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66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

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中间行星轮轴、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中间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中间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中间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第一行星轮依次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内齿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内齿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轮轴、第二行星架、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行星轮轴通过行星轮轴承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三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架、第三内齿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三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后端与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差速器总成,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差速器总成输入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或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通过整体机加一体成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