑轨16上的吸盘吸附在车上端的侧框,且将固定U型卡杆17卡在后车门的尾端或前车门的首端,让转动U型卡杆卡18在后车门的尾端的侧面或前车门的首端的侧面,将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的两端分别加入左侧C型夹板11与右侧C型夹板13,启动直线电机9的机身,使直线电机沿着直线电机9的滑轨16滑动,带动U型滑柱14与滑块8一起滑动,在三角形擦灰条7将浮灰擦掉后,三角形擦灰条7的后端负离子液流出板3流出负离子液存储软袋2内的负离子液,再利用擦拭支撑框Ⅰ4内的泡沫条与擦拭支撑框Ⅱ5的棉布条进行擦拭即可光滑如新,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灯车辆其他位置。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