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643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野好的装载车。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类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装卸其他物料的工作。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装料等作业。由于它具有作业速度快,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很快,成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机械。

如公告号为“CN201099147Y”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装载机用轮胎,特点在于增加花纹块的宽度,使轮胎胎面花纹占行驶面积的27%左右,依次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防止石块镶嵌在花纹之间,用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夏季,当装载机在砂石堆里作业时,由于砂石的比热容的比较小,所以在阳光的照射会升至较高的温度,冲入在轮胎内的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体积增大,从而发生爆胎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好的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载机,包括装载机主体和设置在装载机主体上的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体、胎肩和胎面,所述胎面上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凹花纹内贴附有内部真空的第二气囊,所述胎体内冲有惰性气体,所述胎体上设置有能与第二气囊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胎体上还设置有能使气体从外界进入胎体内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气囊上设置有能将惰性气体向外排放的第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冲入到胎体内的惰性气体受热膨胀,当惰性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即胎体内气压升到一定高度时,冲开第一单向阀,部分惰性气体从第一单向阀进入到第二气囊中,由于第二气囊内部真空,所以当没有惰性气体冲入时,第二气囊是紧贴在胎面上的,当惰性气体冲入到第二气囊中时,会使第二气囊膨胀,当第二气囊膨胀高于凸花纹时,会在轮胎表面形成新的花纹;当第二气囊中气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会从第三单向阀中冲出,避免第二气囊中气压过高而将第二气囊损坏;若胎体内部的气压不足时,可利用第二单向阀从新向内冲入惰性气体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胎体内壁上贴附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内放置有冰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冰晶是这些年利用无机分子和水或者高分子人工合成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蓄冷能力,能储存较多的冷量;当这种物质接触到温度较高的物体时,冰垫内的物质就会由固态慢慢转变成液态,此为吸热过程,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吸热过程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胎体表面贴附的第一气囊能吸收胎体内的部分热量,减少惰性气体的膨胀量。

作为优选,所述胎体和胎肩之间设置有钢丝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装载机作业境较为艰苦,行驶的地面上经常会有尖锐的石子、铁钉等,在胎体和胎肩之间设置一层钢丝保护层,钢丝保护层既不会影响设置在胎体上的胎面和胎肩对装载车进行缓冲减震,同时还保护尖锐物质不会将胎体戳破,使轮胎漏气。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囊背离胎体的面上设置有钢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惰性气体向内冲入到第二气囊内部时,第二气囊膨胀,设置在第二表面的钢针随着第二气囊的膨胀与地面接触,随着装载机轮胎在地面上的滚动,压动钢针从而压动第二气囊,迫使第二气囊中的气压增加,部分气体从第二单向阀中向外涌出;避免第二气囊中气压多高,装载车行驶时进一步压迫第二气囊,使第二气囊炸裂。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囊内设置有与流动的气体发生振动撞击产生声音的发声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惰性气体涌向第二气囊时,启动第二气囊中的发声装置,随着发声装置开始发声,操作者知道轮胎内温度较高且压力较大,引起操作者警觉。

作为优选,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倒置在第二气囊内的储料斗,所述储料斗上设置有通槽,所述储料斗内设置有圆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气囊中没有惰性气体时,储料斗紧裹在第二气囊中,圆球在储料斗内运动碰撞储料斗内部发出较闷的声音,这种声音频率不高不能远距离传播;当第二气囊内冲有惰性气体时,圆球在储料斗内运动碰撞储料斗内部发出清脆的声音,会发生较清脆的声音,这种声音频率高传播距离远,当操作者听到声音时引起警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冲入到胎体内的惰性气体受热膨胀,当惰性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即胎体内气压升到一定高度时,冲开第一单向阀,部分惰性气体从第一单向阀进入到第二气囊中,由于第二气囊内部真空,所以当没有惰性气体冲入时,第二气囊是紧贴在胎面上的,当惰性气体冲入到第二气囊中时,会使第二气囊膨胀,当第二气囊膨胀高于凸花纹时,会在轮胎表面形成新的花纹;当第二气囊中气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会从第三单向阀中冲出,避免第二气囊中气压过高而将第二气囊损坏;若胎体内部的气压不足时,可利用第二单向阀从新向内冲入惰性气体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个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是实施例中轮胎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轮胎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胎面上的第二气囊;

图4是实施例中第二气囊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设置在第二气囊内的发声装置;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第二气囊中的储料斗。

图中,1、装载机主体;2、轮胎;21、胎体;22、钢丝保护层;23、胎肩;24、胎面;25、第二气囊;251、钢针;253、储料斗;254、通槽;255、圆球;26、第一通孔;27、第一单向阀;28、第二单向阀;29、第三单向阀;3、第一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装载机,包括装载机主体1,和安装在装载机主体1底盘上的轮胎2;如图2所示,轮胎2由内至外包括胎体21、钢丝保护层22、胎肩23和胎面24;其中钢丝保护层22是用径长为0.2mm至0.5mm的钢丝绳经纬编织而成,胎面24是设置在胎肩23上且与胎肩23材质相同的橡胶材料,在胎面24上设置有凹凸花纹,用于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在胎体21内冲入惰性气体,可采用氮气或者氦气等稀有气体,在轮胎2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在通孔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8,当轮胎2内气压不足时,可通过第二单向阀28向轮胎2内重新灌入惰性气体。

如图2所示,在胎体21的内壁上粘设有第一气囊3,在第一气囊3内设置有冰晶,冰晶的制作方法详见公开号为“CN1366466A”的中国专利;在胎面24上的凹花纹内粘附有第二气囊25,第二气囊25内部真空;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气囊25内壁上设置有倒扣的储料斗253,在储料斗253内放置只有圆球255,在储料斗253内的外壁上开设有一道通槽254,当第二气囊25内部真空时,圆球255在储料斗253内移动撞击储料斗253的内壁,发出闷响;当第二气囊25内冲入气体时,圆球撞击储料斗253的内壁,发出清脆的声响,这种声响频率较高,能向远处传播,便于操作者听见,引起警觉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二气囊25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9;如图2和图3所示,在胎体21上设置有与第二气囊25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26,在第一通孔26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7,当胎体21内的惰性气体受热膨胀后能重开第一单向阀27进入第二气囊25。

如图4所示,在第二气囊25背离胎面24的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根钢针251,钢针251为圆台状,将圆台较大的一端粘设在胎面24上。

使用方法:当轮胎2温度过高时,冲入在胎体21内部的惰性气体受热发生膨胀,引起胎体21内部气压增加;当胎体21内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冲开第一单向阀27灌入到第二气囊25中,随着第二气囊25的膨胀,第二气囊25表面逐渐超过凸花纹,在胎面24上重新形成新的花纹,用于增加轮胎2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当第二气囊25内冲有气体时,粘设在第二气囊25内壁上的圆球255碰撞储料斗253内壁发出声响引起操作者警觉;若第二气囊25内气压过高时,冲开第三单向阀29,将气体向外排出;当轮胎2内气压较低时,可从第二单向阀28向轮胎2内重新灌入惰性气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