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881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逐渐变差,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环境,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逐渐普及开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双刃剑的另一面,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了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3大主题”。其中能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之重。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而电能具有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电动汽车将逐步代替传统汽车,成为21世纪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经常需要在停止使用时进行充电,充电时需要手动连接电源线,操作过程麻烦,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对汽车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解决了需要手动充电的问题,解决了自动化充电的效率问题,解决了停车忘记充电的问题,解决了充电线自动运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充电座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充电线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充电线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和螺纹孔,螺杆和螺纹孔配合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的优选结构,所述充电结包括充电节骨架,充电节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凹形连接口,充电节骨架上凹形连接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形连接头,凹形连接口与凸形连接头之间可配合相连,两个充电结之间可绕着连接处自由偏转;充电线内包括导线,充电结上开有用于容置导线的导线孔,导线从充电座穿过充电结与充电插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球铰球孔,充电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球铰球孔,两充电结配合连接时,第一球铰球孔和第二球铰球孔一一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球铰球孔上活动连接有第一球铰球头;第二球铰球孔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球铰球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铰球头上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螺纹孔相连;第二球铰球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螺杆相连,螺杆转动可改变第一球铰球孔与第二球铰球孔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内开有导线管孔,导线管孔内穿有导线管,导线管从充电座穿过充电结至充电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包括控制装置、电机驱动电路,控制装置与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缆设置在导线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信号相连,电源电路的电能输出端与导线电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纯电动汽车需要手动充电的问题,实现了充电的自动化;

2、通过设置本发明,实现了充电线的自动快速运动,方便人们实用汽车,不会出现因忘记充电而无法使用;

3、通过设置本发明,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充电线的自由运动,充电线的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电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充电节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充电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充电座,2是充电线,3是充电插头,4是充电节,5是保护套,6是导线管孔,7是导线孔,8是凹形连接口,9是充电节骨架,10是凸形连接头,11是导线管,12是导线,13是第一球铰球孔,14是第一球铰球头,15是连接支架,16是螺纹孔,17是第二球铰球孔,18是第二球铰球头,19是驱动电机,20是螺杆,21是控制装置,22是电源电路,23是电机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1,充电座1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2,充电线2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3;充电线2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4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4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4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20和螺纹孔16,螺杆20和螺纹孔16配合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的优选结构,所述充电结4包括充电节骨架9,充电节骨架9的一端设置有凹形连接口8,充电节骨架9上凹形连接口8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形连接头10,凹形连接口8与凸形连接头10之间可配合相连,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连接处自由偏转;充电线2内包括导线12,充电结4上开有用于容置导线12的导线孔7,导线12从充电座1穿过充电结4与充电插头3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球铰球孔13,充电结4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球铰球孔17,两充电结4配合连接时,第一球铰球孔13和第二球铰球孔17一一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球铰球孔13上活动连接有第一球铰球头14;第二球铰球孔17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球铰球头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铰球头14上连接有连接支架15,连接支架15与螺纹孔16相连;第二球铰球头18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转轴与螺杆20相连,螺杆20转动可改变第一球铰球孔13与第二球铰球孔17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2内开有导线管孔6,导线管孔6内穿有导线管11,导线管11从充电座1穿过充电结4至充电插头3。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1包括控制装置21、电机驱动电路23,控制装置21与电机驱动电路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电路23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驱动电机19电连接,电缆设置在导线管11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1内设置有电源电路22,电源电路22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21信号相连,电源电路22的电能输出端与导线12电连接。

整个充电线2一周上设置有保护套5。

具体使用时,将设备与电源相连,并设置在停车位附近,即可实现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

具体运行过程,整个充电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汽车充电接口位置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检测出汽车充电接口的位置后,将充电接口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电机驱动电路23相连,控制装置通过电机驱动电路23控制驱动电机19转动,驱动电机19转动带动螺杆20转动,螺杆20与螺纹孔16相对转动,这样螺杆20就能做线性运动,进而改变第一球铰球孔13和第二球铰球孔17的位置,这样在多个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充电线2可向任意方向运动。

充电线2推动充电节4偏转,充电插头3逐渐向汽车充电接口靠近,并插入汽车充电口中。充电插头3上设置有紧固装置,充电插头3与汽车充电接口相连,充电开始。

这样,解决了纯电动汽车需要手动充电的问题,实现了充电的自动化;实现了充电线的自动快速运动,方便人们使用电动汽车,不会出现因忘记充电而无法使用;采用电动方式实现充电线的自由运动,充电线的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

充电完成后或汽车启动后,控制装置通过电机驱动电路23控制驱动电机19转动,驱动充电线2将充电插头3从汽车充电口中拔出。并回到原位,充电结束。

实施例1: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光学检测装置,实现设备的快速定位,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