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457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降低镜体振动的越野车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内后视镜的安装支架是内后视镜安装到前挡风玻璃的结构,若连接支架刚度和固有频率不足,会引起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通过车身传递到内后视镜,降低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图1示出了传统的汽车内后视镜的结构,该结构支架本体截面为凹形,无加强筋,导致内后视镜总成固有频率达不到设计的目标值。

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进行改进,提高支架刚度和内后视镜总成固有频率,以达到设计目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位于内后视镜的中部、搭接内后视镜镜体与前挡风玻璃底座的一支撑结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件通过球铰与内后视镜镜体连接,内后视镜镜体能够绕球铰的公共球心转动,所述支撑结构件的凹处设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横纵交叉三角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后视镜的安装支架,具有工艺易于实现、实现成本低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支架刚度和内后视镜总成模态,避免了和激励频率耦合共振的风险,减少了设计困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的汽车内后视镜安装支架与内后视镜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与内后视镜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有传统安装支架的内后视镜总成,计算的固有模态比设计目标下降了43Hz。例如,设计要求内后视镜总成约束模态要求高于90Hz,具有传统安装底座的内后视镜总成的模态频率只有47Hz,这样会引起汽车行驶过程中内后视镜共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后视镜总成模态过低,与激励频率存在耦合共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应变能密度和模态振型的对比,发现传统结构的薄弱点主要在内后视镜支架。

参见图3和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的结构图。与传统结构不同在于加强筋,本实施例在支撑结构件1的凹处增加加强筋2,加强筋2为横纵向交叉三角形,加强筋2的高度与支撑结构件1表面平齐。

采用上述结构的内后视镜安装支架,其刚度和强度增大,工艺易于实现,成本低,同时解决了传统内后视镜模态偏低,刚度偏弱,降低内后视镜抖动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内后视镜和激励耦合共振的风险。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汽车及其内后视镜安装支架,优化了内后视镜支架的结构,通过增设加强筋和合理布置加强筋形式等措施,从结构方面提高了内后视镜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从而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需求,避免与激励共振的问题。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内后视镜的应变能密度薄弱点,提升内后视镜的模态频率,且结构简单有效。下表1给出了在不同结构下的相关技术参数。

表1

通过表1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按照上文所述优化方式,内后视镜的模态频率已经明显好于传统内后视镜,能够达到目标值。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工艺易于实现,降低了实现成本,同时提高了内后视镜模态频率,避免了和激励频率耦合共振的风险,解决了内后视镜模态频率过低产生的后视镜抖动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