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458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性能和各种附加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汽车例如轿车、越野车、面包车、大客车、货车及特种车等,其车外两侧的后视镜直接暴露在外,均无除雨功能,这些车辆只有挡风玻璃装有雨刮器,雨天行驶时,车辆两侧的后视镜往往因为雨水而影响视线,尤其是在夜间行驶有灯光照射时,因雨滴对光线的散射使得后视镜的后视效果变得更差,看不清楚后面和侧面的车辆,特别在变线和拐弯时常常造成交通事故,这也是导致雨天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多种后视镜防雨罩,其通常为直接找在后视镜上,这种防雨罩需要自行购买安装,且不使用时需要手动摘除且在放置时占用汽车空间,而且大部分驾驶员出于懒惰心理并不会选择去购买或者即使购买了也不会经常使用,因而其使用率很低。因而,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由于下雨天而影响视线问题的后视镜防雨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的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其能够实现对防雨罩伸缩的自动化的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防雨罩,反光镜片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所述防雨罩设置在后视镜壳体的反光镜片的上部,所述防雨罩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上部的通道内,所述气缸与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控制按钮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按钮来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所述防雨罩随着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而自后视镜壳体内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罩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后视镜壳体上的所述防雨罩自其伸出的开口处周围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自反光镜片一侧向下倾斜的设置,所述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气缸活塞杆的原理,可通过控制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的往复运动而控制与活塞杆连接的防雨罩的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自动化地控制。

因此,与现有技术的单独的防雨罩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雨罩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且在不影响后视镜整体美观的情况下具有操作方便和实用性强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后视镜壳体10;橡胶垫11;防雨罩20;挡板21;反光镜片30;气缸40;活塞杆41;通道50;开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罩包括后视镜壳体10、防雨罩20以及反光镜片30,防雨罩20设置在后视镜壳体10的反光镜片30的上部,从而可以防止下雨天雨滴落在反光镜片上从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防雨罩20的一端与气缸40的活塞杆41连接,该气缸设置在后视镜壳体10内上部的通道50内,气缸40与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控制按钮(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按钮来控制气缸40的活塞杆41的运动,因而与活塞杆41连接的防雨罩随着其运动而实现自后视镜壳体内的伸缩操作。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下雨天或者其他天气需要打开防雨罩的天气时,汽车驾驶员可通过操作汽车驾驶室内的控制按钮来打开或关闭防雨罩,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防雨罩2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挡板21。通过挡板的设置,可对防雨罩的缩回距离进行限制,并且有助于后视镜整体的美观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后视镜壳体10上的所述防雨罩20自其伸出的开口处周围设置有橡胶垫11。橡胶垫与防雨罩紧密接触的设置,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防止防雨罩壳体上的雨滴或灰尘进入至后视镜壳体10上。

在再一优选实施例中,通道50自反光镜片30一侧向下倾斜的设置,通道50的末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孔51。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当有少量雨滴进入后视镜壳体的通道内时,可通过该开孔而将水滴流出,从而避免水滴的累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