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96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胎面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充气用轮胎胎面花纹结构,为确保排水性能,一般采用流线型花纹沟设计,其花纹沟从胎面中心往胎肩倾斜延伸,可产生胎面中心往胎肩的排水通道,提高排水性能。另为确保胎面花纹沟的边缘成分,将胎面花纹沟采用多折相互连接之花纹沟或不规则花纹沟边缘设计,可增加各花纹沟的边缘成分,提高轮胎牵引性能。但如此设置,其花纹沟与花纹沟之间的接地面积仍较大,从胎面中心往胎肩的花纹沟边缘无法充分发挥其边缘成分,使牵引性能无法达到最佳化。因此该种设计的胎面花纹,仍有待提高各区域的花纹沟的边缘成分,使牵引性能达到最佳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排水性能,使轮胎牵引性能达到最佳化,发挥较佳的牵引性能的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其中:各花纹单元包含依次沿轮胎胎面中心轴向对称并错位设置的第一花纹主沟和第二花纹主沟,其中第一花纹主沟由自胎面中心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第一折沟与第二折沟组合而成,第二花纹主沟由自胎面中心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第一折沟、第二折沟、第三折沟与第四折沟组合而成,第一花纹主沟和第二花纹主沟从靠近胎面中心往胎肩自上而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花纹主沟的第二折沟上增加第一直横花纹沟,该第一直横花纹沟自第一花纹主沟的第二折沟的后侧往胎肩倾斜延伸呈“L”型,同时在第二花纹主沟的第四折沟上增加第二直横花纹沟,该第二直横花纹沟自第二花纹主沟的第四折沟的前侧往前进方向倾斜延伸呈倒“L”型。

所述“L”型第一直横花纹沟和“L”型第二直横花纹沟呈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直横花纹沟的长度设置为第一花纹主沟中的第二折沟长度的30%~40%。

所述第二直横花纹沟的长度设置为第二花纹主沟中的第四折沟长度的30%~40%。

所述第一花纹主沟和第二花纹主沟之间增加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的横向花纹短沟。

所述各花纹短沟的宽度为0.8mm~2.5mm。

所述各花纹短沟的轴向长度设置为一侧胎面宽度的6%~15%。

所述第一花纹主沟和第二花纹主沟之间增加多折倾斜直横花纹细沟。

所述各花纹细沟的宽度为0.8mm~2.5mm。

所述各花纹细沟的轴向长度设置为一侧胎面宽度的8%~30%。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花纹主沟的第二折沟上增加第一直横花纹沟,该第一直横花纹沟自第一花纹主沟的第二折沟的后侧往胎肩倾斜延伸呈“L”型,第二花纹主沟的第四折沟上增加第二直横花纹沟,该第二直横花纹沟自第四折沟的前侧往前进方向倾斜延伸呈倒“L”型,使得“L”型沟呈相对设置,可提高各区域花纹沟的边缘成分,使整个花纹沟的边缘成分达到最佳化,发挥优异的牵引性能。

同时在靠胎面中心和靠胎肩的第一花纹主沟和第二花纹主沟之间增加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的横向短沟,以及在靠近胎面中心和胎肩的花纹主沟之间增加多折倾斜直横细沟,如此设置,进一步使整个花纹沟的边缘成分达到最佳化,发挥优异的牵引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花纹主沟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轮胎花纹主沟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1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含依次沿轮胎胎面中心轴向对称并错位设置的第一花纹主沟10和第二花纹主沟20,其中第一花纹主沟10由自胎面中心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第一折沟11与第二折沟12组合而成,第二花纹主沟20由自胎面中心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第一折沟21、第二折沟22、第三折沟23与第四折沟24组合而成,第一花纹主沟10和第二花纹主沟20从靠近胎面中心往胎肩自上而下倾斜延伸,可产生花纹沟的排水通道及花纹沟的边缘成分,保证轮胎的牵引性能。

如图2所示,为提高轮胎各区域的牵引性能,在第一花纹主沟10的第二折沟12上增加第一直横花纹沟10a,该第一直横花纹沟10a自第一花纹主沟10的第二折沟12的后侧往胎肩倾斜延伸呈“L”型,同时在第二花纹主沟20的第四折沟24上增加第二直横花纹沟20a,该第二直横花纹沟20a自第四折沟24的前侧往前进方向倾斜延伸呈倒“L”型,使得“L”型第一直横花纹沟10a和第二直横花纹沟20a呈相对设置,其中“L”型第一直横花纹沟10a的长度L1设置为第一花纹主沟10中的第二折沟12长度L的30%~40%,倒“L”型第二直横花纹沟20a的长度L4设置为第二花纹主沟20中的第四折沟24长度L3的30%~40%,如此设置,从靠胎面中心自胎肩的各花纹沟均含有直横混合花纹沟,可增加各区域的花纹沟的边缘成分,提高轮胎牵引性能。

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提高轮胎各区域的花纹边缘成分,提升轮胎牵引性能。在靠胎面中心和靠胎肩的第一花纹主沟10和第二花纹主沟20之间增加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的横向花纹短沟30,以及在第一花纹主沟10和第二花纹主沟20之间还增加多折倾斜直横花纹细沟13、14、15,各横向花纹短沟30和多折倾斜直横花纹细沟13、14、15的宽度W1均为0.8mm~2.5mm,横向花纹短沟30的轴向长度L6设置为一侧胎面宽度L5的6%~15%,多折倾斜直横花纹细沟13、14、15的轴向长度L7设置为一侧胎面宽度L5的8%~30%。如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各区域花纹沟的边缘成分,使整个胎面上的花纹沟的边缘成分达到最佳化,发挥优异的牵引性能。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以后,实施例之轮胎牵引性能比以往例更优异。

综上,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轮胎胎面花纹结构优化设计来改善,使整个胎面上的花纹沟的边缘成分达到最佳化,发挥优异的牵引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