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雨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414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后视镜雨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刮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视镜雨刮器。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能够辅助驾驶员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汽车后方及侧下方行车情况,扩大视野范围以提供安全行车保障,然而在下雨天,后视镜镜面沾有雨滴,导致司机视线模糊,无法清晰判断后方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货车或卡车,雨天后视视线不清,制动性能下降,安全隐患较大。目前现有的后视镜除雨技术方案主要有:采用带逆风板的后视镜、电加热型后视镜或太阳能加热型后视镜;在后视镜上加装雨挡、涂抹驱水剂或贴防水玻璃膜;采用喷气式除雨装置或者超声波除水器等,但这些方案存在效果不理想、实施较为困难或者价格昂贵等问题,并未在车辆上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视镜雨刮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后视镜除雨效果不理想,实施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视镜雨刮器,其包括雨刮器和驱动机构,所述雨刮器包括横梁和雨刮片,所述横梁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后视镜镜面的前方,所述雨刮片连接在所述横梁上且位于所述横梁与后视镜镜面之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雨刮器连接,且带动所述雨刮器沿镜面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刮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横梁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雨刮器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底板位于后视镜的背面,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左端且位于后视镜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右端且位于后视镜的右侧面,所述横梁的左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横梁的右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和电磁换向阀,所述雨刮器与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左右切换,以控制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换向阀包括并排设置的正向阀和反向阀,且所述正向阀与所述反向阀呈镜面对称,所述正向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及第一节气阀,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节气阀之间;所述反向阀设有第二进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及第二节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节气阀之间;所述换向阀的下方设有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之间,所述换向阀的上方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气缸的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气缸的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左右切换,将所述正向阀及反向阀对应接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视镜雨刮装置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于所述进气口的供气回路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视镜雨刮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无杆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无杆气缸的另一端;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上连接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能够进入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应口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刮片为弹性橡胶雨刮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条和驱动电机,所述传动齿条连接在所述雨刮器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接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条带动所述雨刮器沿镜面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后视镜雨刮装置,雨刮器的横梁设于后视镜镜面的前方,在横梁与后视镜镜面之间设有雨刮片,驱动机构与雨刮器连接,整体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雨刮器沿镜面上下运动,使得雨刮器上的雨刮片能够沿后视镜镜面上下移动,实施方便,沿后视镜镜面上下移动的雨刮片可以扫除后视镜镜面的雨雪或尘土等,能够使驾驶员的后视视线变得更加清晰,具有较佳的除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后视镜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效果图。

其中,1、雨刮器;11、横梁;12、雨刮片;13、支架;131、底板;132、第一连接臂;133、第二连接臂;2、驱动机构;21、无杆气缸;211、第一腔室;212、第二腔室;213、活塞;22、电磁换向阀;221、正向阀;2211、第一进气通道;2212、第一排气通道;2213、第一节气阀;222、反向阀;2221、第二进气通道;2222、第二排气通道;2223、第二节气阀;223、进气口;224、第一排气口;225、第二排气口;226、第一通气口;227、第二通气口;3、节流阀;4、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后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后视镜雨刮装置,其包括雨刮器1和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与雨刮器1连接,雨刮器1包括横梁11和雨刮片12,横梁11可上下移动的设在后视镜6的镜面的前方,雨刮片12连接在横梁11上且位于横梁11与后视镜6的镜面之间,整体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2带动雨刮器1沿镜面上下运动,使得雨刮器1上的雨刮片12能够沿后视镜6的镜面上下移动,实施方便,沿后视镜6的镜面上下来回移动的雨刮片12可以将后视镜6的镜面的雨滴或尘土等清除,具有较佳的除雨效果,能够使驾驶员的后视视线变得更加清晰。

为了使雨刮器1的横梁11能够稳固的安装在后视镜6的镜面的前方,雨刮器1还包括支架13,横梁11连接在支架13上,雨刮器1通过支架13与驱动机构2连接,具体的,支架13包括底板131、第一连接臂132和第二连接臂133,底板131位于后视镜6的背面,第一连接臂132连接在底板131的左端且位于后视镜6的左侧面,第二连接臂133连接在底板131的右端且位于后视镜6的右侧面,横梁11的左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臂132上,横梁11的右端连接在第二连接臂133上,支架13通过底板131与驱动机构2连接,从而使得雨刮器1连接到驱动机构2上。当然,支架13也可以整体的位于后视镜6的背面,或者整体的位于后视镜6的侧面,只要支架13不会遮挡到后视镜6的镜面即可。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2包括无杆气缸21和电磁换向阀22,无杆气缸21的活塞213固定连接到雨刮器1上,通过活塞213的往返运动带动雨刮器1移动,实现横梁11沿后视镜6的镜面上下运动,使得雨刮片12沿后视镜6的镜面上下运动,以清除镜面上的雨滴或尘土等,具体的,通过电磁换向阀22左右切换实现无杆气缸的活塞212往复运动,

电磁换向阀22包括并排设置的正向阀221和反向阀222,正向阀221与反向阀222呈镜面对称,正向阀221设有第一进气通道2211、第一排气通道2212及第一节气阀2213,第一进气通道2211位于第一排气通道2212与第一节气阀2213之间;反向阀222设有第二进气通道2221、第一排气通道2222与第二节气阀2223,第二进气通道2221位于第二排气通道2222与第二节气阀2223之间;电磁换向阀22的下方设有进气口223、第一排气口224和第二排气口225,进气口223位于第一排气口224与第二排气口225之间;电磁换向阀22的上方设有第一通气口226和第二通气口227,第一通气口226与无杆气缸21的第一室211连通,第二通气口227与气缸21的第二腔室212连通;

左右切换电磁换向阀22,将正向阀221及反向阀对应接通,即可实现活塞213的往返运动,具体的,当电磁换向阀22切换至左侧时,正向阀221接通,第一节气阀2213接到第一排气口224并堵住第一排气口224,进气口223接入第一进气通道2211,第二排气口225接入第一排气通道2212,气流依次进入进气口223、第一进气通道2211、第一通气口226及第一腔室211,气流进入第一腔室211后,推动活塞213向第二腔室212方向运动,然后气流依次进入第二通气口227、第一排气通道2212及第二排气口225;

当电磁换向阀22切换至右侧时,反向阀222接通,第二节气阀2223接到第二排气口225并堵住第二排气口225,进气口223接入第二进气通道2221,第一排气口224接入第二排气通道2222,气流依次进入进气口223,第二进气通道2221、第二通气口227及第二腔室212,气流进入第二腔室212后,推动活塞213向第一腔室211方向运动,然后气流依次进入第一通气口226、第二排气通道2222及第一排气口224。

此外,驱动机构还可包括传动齿条和驱动电机,传动齿条连接在雨刮器1上,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接齿轮,齿轮与传动齿条啮合,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运动,以使传动齿条做来回运动,从而带动雨刮器1上下运动,具体的,传动齿条可以设置在支架13上,电机驱动传动齿条运动时,传动齿条带动支架13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在支架13上的横梁12及连接在横梁12上的雨刮片11运动。

为了控制活塞213移动的速度,以控制雨刮器1移动的速度,还设置了节流阀3,节流阀3设于进气口223的供气回路上,通过节流阀3调节供气量,以调节活塞213移动的速度。

后视镜雨刮器还包括第一传感器4和第一传感器5,第一传感器4设于无杆气缸21的一端(无杆气缸21的上端),第二传感器5设于无杆气杆21的另一端(无杆气缸21的下端),活塞213上连接有遮挡片,当活塞213运动到无杆气缸21的上端时,遮挡片进入第一传感器4的感应口内,第一传感器4发送信号给电磁换向阀22,正向阀221接通,使活塞213往下端方向运动,当活塞213运动到无杆气缸21的下端时,遮挡片进入第二传感器5的感应口内,第二传感器5发送信号给电磁换向阀22,反向阀222接通,使活塞213往上端方向运动;

或者当活塞213运动到无杆气缸21的上端时,遮挡片进入第一传感器4的感应口内,第一传感器4发送信号给电磁换向阀22,反向阀221接通,使活塞213往下端方向运动,当活塞213运动到下端时,遮挡片进入第二传感器5的感应口内,第二传感器5发送信号给电磁换向阀22,正向阀222接通,使活塞213往上端方向运动。

优选的,雨刮片12为弹性橡胶雨刮片,使得雨刮片12具有减振效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较小。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后视镜雨刮装置,雨刮器的横梁设于后视镜镜面的前方,在横梁与后视镜镜面之间设有雨刮片,驱动机构与雨刮器连接,整体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雨刮器沿镜面上下运动,使得雨刮器上的雨刮片能够沿后视镜镜面上下移动,实施方便,沿后视镜镜面上下移动的雨刮片可以扫除后视镜镜面的雨雪或尘土等,能够使驾驶员的后视视线变得更加清晰,具有较佳的除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