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85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6年平均每天有300多人死于车祸,而且实际车祸死亡人数可能远远大于该统计数据。现在的汽车座椅,由于技术或者成本等种种原因,安全配置都很低,一般通过安全气囊来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且高配车辆上也只是通过增加安全气囊数量来增加安全性系数,缺乏有效的主动和被动安全系数。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车祸司机和乘客都将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生危险,危急人身生命安全,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事实证明,由于车速较快,发生车祸时驾驶员和乘客很难及时的逃生,只有通过提升座椅安全性系数,才能增加驾驶员和乘客的被救援机会,增加生还可能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11月28日公开了一份申请名称为“安全座椅”的发明专利(公布号为:cn102795124a),该发明专利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背靠部沿高度方向呈层状的开设有至少两个肩带孔,所述肩带孔之间通过开设肩带调整槽相互连通。由于本发明的座椅的背靠部沿高度方向呈层状的开设有至少两个肩带孔,且肩带孔之间通过开设肩带调整槽相互连通,从而使得应用在本发明的安全座椅上的肩带在不需任何装拆的情况下实现由一高度向下一高度的快速调整。同时,肩带在本发明的安全座椅上的调整是极其简单和实用的。该安全座椅发明仅仅通过改善安全带来增加安全性,虽然能解决成本问题,但是对安全性提升有限,无法满足要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4月29日公开了一份申请名称为“儿童安全座椅”的发明专利(公布号为:cn104553901a),该发明专利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缓冲板体和第一缓冲发泡体,缓冲板体和第一缓冲发泡体位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内侧区域,第一缓冲发泡体设置于缓冲板体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内侧面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内侧面上依次设置第一缓冲发泡体和缓冲板体,缓冲板体靠近乘坐儿童;当刹车或车辆转向时,在惯性作用下,乘坐儿童撞击缓冲板体,缓冲板体受力撞击第一缓冲发泡体,使得第一缓冲发泡体的受力面积较大,减小第一缓冲发泡体单位面积受到的撞击力,使得第一缓冲发泡体不易完全变形,有效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该儿童安全座椅虽然利用了缓冲材料,提高了安全性,但是由于缓冲材料的局限性,如果发生猛烈撞击,超出它的承受极限,仍然会使驾驶员和乘客受到较大伤害,该发明缺少其它主动和被动辅助安全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主动和被动辅助安全性较高、且适合批量化组装生产的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头枕,固定在车体上的底部滑轨,可在滑轨上前后移动的座椅基座,所述的座椅基座与座椅本体之间设置缓冲体,所述的座椅本体靠背设置对角线交叉式安全带;所述的座椅本体内置智能处理器;还包括头颈安全气囊,所述的头颈安全气囊位于座椅头枕两侧,且与智能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座椅头枕顶部还设有抗压缓冲部件。通过设置对角线交叉式安全带、缓冲体、安全气囊、抗压缓冲部件,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平衡,使该座椅在增加较小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高被动安全性。

优选的,还包括智能红外线摄像头,所述的智能红外线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距离传感器,以及为适应不同车型而增设的调节螺母;所述的智能红外线摄像头与智能处理器连接。红外线摄像头不仅能在视线较好时发挥作用,在视线较差更是远超普通摄像头的性能,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配合距离传感器以及智能处理器的算法,能提前避开障碍物或车辆,即使在无法躲避的紧急情况下依然会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尽量增加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减小伤害程度。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本体后面挂载有触控电脑,与智能处理器连接。现在的汽车都内置有ecu行车电脑,可通过电脑对汽车进行检测。该安全座椅挂载的触控电脑相当于汽车4s店安装了专用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对气囊和智能红外线摄像头进行检测以及数据修正。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体为气垫装置;还包括气压压缩器,所述的气压压缩器位于气垫装置下部,固定于座椅基座上部,所述的气压压缩器的进风口为向后方开口,气压压缩器前部还包括气压发射管,气压发射管有两根,一根朝前,另一根朝后。气垫装置起到减震的作用,在平时过颠簸路面或发生车祸时都能发挥作用;汽车发生碰撞时,智能处理器会向气压压缩器发出命令,压缩器压缩大气然后通过气压发射管喷出,使座椅向前或向后移动,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基座下部设有加固基座的对角线交叉式支撑架。奥迪、宝马、奔驰等汽车厂家生产的汽车会在车底盘底部加设类对角线交叉式支撑架,对车体起到加固的作用。座椅基座设置对角线交叉式支撑架使为了加固基座,防止发生车祸时基座破碎散架从而造成气压发射管喷射气体时不能使座椅移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的气垫装置与气压压缩器之间增设旋转轴。因车祸发生时,汽车基本都会发生位移,有时侧方向受力会大于正方向受力,有时正方向受力对大于侧方向受力,为了使驾驶员和乘客避开受力最大的方向,因此增设旋转轴,智能处理器感应车身受力情况并向旋转轴发出命令,旋转至最佳角度,减小伤害。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本体靠背设有按摩系统。

优选的,所述的抗压缓冲部件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中层为吸能缓冲材料制成的构件,下层为软质材料制成的构件。如果只有上层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抗压效果较好,但不能吸能缓冲,所以会因座椅变形会对驾驶员或乘客造成巨大伤害,因此需要增加吸能缓冲材料制成的构件来吸收破坏力,同时为了防止发生破皮流血等小伤害增加了软质材料制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的按摩系统为凸出靠背面的半球形突起或电动按摩器。按摩系统按摩时会有疼痛感,可提神,降低疲劳驾驶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本体后面设有usb接口,与智能处理器连接。增加的usb接口可进行充电,也可在触控电脑发生问题时插入安装了特别定制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对座椅进行检测或数据修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气囊、安全带、气压弹射功能、抗压缓冲部件、智能红外线摄像头等部件或功能与智能处理结合起来,显著提升了该座椅主动和被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效果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红外线摄像头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的汽车座椅仰视简图。

图5是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剖视简图。

图6是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后视简图。

图7是本发明的旋转轴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的本发明的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将以较佳实施例,配合所附相关附图,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的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2,座椅头枕20,固定在车体上的底部滑轨7,可在滑轨7上前后移动的座椅基座19,座椅基座19与座椅本体2之间设置缓冲体,座椅本体2靠背设置对角线交叉式安全带9;座椅本体2内置智能处理器;还包括头颈安全气囊6,头颈安全气囊6位于座椅头枕20两侧,且与智能处理器连接;座椅头枕20顶部还设有抗压缓冲部件8。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安装于车辆顶部,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包括摄像头本体3,距离传感器4,以及为适应不同车型而增设的调节螺母5;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与智能处理器连接。

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安装于车辆顶部,视野较好,车身前方接近180度的探测感应范围,且因为采用的时带有红外线功能的摄像头,因此即使在夜间,摄像头本体3和距离传感器4依然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因为每辆车的车顶会有稍许差异,因此设置有调节螺母5,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摄像头进行调整。摄像头系统开启后,摄像头本体3以及距离传感器4探测确定与其他车辆的相对运动空间和速度,智能处理器会提前通过相应算法计算并自动判断是否可以避免。

如发生紧急状况时,计算并判断不可避免时,智能处理器会根据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探测的数据计算判断并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摄像头探测的信号传递给智能处理器进行预测判断发生碰撞是在前方还是后方,向气压压缩器13发出向前喷射气体或者向后喷射气体的指令,收到指令后座椅底部的气压压缩器13和气压发射管11喷射出大量高压气体使其座椅向后或者向前移动使其远离碰撞点,进而减小伤害。

位于头枕两侧的头颈安全气囊6会在发生碰撞的同时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起囊体,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头部、颈部安全。

如图4所示,为了使座椅基座19更加的坚固牢靠,在座椅基座19下部设有对角线交叉式支撑架12。使用这种构造,在车体甚至是座椅受到猛烈撞击时能使座椅基座19依然坚固,不会因为座椅基座19受到破坏进而造成气压压缩器13与气压发射管11喷射气体时座椅基座19不能通过滑轨7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如图5所示,座椅基座19与座椅本体2之间设置缓冲体,该缓冲体优选气垫装置14,在汽车遭受猛烈撞击或翻滚时,气垫装置14会发挥缓冲作用,避免驾驶员或乘客因遭受剧烈震动而受到骨折等伤害。与此同时,座椅头枕20顶部设有的抗压缓冲部件8也会发挥较大作用,抗压缓冲部件8优选三层结合层缓冲部件,其中上层为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中层为吸能缓冲材料制成的构件,下层为软质材料制成的构件。该部件既可使驾驶员或乘客的头部不易遭受伤害,又会增大头部空间,增强空气流通性,进而增加生还几率。

如图3所示,座椅本体2靠背设有按摩系统10,如考虑成本则选择设置凸出靠背面的半球形突起,因这种按摩会带有一定的疼痛感,所以可以消除驾驶员的疲劳,防止疲劳驾驶,杜绝因疲劳驾驶造成安全事故,该设置建议仅驾驶座设置,乘客座不安装;如考虑舒适、保健等其它因素则选择电动按摩器,这种按摩也会带有一定的疼痛感,所以也可以消除驾驶员的疲劳,防止疲劳驾驶,杜绝因疲劳驾驶造成安全事故,但是它又带有一定的舒适性和保健功能,因此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驾驶座和乘客座都可以安装。

如图6所示,座椅本体后面挂载有触控电脑16和usb接口17,与智能处理器连接。触控电脑16的主动作用是用来检测智能处理器及其他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可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正。触控电脑16还可以当普通显示器用,例如看视频听音乐等。usb接口17可用来给手机充电,且如果触控电脑16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笔记本电脑充当触控电脑16用,前提是必须安装特别定制的相应软件。

如图7所示,气垫装置14与气压压缩器13之间设置了旋转轴。旋转轴18的加入可以在碰撞时使旋转轴18上部的部分迅速旋转,使座椅本体2正面远离冲撞点并通过座椅的其它安全设置和功能减轻碰撞冲击。具体的说,智能处理器根据智能红外线摄像头1探测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旋转轴18发送指令,旋转轴18根据智能处理器的指令旋转至相应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智能处理器、智能红外线摄像头、头颈气囊、抗压缓冲部件、缓冲体、气压弹射移动、气垫装置、旋转轴等综合运用到座椅上,该座椅在现有领域中没有被提及,且相关技术的运用,令该座椅具备了很多优点,不但在被动安全性方面相对现有的安全座椅有较大提升,在主动安全性方面更是有着巨大的提升。因此,本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