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523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通用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型号方舱舱体的运输,具体涉及一种通用载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情况下,集装箱挂车可用于运输方舱的舱体。部分方舱的舱体根据标准集装箱挂车接口尺寸进行设计,可实现挂车与方舱的对接。由于集装箱箱体具有标准性,导致集装箱挂车所能运输方舱型号规格有限。

方舱起源于美国,均配有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相应设计,从而具备特定功能。

现有方舱部分有专门载车配套运输,其只能实现一台载车运输一种规格方舱,若载车出现故障,这对于研制保障设备方舱在本部、调试、试验、阵地等工作区域之间运转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通用性、并实现方舱的快速固定及拆卸的通用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载车,其包括:载车底盘、与该载车底盘连接的多个车底板、固定在该车底板上的多个车转锁装置,其中,每个车转锁装置包括:上定位块、与该上定位块啮合的下齿板、以及连接在该上定位块和下齿板之间的锁轴,所示上定位块和下齿板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齿条。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包括上定位主体、以及贯穿该上定位主体的第一上定位槽;所述下齿板包括下齿板主体、以及贯穿该下齿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第一下定位槽,所述锁轴穿过该第一上定位槽和第一下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定位槽设有两个,所述锁轴穿过其中一个第一下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主体的下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上定位槽一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上齿条、以及位于第一上定位块另一侧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上齿条;所述下齿板主体设有位于该两个第一下定位槽一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下齿条、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下定位槽另一侧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下齿条;其中,所述第一上齿条和第一下齿条啮合,所述第二上齿条和第二下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定位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凸块、以及位于该第一凸块上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上定位槽贯穿所述上定位主体、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定位主体侧边的第二上定位孔;所述下齿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齿板主体侧边的至少一个第二下定位孔;所述车转锁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定位块和下齿板的螺栓,所述螺栓依序贯穿所述第二上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定位孔设有多个,所述螺栓贯穿其中一个第二下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还包括位于所述定位主体两端的定位把手。

优选地,所述车转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齿板下方且套设在所述锁轴外的手轮、以及锁附该手轮外且套设在该锁轴上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下齿板设有16种规格,该16种下齿板上设有序号和颜色。

本实用新型通用载车可以单台车实现军用方舱5种规格、16种不同型号、不同高度滑橇方舱的运输,且在民品上方舱规格尺寸相同时亦可通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可以通用各种规格、型号的载车来运输方舱,并实现方舱的快速固定及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用载车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通用载车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通用载车的车转锁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车转锁装置的上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上定位块的主视图;

图6为图3所示车转锁装置的下齿板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下齿板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下齿板在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6所示16种下齿板在车底盘上的样式;

图10为图9所示16种下齿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16种下齿板的标注形成;

图12为图9所示16种下齿板的规格、方舱外形尺寸、角件接口尺寸、以及对应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通用载车,本通用载车在设计时考虑一个副车架如何能够实现5种规格16种型号方舱的固定,且滑橇高度分50mm及80mm两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通用载车包括:载车底盘10、与该载车底盘10连接的多个车底板20、固定在该车底板20上的固定梯30、固定在该车底板20上的多个车转锁装置40、设置在车底板20上的工具箱50、连接该车底板20和地面的蹬车梯60、以及备胎70。

车转锁装置40将副车架固定在车底板20上。

如图3所示,车转锁装置40包括:上定位块41、与该上定位块41啮合的下齿板42、连接在该上定位块41和下齿板42之间的锁轴43、位于下齿板42下方且套设在该锁轴43外的手轮44、锁附该手轮44外且套设在该锁轴43上的螺母45、以及连接该定位块41和下齿板42的螺栓46。

如图4和图5所示,上定位块41包括:上定位主体411、位于该定位主体411两端的定位把手412、位于该上定位主体411的上表面上的凸块413、位于该第一凸块413上的第二凸块414、以及第一上定位槽415和第二上定位孔416,该第一上定位槽415贯穿该上定位主体411、第一凸块413、以及第二凸块414,第二上定位孔416贯穿上定位主体411,第一上定位槽415位于该上定位主体411的中心,第二上定位孔416位于该上定位主体411的侧边。

上定位主体411的下表面设有位于第一上定位槽415一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上齿条(图未示)、以及位于第一上定位块415另一侧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上齿条(图未示)。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齿板42包括下齿板主体421、贯穿该下齿板主体421的两个第一下定位槽422、423、贯穿该下齿板主体421的多个第二下定位孔424、位于该两个第一下定位槽422、423一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下齿条425、以及位于该两个第一下定位槽422、423另一侧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下齿条426。

两个第一下定位槽422、423靠近该下齿板主体421的中间设置,多个第二下定位孔424设置在该下齿板主体421的侧边。

组装时,首先,锁轴43依序穿过上定位块41的第一上定位槽415和下齿板42的其中一个第一下定位槽,然后,手轮44和螺母45依序套设在锁轴43上;螺栓46依序穿过上定位块41的第二上定位孔416和下齿板42的其中一个第二下定位孔424,实现上定位块41和下齿轮板42的固定,且上定位块41的齿条和下齿轮板42的齿条相互啮合,限制上定位块41和下齿轮板42相对前后左右的移动。

上定位块41呈可拆卸式,上定位块41安装后不能在副车架平面内移动及跳动。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下齿轮板42具有16种结构形式,即在车底板20上安装有16块下齿轮块42,下齿轮块42的两个第一下定位槽422、423在下齿板主体421上的位置和形状都不同。

其中多块下齿轮块42中,仅设置一个第一下定位槽,当设置一个第一下定位槽为圆形时,该第二下定位孔也设置一个;当设置的一个第一下定位槽为长条孔时,该第二下定位块设有多个。

其中多块下齿轮块42中,第一下定位槽设有两个,该两个第一下定位槽在下齿板主体421上的位置、大小不相同,且该第二下定位块设有多个。

上定位块41与下齿轮块42的安装,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安装。

如图11所示,16块下齿轮块42从前到后分别被标以序号A-H(100)、以及a-h,每块下齿板42又根据不同方舱角件接口尺寸用颜色进行区分。根据汇总的标牌可以查找对应型号规格方舱角件的安装位置,汇总标牌安装在车底板的左后方,在不需要登车的条件下就可以查看对应方舱的角件固定位置。

如图12所示为16种下齿板的规格、方舱外形尺寸、角件接口尺寸、以及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用载车可以单台车实现军用方舱5种规格、16种不同型号、不同高度滑橇方舱的运输,且在民品上方舱规格尺寸相同时亦可通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可以通用各种规格、型号的载车来运输方舱,并实现方舱的快速固定及拆卸。

上述的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