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22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司机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



背景技术:

鉴于有些车型的司机室空间狭小,司机座椅坐垫需折叠收起,司机才能够顺利进入或起立离开。目前,司机座椅一般采用气弹簧来实现翻转的缓冲,但当产品的位置受限时,单用气弹簧并不能实现很好地翻转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可以实现坐垫翻转缓冲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包括安装支架、活动支架、滑轨框架、坐垫和靠背;安装支架与车体安装接口相连接,活动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的前方,滑轨框架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活动支架的顶部,坐垫滑动安装在滑轨框架的上部,坐垫后部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靠背支架,靠背固定在两个靠背支架的顶部;滑轨框架的背部和活动支架的中间部位固定有气弹簧,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板弹簧,坐垫沿着旋转轴转动以实现坐垫的折叠。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支架的左右方向上穿设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与活动支架连接部位处的操作手柄两侧均设置有轴用定位卡簧。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司机需要离开司机室,轻拨操作手柄,坐垫绕旋转轴向上翻转,并在气弹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至坐垫上表面与靠背相贴合,同时,在坐垫上翻过程中板弹簧起到助力作用。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司机需要操作使用时,轻按操作手柄,坐垫绕旋转轴向下翻转,此时的气弹簧在坐垫下翻过程中起到阻尼作用,同时,在坐垫下翻过程中,当气弹簧的阻尼逐渐变小时,板弹簧的受力越来越大,且板弹簧的受力方向与坐垫的下翻方向相反,此时板弹簧对下翻的坐垫产生弹性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司机座椅上同时增设气弹簧和板弹簧,实现坐垫上翻助力效果,实现坐垫下翻阻尼效果,并有效防止座椅在下翻回位时速度过快误伤司机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

图1是司机座椅的正视图;

图2是司机座椅的俯视图;

图3是司机座椅的侧视图;

图4是司机座椅折叠的状态图;

图5是活动支架与坐垫的联接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1、安装支架;2、活动支架;3、滑轨框架;4、坐垫;5、靠背;6、靠背支架;7、气弹簧;8、板弹簧;9、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见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坐垫翻转用双重缓冲装置的司机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活动支架2、滑轨框架3、坐垫4和靠背5;安装支架1与车体安装接口相连接,活动支架2安装于安装支架1的前方,滑轨框架3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活动支架2的顶部,坐垫4滑动安装在滑轨框架3的上部,坐垫4后部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靠背支架6,靠背5固定在两个靠背支架6的顶部;滑轨框架3的背部和活动支架2的中间部位固定有气弹簧7,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板弹簧8,坐垫4沿着旋转轴转动以实现坐垫4的折叠。

活动支架2的左右方向上穿设有操作手柄9,操作手柄9与活动支架2连接部位处的操作手柄9两侧均设置有轴用定位卡簧。

当司机需要离开司机室,轻拨操作手柄9,坐垫4绕旋转轴向上翻转,并在气弹簧7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至坐垫4上表面与靠背5相贴合,同时,在坐垫4上翻过程中板弹簧8起到助力作用。

当司机需要操作使用时,轻按操作手柄9,坐垫4绕旋转轴向下翻转,此时的气弹簧7在坐垫4下翻过程中起到阻尼作用,同时,在坐垫4下翻过程中,当气弹簧7的阻尼逐渐变小时,板弹簧8的受力越来越大,且板弹簧8的受力方向与坐垫4的下翻方向相反,此时板弹簧8对下翻的坐垫4产生弹性阻力。

通过在司机座椅上同时增设气弹簧7和板弹簧8,实现坐垫4上翻助力效果,实现坐垫4下翻阻尼效果,并有效防止座椅在下翻回位时速度过快误伤司机的问题发生。在坐垫4下翻过程中,首先气弹簧7具有阻尼功能,可以有效控制翻转的速速,当死点位置比较高的时候,过死点后坐垫4还会继续往下翻转,此时还会有下落的趋势,板弹簧8的受力与坐垫4下翻方向相反,板弹簧8起到有效的二次缓冲作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