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84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节车内温度的汽车空调器,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调节车厢内温度,通常在汽车上都设置空调器以升温或降温,即在外部温度较低时,尤其是寒冷的冬季,采用空调器加热功能,从空调器出风口中吹出的是加热升温后的气体,相应就升高了车厢内温度;在炎热的夏季,采用空调器制冷功能,从空调器出风口中吹出的是降温后温度较低的气体,相应就降低了车厢内温度。对于传统的车辆,可以利用发动机较高温度的冷却水经热交换后加热冷空气实现加热,利用空调器的蒸发器的制冷作用使空气温度降低实现制冷作用;但,对于电动车辆,即充电电池作为动力行驶的车辆,由于没有发动机系统,当然就没有冷却系统,也就没有温度较高的冷却水,加热冷空气就需要采用电加热模式,传统的车辆空调器无法使用在电动车辆上,不能适应电动车辆温度调节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采用电加热的空调器,适应电动车辆温度调节的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在空调器本体内设置有气体流道,在空调器本体的一表面设置有气体进口,在另一表面设置有气体出口,气体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气体进口、气体出口连通,形成空气流通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气体流道上,设置有蒸发器制冷芯体、风机和电加热模块;外部空气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从气体进口进入气体流道,被蒸发器制冷芯体降温或被电加热模块加热升温,产生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作用,从气体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蒸发器制冷芯体、风机和电加热模块按照空气流动方向,在气体流道上前后布置。

所述电加热模块采用电动车辆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冷暖功能,根据需要升高空气温度或降低其温度,提高空气调节效果,提高乘客舒适度。

2、采用电加热模块以升高空气温度,适应电动车辆温度调节的需要。

3、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所示,一种电动车辆的冷暖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1,在空调器本体1内设置有气体流道2,在空调器本体1的一表面设置有气体进口3,在另一表面设置有气体出口4,气体流道2的两端分别与气体进口3、气体出口4连通,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在空调器本体1内,在气体流道2上,设置有蒸发器制冷芯体5、风机6和电加热模块7,图中所示的结构是蒸发器制冷芯体5、风机6和电加热模块7按照空气流动方向,在气体流道2上前后布置;外部空气在风机6的抽吸作用下,从气体进口3进入气体流道2,分别被蒸发器制冷芯体5降温或被电加热模块7加热升温,产生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作用,最后冷空气或热空气从气体出口4排出,经相应管道分别输送到车辆内的除霜出口、左吹风出口、右吹风出口以及中间吹风出口,以及后吹风出口等,以调节车厢内温度。所述电加热模块7有多种结构,采用电动车辆的电源,本实用新型采用PTC模块,在控制装置控制下,通电后自身发热就能加热从气体流道2流过的空气,采用现有技术都能实现。

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装置控制,使蒸发器(蒸发器制冷芯体5)、电加热模块7分别产生作用,分别对气体流道2的气体产生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作用,不会同时加热或降温。

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装置、蒸发器(蒸发器制冷芯体5)、风机6、电加热模块7等,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介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