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18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



背景技术:

商用车的后视镜支架结构在投产之前一般只进行强度计算,而不进行模态计算,导致装车之后后视镜怠速抖动严重。后视镜支架系统在设计之初就需进行模态计算及优化,试产后进行模态试验验证,以保证后视镜支架系统的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关键激振频率,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对上支架本体进行加强,但采用该方法后支撑座依然会发生共振,对上支架本体加强只能加强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包括上支架、后视镜和下支架,所述后视镜与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与车门板连接,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架本体、支撑座和加强支撑杆,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车门板外侧,所述支撑部分设有贯穿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支撑螺栓,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块和螺母板,所述螺母板固定在车门板内侧,所述固定块穿过车门板与螺母板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块与支撑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螺母板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所述上支架本体、加强支撑杆的端部通过支撑螺栓与支撑座的支撑部分可旋转连接,所述加强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车门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上述加强支撑杆为壁厚1-2mm的钢管。

上述上支架本体为壁厚1-2mm的钢管。

上述加强螺栓至少为两个。

上述支撑部分靠近固定部分的一端下方设有支撑板。

上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分一体成型,提高支撑部分的强度。

支撑座4的材料为压铸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加强支撑杆与支撑座和车门板形成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体支撑刚度;对支撑座增加加强支撑杆而不是对上支架本体加支撑杆,能够保证支架本体绕支撑座旋转的功能,同时有效解决了支撑座的共振情况;支撑座穿过门板与焊在门板内侧的螺母板固定,支撑部分后端面与门板紧密贴合,使门板提供给支撑部分较好的支撑刚度,本支架结构的模态频率避开了发动机怠速点火频率、空压机激振频率等主要振源频率,从而避免了怠速共振的发生,增加了后视镜支架寿命、提升了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视镜,2-下支架,3-上支架本体,4-支撑座,5-加强支撑杆,6-支撑部分、7-螺栓孔、8-支撑螺栓,9-固定块,10-螺母板,11-通孔,12-固定螺母,13-加强螺栓,14-支撑板,15-车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避免怠速共振的商用车后视镜支架,包括上支架、后视镜1和下支架2,所述后视镜1与上支架和下支架2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架2的另一端与车门板15连接,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架本体3、支撑座4和加强支撑杆5,所述支撑座4包括支撑部分6和固定部分,所述支撑部分6设置在车门板15外侧,所述支撑部分6设有贯穿的螺栓孔7,所述螺栓孔7内设有支撑螺栓8,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块9和螺母板10,所述螺母板10固定在车门板15内侧,所述固定块9穿过车门板15与螺母板10连接(螺母板10设置在固定块9的上方),所述固定块9设有贯穿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设有固定螺母12,所述固定块9与支撑部分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9与螺母板10通过固定螺母12连接,所述上支架本体3、加强支撑杆5的端部通过支撑螺栓8与支撑座4的支撑部分6可旋转连接,所述加强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车门板15通过加强螺栓13连接。

支撑座4的材料为压铸铝。

上述加强支撑杆5为壁厚1.5mm的钢管。

上述上支架本体3为壁厚1.5mm的钢管。

上述加强螺栓13为两个。

上述支撑部分6靠近固定部分的一端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撑部分6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